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來有沒有可能出這種硬碟或儲存設備呢?
最近都流行從早期的HT技術到現在的多核心CPU,
記憶體也早有雙通道技術, 甚至連顯示卡的晶片也開始搞雙核心, 雖然說1+1不一定能等於2, 但至少也比單一元件快速許多. 許多硬體規格越來越快速,唯獨硬碟等儲存設備無法跟得上速度, 有人會說不是有RAID嗎?但是要花的元件至少要兩件才可成立, 而且RAID技術對許多消費者而言不懂也不會用,其他像是SCSI 也只有高階使用者和企業才用得上. 今天突然想到,未來有沒有可能有內建"RAID"硬碟呢? 我的想法是: 若硬碟內的磁盤上下面都有一支讀取磁頭,當資料由系統傳輸到 硬碟時,先由硬碟的控制晶片將資料分成兩等分再分別傳送到兩支 讀取磁頭寫入磁盤,就如RAID0一樣,這樣硬碟的寫入讀出速率 就能大幅提高,以SATA2規格而言不管是對外傳輸率或內部傳輸率, 就可以接近300MB/S的速率. 但是,這種硬碟有可能出現嗎? |
引用:
您想想看, 如果主機板不支援的話, 您有這種裝置的 HD 也沒有作用, 所以根本解決方式是在於主機板內建比較重要, 就是主機板沒有內建, 買塊支援 RAID 的 PCI 插卡也很容易解決的! |
|
硬碟每一碟片本來就有兩個讀寫磁頭(四碟片的有八個磁頭)...
除非他有面因為策略性而沒使用... |
當然有可能
只要有壓力 廠商就會做各種嘗試 至於何謂"壓力" 個人是這麼定義的 當硬碟短期之內極有可能跳脫 半消耗性產品 之性質時 為了延續 半消耗性產品 的可能性(壽命) 廠商就會耍花樣如版友所想的這麼做 比方 ATA到了 100之後還搞了個 133 如此使 SATA 慢了數個月才出現 何謂 "半消耗性產品" 就是硬碟會壞軌、會機械故障 ... 其實依據硬碟磁頭+馬達 設計 這個構想必須更改現有的零件才能有後續的可能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4:13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