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的優退或是逼退 ... 其實都是的薪資成本考量啦 ...
戰鬥力差的員工,以公司的角度亦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戰鬥力尚可或是強大的員工,以公司的角度亦是節省成本
為何節省成本,因為請一個如此高成本高戰鬥力的員工,若將該員工的薪資
拆開,可以請重新招募 2~5 人,重新訓練,節約成本。
這種節約成本的方式,應該說不只迪西,很多人都遇過。
想當年 PRC 開放外資本投資時,台灣內部有很多公司說
在台灣請 1 個員工的薪水,在 PRC 可以請 10 個人。
據悉當年有不少廠商、公司就是以這種心態跑去登陸的。
其實當年開放的外勞政策,也是異曲同工之處。假借某些理由,
公司盡量開除本勞,改以外勞取代之。 當外勞的勞動薪資逐步
與本勞同酬時,大老闆們就抗議,要求與勞基法、本勞脫勾。
一切都是薪資成本考量,如次而已。但對於大老闆們,是真有省到、
賺到,就不得而知了。
就否方面來說,台灣的外勞環境對比其他國家來說,比上不足、比下有大餘。
因此即便台灣的外勞的虐待事件頻傳,在外勞的心裡,仍是算是排名之前的選擇。
有哪國的外勞享有勞健保、工作包吃包住方面不用錢的。對照他國的生活物價
CP 值高。只要來台遇倒好僱主、好工作,相當於天國近了。運氣好若又遇到
好的另一伴又可移居台灣。簡直就是 ... 上天堂。
難怪迪西家附近外勞或者說是新移民越來越多,不減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