如果細讀明末清初歷史
你就能發現崇禎四年吳橋兵變的影響之巨大
原本明朝最精銳又最富戰鬥能力經驗的兩支部隊 - 祖大壽的關寧鐵騎與孔有德的遼東軍
在吳橋兵變後都沒了, 剩下的都被帶到皇太極那投降了
孫元化是明朝與徐光啟齊名的火砲專家
最後被崇禎推出斬首, 徐光啟願意以一家百來口人來為他請命,
但崇禎不聽斬之, 從此明朝的火砲發展缺了一個大口.
孔有德占據登洲, 失敗後逃到滿清,
帶去了數萬精銳部隊與最新式的火砲火銃,
更帶去了孫元化的火砲研發技術與技術工人
從此明清勢力消長互換, 明朝的軍事基礎全完了空了,
而皇太極那卻是憑空得到了明朝最精銳的軍隊與軍事武器,
無論是技術, 工匠與研發全都轉移到皇太極手上
明朝原本做錯了很多, 但基礎都還在
滿清雖然強大, 但也只是善於騎射的遊牧民族而已
吳橋兵變後, 就完全改觀了,
滿清不再是只會騎馬射箭的戰鬥民族了
滿清三藩 - 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與平南王尚之信
耿精忠祖耿仲明原為明登州參將;尚之信父尚可喜原為明廣鹿島副將
耿仲明尚可喜都是在吳橋兵變後隨孔有德投降到滿清的將領
吳三桂是祖大壽的外甥, 也繼承了關寧鐵騎的統領地位
李成樑的遼東鐵騎到袁崇煥的關寧鐵騎, 再到吳三桂的關寧鐵騎
孔有德與尚可喜、耿仲明被稱為「山東三礦徒」, 皆為毛文龍部將
後為滿清重用攻打南方, 分別為定南王, 靖南王, 平南王
與平西王吳三桂為滿清四藩, 後順治五年孔有德戰死桂林除名.
也才有了日後康熙平三藩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