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文由 afc0857 所發表
喔......排線要買過壓~那我知道了?可是大大我冒昧的問一下,那ata133的排線是插在跟傳統ata100的插槽位置上嗎?
|
IDE排線有兩種,一種有40條線(粗),一種有80條線(細)。但它們通通只有40
針腳位......
前者是一般傳統的排線,在ATA-66規格出現之前我們都用它,後者是ATA-66
規格出現後定義出的專用排線。目前新主機板都支援ATA-66以上規格所以他
都附贈高密度的80芯40PIN排線......
目前使用情形....如果你拿來接CD燒錄器或者光碟機這類只支援U/33規格的裝
置用傳統的IDE排線或者新的U/133排線都沒關係,他都可以用。但是!如果你
是要用來接硬碟那你就得用高密度的80芯40PIN排線,因為!目前的主機板都
最少支援ATA-66規格(如幾年前買的I810細列晶片組),如果不用這種高密度
排線那你的高性能硬碟只能以最基本的U/33規格運作效能大打折扣.....
高密度IDE排線的差異點...
1.訊號線明顯的比傳統的IDE排線來的細(和麵線一樣)而且有80條訊號線..
2.排線接頭有顏色定義,和傳統IDE排線都是黑色的不同...
(A)||============(B)||==========||(C)
A端他規格上應該是藍色,不過MB廠商附贈的排線不見得會用標準顏色,A端
離其他兩個接頭最遠,他是接主機板IDE埠上...
B端他被定義為Slave,因此假如你的裝置是設定為Slave那你就得把他接在這
個接頭上,他是灰色的(標準顏色)...
C端他被定義為Master因此假如你的裝置是設定為Master那你就得把他接在
這個接頭上,他是黑色的(標準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