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想買19吋LCD,LCD的反應時間很重嗎??另外幫推薦廠牌
1.因為常在玩CS,所以聽說反應時間愈小愈好,不過通常在玩時看的出來嗎??會很明顯嗎??像是LAG嗎??
2.LCD平均壽命差不多是多少呢?? 3.買時該注意些什麼呢?? 4.大大們推薦那些廠牌呢??因覺的現在19吋蠻便宜的,所以主要以19吋為主,預算一萬四左右。 5.再次謝謝大大們 :ddrf567h: |
1.一般都是25ms以下~~(ex:16ms/12ms/8ms)*基本上肉眼是感覺不太出來它有延遲*
2.用個3年應該沒問題吧!! 3.購買時~~記得看清楚保固條款~~和測試亮點/暗點(壞點)~~ 4.大廠的都ok(ex:三星/優派/奇美/明....等等)~~(你也可以選外型) 5.:):) |
反應時間和鈔票多果成正比,只要在35ms以下就不錯了,看能力買....
19"LCD那就是1280*1024@60hz解析度...買大廠的產品 |
最近本人外甥到資訊月會場買台IBM的NB
貨送到他家,開機一看LCD有2點亮點 IBM說他們的NB,4點以下亮點不給換貨 濫 :ledgy: |
引用:
他已經變成匪貨囉.... :ddrf567h: |
引用:
ASUS 華碩 NB 面板2年無亮點保固~~~ |
引用:
小弟賣了這麼多覺得還是奇美(CMV)的面板漂亮~~~ 奇美19吋 CM-926D $12900 飛利浦19吋 190S5FS $13990 |
謝謝大大熱心的回覆,不過還有個問題,就是代工的是什麼??像是banQ是代工的??有差嗎??會比較不耐用嗎??
再次謝謝大大。 :ddrf567h: |
引用:
你們就是服務做的濫才會賣給大陸 :ledgy: |
可以參考湯姆的硬體指南,LCD的反應時間重不重要,要看使用者,如果常打fsp,就很重要了。
請參考顯示器指南 http://www.big5.tomshardware.com/display/index.html |
引用:
|
不好意思,問題太多了^^",再請問:因為我電腦長時間開著,不常關,所以常常主機開著,把螢幕關掉,每天開關個三四次容易造成螢幕壞掉嗎??謝謝。
|
引用:
不會....我也很少使用螢幕保護程式,如果離開電腦的時間長我都會關顯示器.. |
最明顯的是用CRT看數位電視轉台時都不會LAG,要是轉到16ms TFT-LCD時則是一點點LAG,到了25ms的TFT-LCD時 ~~~ 哇 好明顯的LAG!
|
引用:
16ms和25ms感覺不出來~~~ |
我的很明顯耶~~ 同一台主機,只是不同螢幕罷了
不要看那個差9毫秒而已喔,如果你去看設計的電路技術資料 ....視訊頻寬可是差很多的! 而且我發現viewsonic有一款19吋的TFT-LCD 色彩飽和度比其他牌的都還要差, 現在 19吋的TFT-LCD還是用CCFL 冷陰極螢光燈管做背光光源,其壞處很多,1.燈管壽命短,2.設計上要多隻才能達到對色彩飽和度高的要求 , 因此價格仍偏高,但是因燈管壽命不高,所以壞一隻的話,背光就會減少很多! 反觀現行17"TFT-LCD其技術較為成熟 12,14,16ms 的技術也已經成熟 而其很多背光模組採用高輝度LED ,LED優點為較省電,受命比CCFL長,壞幾顆LED仍不影響背光亮度 但是現在19"的還很少使用LED當背光,原因是模組太貴,以及12,16ms 運用上的技術還不是很純熟~~ 所以19" 12,14,16ms 和色彩飽和度高(跟對比,亮度有關)的都還很貴! 所以呀不要當白老鼠去買便宜又大碗的19" TFT-LCD 呀.... |
16ms跟25ms,畫面更新不快的時候或許沒差別,如果快動作,人眼應該就會察覺出來了。
|
不要一直以單位(ms)去想說那(25ms-16ms) 這9ms的差別不大!
在技術上是差異很大的~~ 25ms的技術 對於一更新訊號在16ms容忍度下的比較時是落後許多的 在一個更快的訊號進來時,25ms的技術就很明顯落後16ms技術設計的TFT-LCD 因為訊號頻寬差太多了∼∼ |
網路上查詢的大概文章,不過反應速度目前已經有高速機種了,請參考文章中的原理部分跟介紹即可。
反應時間(一) 反應時間的定義就是在面板的同一點上面,從黑色變到白色所需時間加上從白色變到黑色所需時間。 LCD有反應時間的問題是因為,LCD是以液晶分子的旋轉角度來控制光線的灰階亮暗,而液晶分子旋轉時需要時間。 一般monitor使用的目的是文書處理與網頁瀏覽,一般情況之下就是monitor會持續顯示同一個畫面很久一段時間,然後才切換到另一個不同的畫面,這樣的使用狀況下,其實反應時間多快多慢對使用者而言是沒有影響的。但是如果要使用monitor來看動畫或影片,因為畫面會持續變化沒有停止,這時候反應時間就會影響畫面品質。 反應時間分為rise time和fall time,對TN型面板來說,驅動電壓從低電壓變成高電壓時畫面會從白色變成黑色(電壓rise),因此白色變成黑色所需時間就是rise tieme,而驅動電壓從高電壓變成低電壓時畫面會從黑色變成白色(電壓fall),因此黑色變成白色就是fall time。MVA和IPS則剛好相反,黑變成白是rise time,白變成黑是fall time。目前市面上量產面板的規格,TN型rise time大約15ms,fall time大約35ms實際上作到10ms+20ms也不算難。 這裡其實有一個陷阱,對LCD面板來說,從全黑變到全白以及從全白變到全黑的反應時間其實是最快的,但是中間灰階的切換就不能保證這個速度,比如說從128灰階切換到140灰階,反應時間都會比規格值大上很多大於七八十毫秒都是可能的,而你使用monitor時不可能只使用黑色和白色兩種顏色。 TOP↑ 回頁首 反應時間(二) 一般LCD面板的畫面更新頻率是60Hz,也就是每秒鐘要換60次畫面,不管目前顯示的圖片是否有在變動都會以這種頻率重新顯示,因此每個畫面持續時間是1/60=16.67ms,如果反應時間遠大於這個值,畫面在動時就可能看到模糊的影像,注意是模糊的影像,不是殘影,殘影是另外一個問題。 你可以這樣測試: 在MS Windows所附的螢幕保護當中有一個"留言顯示",設定值裡面可以更改背景顏色和留言內容,把背景選成灰色,留言打入++++++,字型選大一點,然後讓它跑,仔細看, 可以看到加號背後拖著一個模糊的尾巴,這就是反應時間不夠快造成的,CRT沒有這樣的問題。 這就是說,目前的LCD monitor其實不是很適合用來看影片,不過實際測試的結果,普通使用者如果是觀看一般影片(比如說文藝片)其實影響不大,要看那種畫面閃來閃去的動作片,很用力去盯著看某些其實平常不會去注意的背景才會發現品質下降,玩game的話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市售的LCD monitor對於反應時間的規格還有另一個陷阱,有些廠商反應時間只寫rise time,所以如果買monitor時看到反應時間只有15ms甚至更低,最好問清楚,通常就是這種情況,真正小於15ms的產品大概還要過好些時間才有可能在市面上看到。 另外有一些高階LCD的反應時間的規格可能是寫全灰階切換小於16.67ms,這是指不管是多少灰階切換到多少灰階,都保證在16.67ms之內完成動作,注意不是rise+fall time 16.67ms,這是在驅動電壓上面上了一些手腳達到的,目前還不多見,但不是沒有。這種面板用來看影片 畫質比起傳統的LCD就有相當程度的改善。 ========================================================== 較簡單的解釋 LCD的"反應時間"是什麼意思 ? LCD藉由液晶的亮及滅產生不同的顏色,而這一亮一滅就是所謂的 反應時間。如果反應時間不夠快,就會有殘影產生。 一般LCD點亮(Tr)的反應時間約15~30ms,點滅(Tf)的反應時間大約10~30ms, 這兩個時間加起來就是整體反應時間,這個數值是愈小愈好。 有些廠商只標示點亮反應時間,企圖混淆大眾,購買時一定要謹慎。 目前傳統的CRT顯示器反應時間約1ms,比LCD快40倍。 PS:在產品規格表中,Tr (Time to Rise)----代表點亮的反應時間 Tf (Time to Fall)-----代表點滅的反應時間 |
我也來貼文章!
美國計算機協會的技術資料~~~ Advanced LCD Timing Controller IC with Memory-Assisted Response Time Compensation http://home.pchome.com.tw/love/peter_good/1/01261062.rar 歡迎打包下載 http://home.pchome.com.tw/love/peter...1/01261062.doc |
引用: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2:16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