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做一點批評好了.......不敢說自己很臭屁,我就講我的觀點好了.....
1.什麼叫快取?
快取就是所謂的緩衝buffer,在CPU上在硬碟的快取其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
是增加資料預取容量,提高資料命中率。最常說的比喻就是拿"水塔"來做比喻
當硬碟要讀取資料時控制器可以一起將某些磁區的資料預先讀取出來放入緩衝
區內,假如1號資料被讀取後IDE控制要求2 3 4 5號資料而剛好緩衝內有這些
資料他就可以立即送出,這樣就可以增加磁碟運作效能減低因為機械存取動作
而消耗的時間,還有容量越高的緩衝他的快取命中率就越高,那越高的命中率
就可以減少相當多的機械性運作,所以就提昇了不少效能了
2.什麼叫做內部傳輸率和外部傳輸率?
(1)內部傳輸率是指磁碟控制器控制硬碟機做機械性運作讀取/寫入資料時
控制器傳輸資料到快取記憶體的間速率..
(2)外部傳輸率就是IDE介面把資料送出/送入的傳輸率....
IDE控制器<====(2)=====>磁碟控制器<===(1)====>buffer
一般來說1的速度會比2來的快很多,但是我們講一顆硬碟的效率時大多是以2
來做表達,目前一顆15K轉速 SCSI Ultra/320介面的硬碟它實際傳輸效能大
約是75MB/s左右....IDE的則稍慢一些大約50多~60MB/s
3.什麼是ATA-133/100/66的意義?
這邊我不會長篇大論去講他們的規格,要知道規格你們去看書。今天ATA-XXX
這是講它的"資料頻寬"不是指傳輸速率!頻寬懂嗎?拿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高速公路
頻寬就是車道,今天頻寬是告訴我們你的主機板支援ATA-133介面,他的頻寬
是133MB/s。
舉例來說今天你出門逛光華商場,然後很狗屎運的看到捷元的物流車上掉下箱子
裡面有兩顆WD 80GB 10K rpm 8MB的硬碟,你很高興的A起來回家爽.....
回家之後你把它裝在同一個IDE通道上,而且你的主機板支援ATA-133介面...
你回去就發現噢~~好快喔~好爽。後來你拆下來拿給你的死黨傳A等的DVD給
你看,你一裝上去之後發現噢~!!怎麼那麼慢....我剛用明明很快,他主機板有
支援ATA-66阿....怎回事?
這是因為該顆硬碟轉速高性能優異,他每秒傳輸率有60MB/s(假設)。你把他們
裝在你支援ATA-133介面的主機板感覺不出慢,是因為你的IDE頻寬有133MB
/s他們兩顆硬碟同時運作佔用的頻寬合計才120MB/s。他因為沒超過IDE頻寬
所以你還可以順暢的使用它們....
一但你換裝到只有支援ATA-66的主機板上時那問題就來了,因為他一顆HD就
有60MB/s的表現,你兩顆裝在同一個IDE通道上它就塞滿了整個頻寬,於是
你就發現他塞住了.....但是如果兩顆分別安裝在不同通道上那就不會塞了...
4.8MB和2MB緩衝的意義
從前硬碟只有256KB...512KB...2MB的快取記憶體,直到出現1萬轉的HD後
8MB問世了,一般人很少知道這兩間到底會對效能產生什麼影響,只知道8M
保固3年2MB保固兩年而已,快取的大小在一般使用上不會顯現出什麼明顯的
差異,但是當你使用在大量循序存取的環境時那就會看出他的不同了。例如你
用來剪輯DVD影片作檔案伺服器,或者是當作大型繪圖工作站時由於他們需要
大量循序存取的作業,高緩衝的HD可以提高快取命中率增加傳輸效能....
再來就是成本問題了,一顆HD的使用壽命其實是算在成本內的,由於HD市場
的價格競爭導致廠商們從"品質上"偷工減料,因此才會故意搞出2/8MB的價格
差異,暗示你我敢保固三年唷~所以設計時就......因此只要兩者價差不大我都
教人家直接買8MB的款式..
因此上面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有很多的錯誤認知與錯誤觀念導致他會有那種想
法....他連基本的傳輸效率與頻寬的意義都不懂...假如沒需要廠商會去設計嗎?
如果依照他的邏輯那他可能會說"目前的硬碟連XXMB都沒有買S-ATA1.0HD
幹麻?"
今天我就稍微講一下給不懂得人了解一下,如果有興趣可以買本談HD的書或者
談匯流排...晶片組架構的書來看一下就懂了,今天電腦架構的罩門就是匯流排
因此廠商發明了很多高速匯流排來打通PC的筋脈活絡筋骨提高效能,如PCI-E
VIA晶片組的V-LINK...SIS的妙渠等等....連S-ATA都發表出來增進磁碟傳輸效
能加大頻寬.......以上是我的個人淺見...不算批評只能說是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