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
上台前不就知道有這樣的結果,不是說準備好了嗎?
應該520一上任就把沒有陸客的轉型政策端出來
現在人都快餓死,還有時間等轉型?
官員根本不食人間煙火,更不懂觀光產業
自由行?會玩自由行的背包客,通常都是能省則省
住青年旅館或平價民宿,吃便宜的...最重要的是,不要想他們會花錢購物
做團客生意的如何轉型?開二,三星旅館,遊覽車,土產店,做團體餐的餐廳..
新政府官員如同蔡英文一樣,都只會說出華麗的說詞,認真解讀完全是空話
就像新南向政策,看報導訪問很多工商界人士,都說沒加入東協及RCEP,最重要是沒跟對岸搞好關係,一切南向政策內容都是....BULLSHIT
最近給東南亞國家免簽吸引東南亞觀光客
問題是要多久才培訓出懂東南亞語的導遊
智商不要高到157都了解,英文是我們從小學到大的外語,英語學習資源相對最多
沒出國留學要把英文學到會帶歐美團,談何容易
我有個親戚在外商公司上班,英文能力算不錯,天天要用英文跟老外打交道
聽說能力完全沒問題
他說有一年認識的友人接澳洲團臨時缺人,知道他英文可以應付,硬拉他去兼差
結果他去帶團才知自己的英文完全不夠用,歷史文化用英文介紹不是哪麼容易
尤其是帶到故宮...結果,可想而知..被這團人投訴要換導遊
請問之前帶陸客團的導遊要轉型帶東南亞團,他要學哪種語言?
泰語?越南語?還是馬來語?
辛苦學一種,只能帶一個國家,這些國家消費力會比陸客強?
學好英文還有很多用途,老來學東南亞語划得來嗎?
有這麼好學嗎?一,兩年學一種完全陌生的語言,可以學到帶去故宮解說的,想必是語言天才
就算對語言有天分,學習的時間靠什麼生活?等政府補助?
接待陸客根本就不用擔心語言上的問題,加上飲食文化一樣,為什麼要捨容易的?自找麻煩?
有位旅遊業的發言人舉了個例子,新聞有報導早前來了個印度富豪包下五星飯店慶生
業者怎會放過機會,想要把台灣最有名的物產鳳梨酥推銷給這個龐大的富豪團
會不會像陸客一箱一箱買走
結果,試吃後業績掛零,理由是,他們覺得太甜,完全不合口味
印度人說不定要弄咖哩口味的鳳梨酥
這種情況就像常看到美國人來台灣自由行,還是跑去吃M字的速食店,不然就是星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