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人在韓戰爆發時,當年的年均收入過低,能買得起機票的人少之又少。
在四小龍崛起時,光在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和南美就充斥著許多的南韓人。
但關鍵來了,在所謂經濟崛起時,能出國移民者還是極端的少數。
四國中的經濟,充其量只是普遍的低薪勞力密集的加工業,能出國『考察』商情者,
無不利用機會在打探移民的方法,在當年若非是高級主管級別的,要出國都很困難,
更何況是以技術或投資移民。
南韓一直在打仗,所以有大數量的人是以「難民身分」被收留的,加拿大便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在多倫多韓裔社區既龐大又團結,他們『移民』的時間遠在香港大限1997年前,也就是韓戰爆發後的20年,大量的南韓人外移。
在南美的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三個ABC大國中,韓國人充斥在各角落據點開洗衣店、彩票店、小型超級市場,
他們的第一代到了外國後,礙於教育水平之不足,所以能操當地國語者鮮矣。下一代接受當地教育後就慢慢的改善了。
香港人在北美因九七問題,到目前為止在英屬國家還滯留著不少人。就美國而言,也有不少人,而加拿大也有許多的香港人。
新加坡人在加拿大也有相當比例,而台灣人就最少。特別是大陸人在八九民運後超大量的湧入北美。
毋庸置疑的是北韓人,連一個移民都看不見。原因不是愛國,要不就是根本沒錢可以「出國」,可以的話一定也會永久滯留在海外。
說什麼為國而戰?那是沒有辦法合法出國,再非法留在國外者的無奈。例如,美國充滿著許多台灣人,但在醫療健保的艱辛條件下,又回台去愛國了。
這種所謂的愛與不愛國,又為國而戰?這是一場自欺欺人的爛戲,相信者是呆子,不信者是明智者,差別不過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