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a471
高雄捷運也是用這招~~ 
|
這招很好用,這個黨吃定大家數學都不好
數字遊戲乾坤大挪移一下就唬弄過去
我認識的人,沒有幾人搞懂校正回歸是什麼一回事
一個模糊概念,之前量能不足檢測不完後補校正數字
似乎很合理
老屁股雖然數學不太好,但也懂得用比喻告訴他們正解
記得多年前,有一年颱風來淹大水
住家附近的機車行老闆修泡水機車都修不完
連繼幾天接到客人牽來的泡水機車,一天清不完
每一台都先後收件時間編號
當然由時間最早的一路順序修完為止
今天在處理昨天的很正常
問題是5月16日起爆量,程序是地方快篩後再送件到中央
由中央負責PCR檢測,只要檢測為陽性,再通知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收到中央通知,再通告確診者
理論上,5月16日爆量,中央做不完所有檢測
5月17日要繼續完成16日的才可以處理17日
同理17日做不完,18日也要先做17日的
倘若到18日仍有16日的未完成,也要先完成16日的案例,才可動17日
這不是基本常識嗎?
5月22日第一次校正時,理應把5月16~21全部校正
以後就是校正前一兩天的
怎麼連繼幾天都在校正5月16日起? 還校正了五次
哪表示5月16日累積的檢測案例到今天都還沒清完?
5月16日是否有確診者等通知等到今天?中央不確定,地方不會發通知的
奇怪的是,如果最近幾天校正,以16日為例,平均每天都有十幾人需要校正
這些人也沒有出來喊,在家等了六,七天以上都沒收到通知?
早前新聞也有零星的個案告知媒體或民代,在家等太久
通常都是兩三天不等
這表示當天沒清完的案例,幾天會清完
不然,天天新聞都會報等確診通知的人會出來講
唯一推論是,把數字做得好看一點
早前大老闆就職一周年不能落漆
另外是想要參加WHA,順時鐘還投書外國媒體發聲,台灣防疫如何成功
沒想到沒幾天就破功.....
這招好用的地方是,每天要報多少....以不影響到股市為原則,可防可控在幾百以內
反正校正的數字是以前多天來分攤的
大家誰會在意或去再追昨天,或前天補回多少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