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15-11-23, 03:28 PM   #16 (permalink)
cloudchine
長老會員
榮譽勳章
UID - 369705
在線等級: 級別:39 | 在線時長:1749小時 | 升級還需:11小時級別:39 | 在線時長:1749小時 | 升級還需:11小時級別:39 | 在線時長:1749小時 | 升級還需:11小時級別:39 | 在線時長:1749小時 | 升級還需:11小時
註冊日期: 2015-07-21
文章: 3582
精華: 0
現金: 19247 金幣
資產: 77007 金幣
預設

台灣教育很多改革都是流於形式化,完全沒有考慮實務上執行會遇到什麼困難

李大院長回國後,中,高等教育他都看不慣,通通都改

沒錯,過去有很多萬年教授,升等後不做研究不發表論文,上課筆記用到退休不更新

後來修了什麼大學法,教師法,以及各大學根據這兩條母法製訂的內規對教師評鑑作為續聘的依據

發表研究成果當然很重要,可是只把重點放在論文能否登上國際學術期刊

混的教授擔心評鑑當然要交功課,交不出來抄襲以及找學生代寫的...什麼都方法都有

問題是這些國際期刊不是全都把關嚴格,論文每篇都去檢視有沒有抄襲的成分,往往是登了之後才被發現

幾年前政大一位教授因為十八年沒提交半篇論文,還拒絕校方的評鑑,政大不續聘

支持者和反對者兩極意見,說他是優良教師,拿過多次獎項,學生"認為"學到東西就好,不能教學和研究區分嗎?

我的看法是,倘若是中小學老師的確沒必要交論文,他們花時間應付教學就忙得不可開交

大學教授如果不想研究,回去教中小學就好

當教授的心態不在終身研究,就不要浪費資源念博士,念完後不想再從事研究乾脆去職場闖不要在學校混

沒有哪個心,用制度規定硬迫他們交功課,出現抄襲也很合理
cloudchine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0, 收花文章: 2170 篇, 收花: 7346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4 位會員向 cloudchine 送花:
a471 (2015-11-23),grc45 (2015-11-24),tunhsiang (2015-11-23),YaYa07 (2015-11-23)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