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誰強調"本土化"政策,什麼本土優先
誰不知有競爭力是"國際化"
新加坡和香港國際化的程度遠比台灣高,我們拿什麼跟人家比?
去年看T台的前進中國,介紹大陸的聯考高才生,如何被其他國家出力搶人
其中有大陸的聯考狀元級的跑到香港唸書
他接受訪問說,香港提供每年"過百萬港幣"的獎學金,加上香港的大學全純英文上學
老師百分之九十都是外國籍,簡直身處聯合國沒兩樣
他說在香港念完後,如果還要繼續到美國念研究所,就完全沒有接軌的問題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香港的大學完全接納台灣的成績,所以台灣學生不必考什麼
學測成績好直接申請香港的大學
我們的人才被挖走,網民還小家小氣的好像怕外來尤其是陸生來搶學位搶資源
最近不是有一篇文是一位陸生寫的,說健保被台灣人嗆聲甚至恥辱他們,他公開勸大陸人別到台灣念書,這裡對他們不友善
之前看財經節目主題討論新加坡,幾年前新加坡成立第一所新的公立科技大學,公開招標找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
老師以及人員訓練,包括校長全交給美國MIT包辦,這所學校定位為精英的學校,培養出研發人才
學位由MIT認證,等同MIT的分校,這樣才有吸引力招到優秀學生,以及國內優秀的學生沒錢到美國念書,在國內就可以享用最高等最好的教育
節目提到一個重點,新加坡拿出幾十億台幣設學校培育人才,我們也是幾年以前政府編預算差不多的錢用來補貼幫助大學生畢業前去企業實習,就是被批評得體無完膚的所謂22K政策
結果?政府不了解實務出什麼問題,最後淪為企業的廉價勞工,沒有實質上的幫助
新加坡和台灣兩地的政府誰的是長遠政策?誰投資在學生身上的錢效果更好,高下立見
我一直很討厭什麼太陽花,他山之石,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我們只會在意識形態中內鬥,青年一輩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也不知跟政府要什麼?
去反服貿,反都更,反核電...很好..將來他們這一輩要負出沉重的代價, 到時怪不了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