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用:
但在台灣...這類的題材...a..不能說很大膽~不過也沒人敢如此的就這麼登大台演比較多~ 大多數在實驗性小劇場中,是可以看到的~ 不過感覺上...好像也不是非常的好看(起碼不太對愛跳舞的胃啦!!:dcft689kj ) 要愛跳舞自己導喔?!那...肯定是放火啦~鞭打啦~....3#!$!$的劇碼:n4: :n4: 舞台效果咩~ 不過...國際上為什麼就為此舞團給很高的評價?這有點想不通:drtyt76h6 大概是做"人家所不敢明目張膽"的事吧?!:dcft689kj 各國民俗風情的不同,所以看"藝術"的角度也不同啊!! 不過國際間覺得好.....那是怎樣啊!?該不會是拍馬屁比較多吧?!:dcft689kj |
音樂類型的沒看過.....(本身沒藝術細胞)
但是相聲瓦舍的倒是看過不少(從小喜愛相聲) 歌劇好像只看過歌劇魅影、卡門和悲慘世界(是悲慘世界還是悲慘世紀忘了...) 不過倒是覺得,有時間的話可以去感受一下現場,會感動的。 |
引用:
嗯啊~現場的感受度絕對是和買DVD在家隔一層"玻璃螢幕"看到的聲光爆發度和聽覺新境界是不同的!!:ddrf567h: 說沒藝術細胞?!:drtyt76h6 講這樣!!:jmfopr: 那愛跳舞不是更沒藝術文化的氣息:dcft689kj |
嗯=_="
劣者上禮拜才去看"泰國製造" 比起上面那個脫光光的 比較容易接受吧@@" 而且過程中充滿搞笑 |
引用:
|
引用:
泰國製造我沒看 風格不知有沒有很大的差異? |
愛跳舞雨夜失眠又來囉~:dcft689kj
嗯啊~泰國製造~來~快來說劇情耶~:ddrf567h: 另外...說到泰國~ 今天是泰皇登基60週年慶~這個月吧?!大概一整個月都有慶典!!:ddrf567h: 有興趣看慶典的...可以去泰國瞧瞧喔~:ddrf567h: 不過..晚禮服之類的是準備,但是要有正式點的衣服,不能穿短褲和T恤入一些場所這倒是真的!! 安全檢查..應該也會比平常多吧?!阿知~反正良民類的應該不會隨便被找麻煩!! |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bana&f_ART_ID=300766
一個網友對"泰國製造"的看法 可以看看了解一下囉!! |
瑪麗書娜舞團 為台灣貼胸貼 記者黃俊銘/台北報導】 加拿大瑪麗書娜舞團帶來的「身體重組/郭德堡變奏曲」,今起一連三天在國家戲劇院演出。舞團昨天坦承,為了順應亞洲國家對裸體的接受度,編舞家瑪麗書娜將舞者的「重點」部位都貼上胸貼;而男舞者穿上芭蕾硬鞋,也是破天荒的嘗試。 「身體重組/郭德堡變奏曲」是去年威尼斯國際現代舞雙年展委託製作的作品,由10名舞者擔綱演出。舞作靈感來自加拿大鋼琴家顧爾德所彈奏的巴赫名曲「郭德堡變奏曲」,編舞家從芭蕾動作出發,並利用支架、皮帶、柺杖、繩索等重組舞者的肢體變化。 舞者卡蘿普里厄說,人的四肢是固定的,但裝上柺杖、皮帶等道具則可讓舞者的肢體想像更為豐富,甚至產生狂野、動物性的身體力道。不過,這些道具也可能阻礙人的基本行走,正如女人喜歡穿高跟鞋一樣,一方面延展了小腿線條的美感,卻也造成行走的不便。然而瑪麗書娜要挑戰的,就是人的某些習以為常的「觀念」。 「郭德堡變奏曲」爆紅,編舞家以此音樂為創作素材者不勝枚舉。前年年底蘇黎世芭蕾舞團來台,還邀請鋼琴家現場全曲演奏,讓觀眾讚不絕口。不過,這回加拿大來的瑪麗書娜,僅用了巴赫原曲的四小段變奏,其餘皆為混音重組,還穿插顧爾德本人訪談的片段,為舞作找到新的詮釋角度。 瑪麗書娜舞團12年前曾造訪台灣,當時由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的現場伴奏「春之祭」及「牧神的午後」,轟動一時。這次的新舞在歐洲演出時,為表達每一吋肌肉在肢體運動時緊繃的美感,因而幾近全裸演出,不過台灣版會在重點部位加上胸貼。 有趣的是,舞台也出現了練芭蕾專用的扶把,而且還多加了幾條橫杆,變成五線譜的形狀,用來呼應巴赫以一主題不斷變奏、對位的作品特色。這些獨特的創意,或許可以給一向不講究舞作和音樂關聯的台灣編舞家一些靈感。 【2006/06/09 聯合報】 @ http://udn.com |
來晚了^^"
觀風使大大PO的已經把頗精要的地方寫出來了 劣者也只看了泰國製造 沒辦法比較風格@@; 但光是看題材 就知道應該是差異頗大 泰國製造會比較溫和 沒有那麼大的「衝擊」吧 其實看起來感覺有點像是「相聲」XD 東西方互相的不瞭解、疑問 構成討論的問題與內容 就因為有不瞭解 對於彼此的期待與自己的想像造成了富有幽默感的陰錯陽差 至於東西方何者膚淺?何者深奧? 那就留給各自去評斷XDDDD 不過內容有一段 傑宏貝爾說「觀眾就是花了前來買驚喜」 講到這段 雖然覺得他有道理 不過還是很想扁他=.= 他那套跟觀眾大眼瞪小眼的表演 真是很想給它從頭打下去=.=; |
引用:
個人認為亞州系國家中,大量會採用此種"工具"來代替面部表情進行舞蹈~ "面具" 舞是很常看到的!! 日本的"能"劇~泰國,印尼,韓國......都有面具舞 不過...愛跳舞本身對"面具"有一種特殊詭異的恐懼感:dcft689kj 面具也分很多種~不過大部分都讓人覺得有點"嚇到":decfghi6: :bhuiop: 不過應該可以訓練 不看面具,只注意手部動作和身體動作來看藝術活動~ 前陣子..有好心的網友pass給愛跳舞一小段...a~那個該算日舞?還是該算是..改編過的日舞?:drtyt76h6 還是???....愛跳舞自己都搞不清楚囉 @@" 那段就....好看:wertyh: 這棟樓蓋的還不錯高喔~:swedcrgg6 不錯~不錯~ 雖然有一半是愛跳舞廢話比較多:dcft689kj還有一半是愛跳舞蓋的樓:decfghi6: ,不過願意幫忙蓋樓的就有心囉~ |
|
引用:
|
引用:
買到八折票:em09: |
嗯~這次泰國製造的泰國舞蹈部分
沒有出現面具 不過愛跳舞大大 應該就是您想的沒錯(因為大家熟知的也應該只有一種吧) 劣者很小的時候是看過某人形動畫(特攝)中有出現泰國舞蹈中的「猴子」 (白猴卡奴曼) 所以當看到泰國製造中說到「猴子」劣者就馬上聯想到了 不過確實那些面具都頗嚇人...小朋友看了會哭吧 嗯~其實亞洲國家的藝術表演都有某些程度上的相似 像這次看到泰國製造中介紹的泰國傳統舞蹈 不論是聲調、動作 都與中國的傳統京劇有幾分相似 上面說到面具 其實京劇的繪臉也算是「面具」吧 可以用來分辨角色 看來這些戲劇真的很多相似之處 難不成真的起源也一樣嗎@@;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6:41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