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15-05-16, 11:13 PM   #5 (permalink)
grc45
長老會員
 
grc45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16409
在線等級: 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23
文章: 8173
現金: 1755101 金幣
資產: 1792088 金幣
預設

以前在『沒力堅合眾國』的片面撕毀所謂的『中美協助防條約』,當時面對的是主權從1911年就一直獨立經世界認證的「中華民國」。

美國重利忘義,單方打出了一張撤軍牌,與放棄越南共和國如出一轍,讓越南亡國,也讓中華民國變成了國際孤兒。

美國最怕的是實力型的對手,日本這也一樣。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台灣光靠信用破產的美、日有什麼屌用?﹗



美國表面上支持所謂的民主國家,進而在政治對立的另方進行軍火販售的事實,但就完全經不住在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自己先溜。

台灣不能只靠這些包藏禍心的國家,現在只能靠國際上的良心國家們的集體支持。日本曾把台灣帶到了留下千古惡名的二戰日本幫兇的奴子地位之窘境,

日本在台灣殖民並奴役非大和的次等民族,別作夢他們會把你當自己的民族看待。例如,今天日本極力的慫恿菲律賓與越南,日本打的就是陰險的合縱連橫牌。

美國是真小人,它明言老要保護它們自己在海外所有的利益。日本是偽君子,它們唱的是為正義公平與替小國出頭的詭調,其背後的動機陰險狡詐。

日據時期,台灣的所有辛苦被奴役的人所辛苦耕作的作物與原本就非常有限的天然資源,例如礦藏的黃金與煤等,不斷的一船又一船的運回帝國。

在殖民地的人連溫飽都有問題,可在大日本卻可不勞而獲,話鋒轉回美國也一樣,美國人把最昂貴的三流軍品賣給台灣。台灣與美國間的貿易逆差那麼的大。

譬如當年賣給台灣的軍火,動則好幾百億,與台灣的農作物及輕工業產品所換得的利潤根本不成比例。



若要比擬的話,可把今日的台灣產值套到最貧窮的第三世界,如非洲,那麼就可知道資本主義世界是不是與當年的帝國主義等量齊觀?

當一個國家,一天到晚都要靠別的國家來保護的話,那就好像結婚後自己的性能力不能滿足配偶般的難堪。那麼,自己就要多運動,健身體,哪有要求別人來代勞的?

美國是當今的唯一超級強權,但是積欠國際的債務,多到有識者都不會認它作父。原因不但是它們的政府機關對於發薪疲於奔命。

根本原因就在美國光償還利息都要好幾百年不吃不喝,目前不要說還本,連利息都支付的很辛苦。投機的人們,大多以現金交易,他們看的是美元,

而不是真的要對美國的天文數字般的國債鞠躬盡瘁,老子就看過許多二流移民變成三等公民後,全都在美國各地投機取巧的作現金買賣。

他們撈完美元後,就會轉移資金到海外築巢,第三世界的許多和平國家將是他們的最終移民地。具體地區個人保留,以免又掀起意外的「業障」。



總之,不但美日如此,國際亦然。以現實打個難聽的比喻好了,若美日為在大街上的幫派份子,當你遇到兄弟的內鬨,請問你會去求他們來打殺嗎?

實事求是的方法為,自己的家內事,自己解決。當心為你出手過的幫派份子,事後不斷的勒索,不但是金錢,恐怕連自己或親屬的妻女們的貞操都要拱手奉上。

最讓人看不起的莫過於大丈夫的無能,君子豈能不自重。到處的央求別人不是解決的辦法。最重要的是靠智慧而不是武力。

要使用武力,就要宏觀的考量到所有的主、客觀條件。因為武力報復只會循環不已,除非世界末日方能休止。

在人生上如遇貧窮時,千萬不要到處叫窮,見人就借錢。否則,連鬼見了都怕你。

世界上,甚至於是宇宙間,會留存下來的生命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與演化,絕不是靠別人的施捨才有的。這樣的說法夠明了吧﹗

求人不如求己,誰有義務來幫忙好手好腳的人?除了造物者外,誰好蒼生?人類最齷齪,沒有利益,誰會搶著做,這又不是在作慈善。

一個國家的預算絕不會花費在非自己國家上的,除非那觸及到自身的廣大利益。



註︰上述的「貞操」指的不是狹義的處女,而是守身如玉般潔白的善美情操。



.

此帖於 2015-05-17 01:49 AM 被 grc45 編輯.
grc45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71895, 收花文章: 7769 篇, 收花: 43134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3 位會員向 grc45 送花:
a471 (2015-05-17),tunhsiang (2015-05-17),YaYa07 (2015-05-17)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