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ppp0600
一例一休,對也是服務業的我來說沒差
|
很多人都感覺沒差
不過事實是
針對物價間接都差很大
幾乎90%的自營商都搭順風車漲價
其中有一半是趁火打劫
以前買個xx湯餃最便宜時 55
後來經過幾次什麼反應原物料漲個5元
但這次2017才開始一口氣漲10元
政府對幾家帶頭的請喝咖啡以往有用
但這次從小店到大公司大家都漲
絲毫無用武之地 (你不可能對這些店說他哄抬物價,因為小店何德何能可以影響市場物價)
以前是原物料精精計較式算法
現在變成直接乘以百分比
如不解有何差別...
舉個例子:
台灣的餐廳服務費會標示加收 10%
如美國是心有默契給個1-3美金
那吃多少都是這個價
但台灣不同,吃越多就等同懲罰一般給越多非食材的服務費
所以
餐廳服務費美式默契式給法 VS. 台灣懲罰式算法
等同於
原物料精精計較算式 VS. 直接乘以百分比
就是這個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