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大眾與名嘴常喊:「同理心」、「反霸凌」、「寬容」、「政治和解」
常常強調「自我」主體性,偏好用「自己」的主觀理念處事、總想「控制」他人言行
只有「自己」永遠是正義的一方,只要對方與自己理念不同,
用盡所有網路資源、塑造輿論去逼迫、壓制對方務必與自己同方向,不從者便將意見相左者視若仇寇、污名標籤化
以科學邏輯的角度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但...現在的電視評論、新聞報導,樂不可支地道聽塗說、捕風捉影、虛構情節、羅織入罪成了收視保證
反映了台灣群眾喜歡被八點檔式煽情的評論節目、網路謠言牽著鼻子走,拒絕反思資訊來源的真偽,思考解決之道
過去一窩蜂地評論藥價黑洞、醫界無良、以準殺人犯的眼光看待醫療行為
今日自己有求於醫護人員,又讚揚白色榮光
嘴上批評霸凌犯罪行為,手上卻又做出霸凌舉動
所有義憤填膺的言行,從來不是無私的惻隱之心,只是「自私」的主觀產物。
旁觀者一窩蜂煽情的眼淚、集氣、祝福、忿怒,對承受病痛者幫助很大嗎?
歷經死亡大劫存活下來者,如何幫助他們走入社會人群,不造成家屬負擔?
當病患穿著壓力衣甚至曝露皮膚缺憾在公共空間做復健、拍打患肢、甚至返回職場
能否保持平常心,不以異樣眼光看待、不探問個人隱私、劫難與醫療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