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對否 for HDD
			 
			 
			
		
		
		以下是一些整理不知 這麼說對否,哪裡有問題 
請大家賜教 ^^ 
 
[硬碟傳輸模式之迷思] 
 
以下是網路上的重點結論 
 
目前的電腦中個系統之間的發展上是非常不平衡的,比如目前的顯示卡和處理器就發展非常快, 
但目前困擾PC系統最大的問題就是磁碟子系統了。 
目前主流的ATA-100硬碟的外部傳輸率也就40∼45MB/s左右,這個速度僅僅比ATA-33標準快一些而已, 
ATA-66/100/133的作用也就沒有多大了。 
 
那麼既然硬碟的傳輸速度這麼慢,我們有必要使用ATA-133規範呢? 
首先,硬碟有在爆發數據傳輸的能力,目前的硬碟通常含有外置緩存,容量一般為2MB, 
它的作用就是數據預齲 
不過這種緩存可不能理解為Pentium 4或Athlon XP處理器那樣的硬件預取功能, 
硬碟會在緩存中填充目前要用到的數據。 
日常應用中,一個程序需要盡可能快的用到能及時讀取的數據, 
如果碰巧該數據就在緩存中的話,那麼這部分數據就能以極快的速度響應並傳送, 
這比從碟片中讀取再傳輸要快很多。換句話說,雖然硬碟碟片本身無法達到133MB/s的傳輸率, 
但它的緩存卻能以此速度突發傳送一點數據,甚至速度更快。 
 
[找了兩個HDD做試驗] 
======================================= 
ATA 裝置實際資訊  
製造商 Maxtor 
硬碟系列 DiamondMax Plus 9 
緩衝 2 MB (Dual Ported, Read Ahead) 
ECC 位元組 57 
作用中 UDMA 傳輸模式 UDMA 6 (ATA-133) 
+++++++++++++++++++++++++++++++++++++++ 
Read 模式 46MB/s 
Read burst 模式 82MB/s 
 
======================================= 
ATA 裝置實際資訊  
製造商 Seagate 
硬碟名稱 Barracuda 7200.7 120026 
緩衝 8 MB 
ECC 位元組 4 
作用中 UDMA 傳輸模式 UDMA 5 (ATA-100) 
+++++++++++++++++++++++++++++++++++++++ 
Read 模式 46MB/s 
Read burst 模式 68MB/s 
 
ATA-133(UDMA Mode 6)突發傳輸率比採用ATA-100(UDMA Mode 5)要快上14MB/秒 
 
所以 緩衝8MB 好像沒有比 緩衝2MB 有什麼優勢?? 
其實 緩衝 的主要差異在資料的寫入及連續性會比較明顯 
 
結論: 
ATA-133 的HDD 優勢在突發傳輸讀寫時(東一個西一個讀寫) 
8M Buffer 的HDD 優勢在寫入連續性資料時 
而兩者讀取速率是幾乎一樣的 
 
======================================= 
 
嚴格說起來, 快取與緩衝區都是記憶體的一種, 但作用、位置僅相似, 卻不相同。不過市場上卻經常有人將這兩個名詞混用。事實上, 硬碟中只有緩衝區, 並無快取記憶體。 
 
所以大的 緩衝記憶體 是可增加 "寫入" 效能 
P.S. 快取是增加 "讀取" 效能 
 
那讀取上 2M 及 8M 是不會差多少的 (幾乎一樣) 
 
至於談到資料保護其實要看5分的運氣、市面上 8M(一般是3年)保固期比 2M(一般是1年)長 
所以當然是買 8M 嘍 
但 S-ATA HDD 其又更長(一般是5年)而且緩衝RAM 都是 8M起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