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火車由於鐵道路軌平穩,又有平交道柵欄的封鎖兩側的交通,這般的行車優先權,在鐵路發展後的行車歷史上產生了許多的後遺症。
其中之一的便是當值的司機,在太平心理下很容易忽略行車前之反覆單調的視野,久而久之會因此而進入「老僧入定」的「度姑」放空狀態。
視覺神經會因單調的景象而疲勞,逐漸的放緩呼吸並使血液循環低下,鮮氧供應不足的進入睡眠狀態。
在海外曾看過一個笑話現場節目,話說他的祖父曾是火車司機,所以在橫跨全國的鐵路上總共需跨過三個半的時區,隨時都會閉目行駛。
他祖父不管北美灰熊或成群的野牛或鹿群,全都在超長的火車體的重力加速度下毫無感覺的穿越當下的時空,當然,當時就是在入定的坐姿下毫無感覺地送牠們上西天的....
火車司機就算精神集中的駕駛,但在那麼高的時速與重力加速度下,要及時的煞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人類科技發達至今,但在許多定律下還是束手無策,對於龐大的移動能量,根本無法消耗於一時。這是兩面刃,有利就有弊,是方便也是無奈。
或許哪天將火車程式化,變成無人駕駛但卻有許多感應裝置的科技手段來行之,這可免去人為的疏失。好比,人是正襟危坐,但腦海卻飄到了N度空間外,
類似於開車打手機的分心駕駛之危境,就算使用藍牙也一樣。故此,懼怕被監視器監錄者,心態反應就是心裡有鬼。試想一面開車,一面看成人雜誌,被監攝到就無法狡辯了,那還用得著多說什麼?
面對不利己的客觀安排,當事人們當然就反對了。在多倫多的公交系統上全都錄,這樣司機再也不能再看報紙或與搭車者聊天,更不可能停車下去買咖啡了。
謹此,應該立法讓該案通過,任誰也不能對安全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