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轉帖文章區 (http://forum.slime.com.tw/f117.html)
-   -   本來就應該做的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181596.html)

不知道 2006-07-31 09:44 PM

本來就應該做的
 
記得達摩祖師初見梁武帝。
武帝問:「我這一生建造了許多寺院,施捨了許多錢財,供養了不少出家人,功德有否?」
達摩答:「並無功德。」
武帝:「……。」
機緣不合,達摩則去。
達摩祖師解釋為:「人天之小果,有漏之因,有為功德,實是空也。」
這件古來的公案,已有很多大德論及,但,一句「無功德」豈不是把一位「佛心天子」、「皇帝菩薩」,弄得滿臉全是「豆花」。
而令後人,對於行善濟世,也裹足不前,這樣豈不是不太好?傷了行善者的心?
然而事實上『這些善行,本來就應該做的。』
人飢,我們與食。
人寒,我們與衣。
人病,我們義診。
人苦,我們與樂。
等等等等。
這全是我們「本來就應該做的」。
又例如:有一個小孩子,爬到井邊去玩耍,快要掉下去了,身子一半在井中,一半在井邊,二隻腳踢啊踢的,試問,你看見了,救不救?
當然救,因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本來就應該做的,不但要救,而且要急急如律令的去救,差一分一秒均不可以。
在梁武帝方面,這本來就應該做的,所以做了,也是毫無什麼功德的。如果因為「無功德」就不做,連做人的基本都沒有了,那就等著下「三惡道」了。
「無功德,但,本來就應該做的。」
「做了,無功德想。」
「不做,更是無無無功德,非非非功德。」

其實,梁武帝建造寺院,施捨錢財,供養出家人,全是「有心」為了自己植福。這是「有心求福」,在大乘佛法之中,離開「功德」是非常遠的,更不明白佛性的道理。
這建寺、佈施、供養,反而顯露了有所求虛妄的成份,如此一來,「有心」的作為,便毫無功德可言,何況妄想成佛呢?
什麼又是「無心」呢?
「無心」就是「沒有造作的心念」,努力去行菩薩行,去建寺、去佈施、去供養出家人,但,並不執著有無功德。
讓「行為努力」,但不執著於「有形」,也就是本心是清淨的,毫無一點「有所求」的污染,雖然生活在其環境之中,但「心」是來去自如,自由自在的,毫無牽掛的,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啊!
建寺,祇供人同修,不執著名份,不執著利益,不執著功德。
佈施,不執著名,不執著回報。
供養,不執著回報,不執著福份。
對一切所作的善事,不去思,不去想,根本就「無造作之念」。

quasar 2006-08-01 11:02 AM

不知道大大介紹女友 加油打氣 搖旗吶喊
也沒有功德~:ddrf567h:
『這些善行,本來就應該做的。』

f6617 2006-08-01 01:50 PM

達摩祖師說的好!

所以我夜晚跑去PUB尋找熟女~並滿足熟女的慾望
這一切~~就是「無心」就是「沒有造作的心念],
所以我是不會求它是公德的,
因為
佈施,不執著名,不執著回報。

KT88 2006-08-01 02:41 PM

引用:

作者: f6617
達摩祖師說的好!

所以我夜晚跑去PUB尋找熟女~並滿足熟女的慾望
這一切~~就是「無心」就是「沒有造作的心念],
所以我是不會求它是公德的,
因為
佈施,不執著名,不執著回報。

貓大確實是功德無量 沒有貓大 是沒辦法顯露出別人的情操的 :ddrf567h:

所有的宗教 其實都一樣 都不只是勸人為善而已

單取一方是會導致滅絕的

行善助人是一種隨機 而不是一種刻意 :ddrf567h:

windborne 2006-08-01 03:50 PM

引用:

作者: f6617
達摩祖師說的好!

所以我夜晚跑去PUB尋找熟女~並滿足熟女的慾望
這一切~~就是「無心」就是「沒有造作的心念],
所以我是不會求它是公德的,
因為
佈施,不執著名,不執著回報。

阿貓
其實您應該幫助她們脫離苦海,不求回報才是

有很多事如果是發自內心想做就去做,而不是為某種目的而做
這樣反而可以無憂無慮,比較自在
:ddrf567h:

不知道 2006-08-01 08:25 PM

引用:

作者: f6617
達摩祖師說的好!

所以我夜晚跑去PUB尋找熟女~並滿足熟女的慾望
這一切~~就是「無心」就是「沒有造作的心念],
所以我是不會求它是公德的,
因為
佈施,不執著名,不執著回報。

有一次,一休禪師在行腳中帶著一位徒弟。他們走到一條河邊,一般行人因河水甚淺,均涉水而行。而那天剛好水勢大些,流水洶湧奔馳。

  河邊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裹足不前,想過去,而又不敢過去的樣子。而此時只有一休禪師和禪師的弟子在旁。

  於是一休禪師很慈悲的要那位年輕女子,抱在禪師的脖子,禪師把女子揹負過河。

  這件事,禪師早已忘記,但是徒弟卻記掛在心中。經過了很久,徒弟忍不住了,便問禪師︰

  「禪之行者,要遠色相嗎﹖」

  「是的。」一休禪師正色的說。

  「那師父怎可揹負美貌女子過河﹖」

  「啊!原來是那回事。」禪師嘆口氣說︰「我只是將女子從河的這邊揹到河的那邊,一揹完,就忘了。而你看見了,竟然在心中揹了好幾個月,這實在太辛苦,太累了啊!」

  這個禪宗的故事,說明禪師是「離一切相」的,那位徒弟是「著相」的。

  所謂「離一切相」不是躲在深山叢林之中,不見任何一個女色,眼不見為淨,而是心境光明磊落。真正的禪師,就算住在鬧巿之中,車水馬龍,女人千嬌百媚,但禪師不動其心,這才是沒有妄念的「定」。所謂遠離女色是心的遠離,而不是眼不見為淨。

  而那位徒弟,是見相著相,他的心中有男女的差別心,有一切的世間相,把一切的事,看成什麼是可以的,什麼是不可以的,有了淨穢之相。他把女色之相放在心中,拋不開,放不下,縱然本身未觸及那位女子,其實已經揹那位女子,揹了好幾個月了。

王小二 2006-08-02 01:15 A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有一次,一休禪師在行腳中帶著一位徒弟。他們走到一條河邊,一般行人因河水甚淺,均涉水而行。而那天剛好水勢大些,流水洶湧奔馳。

  河邊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裹足不前,想過去,而又不敢過去的樣子。而此時只有一休禪師和禪師的弟子在旁。

  於是一休禪師很慈悲的要那位年輕女子,抱在禪師的脖子...

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切事物要有船過水無痕的心態,不知這樣講對不對,如果不對不要打我哦,言論自由咩:decfghi6:

nienjoseph 2006-08-02 02:22 AM

引用:

作者: KT88
貓大確實是功德無量 沒有貓大 是沒辦法顯露出別人的情操的 :ddrf567h:

所有的宗教 其實都一樣 都不只是勸人為善而已

單取一方是會導致滅絕的

行善助人是一種隨機 而不是一種刻意 :ddrf567h:

對於大大說的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這點
我抱持不同的意見

不知道 2006-08-02 06:15 AM

引用:

作者: 王小二
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切事物要有船過水無痕的心態,不知這樣講對不對,如果不對不要打我哦,言論自由咩:decfghi6:

http://www.tbsn.org/chinese2/article...age=120&page=0
相由心生,若能見相非相(「離一切相」,「不著相」)
就算住在鬧巿之中,車水馬龍,女人千嬌百媚,依舊不離禪

<:bj375mg: >

不知道 2006-08-02 06:41 AM

引用:

作者: KT88
貓大確實是功德無量 沒有貓大 是沒辦法顯露出別人的情操的 :ddrf567h:

所有的宗教 其實都一樣 都不只是勸人為善而已

單取一方是會導致滅絕的

行善助人是一種隨機 而不是一種刻意 :ddrf567h:

引用:

作者: nienjoseph
對於大大說的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這點
我抱持不同的意見

教人行善只是希望眾生不要淪落至地獄
然而宗教最終目的是希望眾人能夠脫離六道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因為若您在世行善積德,命終升到天界享受福報,然而天福享盡後,就必須淪落地獄受苦
其他道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佛教希望眾人能夠修行脫離輪迴

<個人見解:bj375mg: >

sugarbaby 2006-08-02 01:37 PM

引用:

作者: KT88
貓大確實是功德無量 沒有貓大 是沒辦法顯露出別人的情操的 :ddrf567h:

所有的宗教 其實都一樣 都不只是勸人為善而已

單取一方是會導致滅絕的

行善助人是一種隨機 而不是一種刻意 :ddrf567h:

阿貓也是行善也是"隨機".....而不是刻意

KT88 2006-08-02 02:08 PM

引用:

作者: nienjoseph
對於大大說的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這點
我抱持不同的意見

我尊重你的不同意見 :ddrf567h:

不知道 2006-08-02 08:25 PM

昔日。

  禪宗五祖弘忍,在夜裡三更的時候,把六祖惠能叫到禪房,除了傳給衣袍之外,又傳授了頓悟的真理給「惠能大師」。

  這頓悟的真理是什麼?

  這頓悟的真理就是佛的道理。

  五祖弘忍對六祖惠能說:

  「你不存在,我不存在,這才附合於宇宙意讖。」

  五祖弘忍對六祖惠能說:

  「真理就是空無,就是心印,如此才是頓悟之教。」


  五祖弘忍說:「惠能,努力把真理弘揚,好好誘導眾生迷途的人,如果使眾生的心,達於空無而開悟,眾生就是怫,就和我你根本沒有分別了。」

  五祖弘忍對六祖惠能所傳的真理(頓悟法門),原則上是令人驚駭的,也是令人恐怖的,因為其言過高,其道過深,聽聞而領悟的人,須要不驚、不怖、不畏,而六祖惠能,一切均能明明白白,這實在是非當稀有及難能可貴。

  頓悟之理是什麼?

  一個「空」字的大口訣。

  覺悟「空」的人,要離開一切幻相。世間的一切相,有那樣不是幻化之相,聖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能「悟空」。而眾生卻執著於取捨而生妄心,由安心而逐境,妄心妄念永遠無休而造了種種的業,自己不能自主,終為環境所轉,如此一來,長期輪迴而無休止,常在苦海之中。

  聖人領悟「空無」之理,就離開了「我相」,進入「空無」,對一切事物,無「執著取捨」,心常平靜,意存神中,外面無法干擾,故常樂我淨,超凡出塵,因動靜不生而成「佛」。

nienjoseph 2006-08-02 11:50 PM

引用:

作者: KT88
我尊重你的不同意見 :ddrf567h:

因為我想到人家所說的邪教
那種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種宗教阿:dcft689kj
我不是有意亂的,只是突然想到而已啦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5:11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