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http://forum.slime.com.tw/f23.html)
-   -   各位對於朱元璋的看法是什麼呢?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199369.html)

Omar Lin 2007-03-07 12:04 PM

各位對於朱元璋的看法是什麼呢?
 
自己很喜歡看一些歷史影片,最近看到朱元璋及劉伯溫的影片,朱元璋乃是貧民出身,所以他愛民如子,但卻妒惡貪官,所以也殺得毫不手軟,他的個性感覺多疑且易相信近人之言,最後誅殺功臣,且牽連萬人,當皇帝很多怎麼最後都會這樣咧?
另外廢宰相獨攬權政等等,是個專制的皇帝.....
另外劉伯溫在大家的眼中是怎麼樣的人呢?

K22514 2007-03-07 12:28 PM

朱元璋 得位後變成獨裁暴君 :on_14:
劉伯溫 是一位神算多謀的軍師:on_02:

但這只是歷史故事 不是當代的人很難評定 ~~:on_07:



莊孝偉 2007-03-07 01:45 PM

:on_22: 阿扁好像也有相同症狀:on_44: 找來專家分析分析:on_61: :on_61: :on_61: 朱元璋是越成功越自卑越有能力越刻薄的代表。(環球時報)

一代帝王朱元璋人格分裂猜想

作者 岳曉東 
  (作者為哈佛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
 
  北京科技報12日刊載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之一,史稱明太祖。然而對他中晚年的一系列暴行,史學界對此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蛻化變質”論,二是“政治需要”論。作為前者,它強調朱元璋殺功臣是小農思想的局限,是帝王思想的墮落,也是農民義軍領袖的蛻化變質;作為後者,它強調朱元璋殺功臣是帝王之術,是政客的一貫伎倆,也是政治鬥爭的必然結果。   
  雖然,這兩種解釋都有一定道理,但它們無法解釋一個重要事實:同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什麼不可以像劉邦、劉秀、司馬炎、李世民、趙匡胤等人那樣雍容大度,善待功勳呢?
  朱元璋的心理素質
  作為一個心理學者,我一向對歷史人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並試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重新認識這些人物。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一直是我的關注焦點。在詳細梳理研讀記載朱元璋事跡的史料後,我認為,較之其他歷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心理素質差到了出現了嚴重的心理障礙。
  對此,我想以“重八——朱元璋人格分裂猜想”來概括朱元璋的心理扭曲歷程,它主要包括三個假設:(1)朱元璋患有嚴重的神經症;(2)朱元璋的神經症導致他出現人格分裂;(3)朱元璋濫殺功臣的精神防禦機制是替天行道。
  嚴重缺乏自信
  朱元璋(西元1328-1398年),幼名重八。他早年被迫到皇覺寺為僧,曾飽嘗世間冷暖人情,後投效郭子興部下,很快成為一名戰將。朱元璋善於挖掘人材,很快就聚集了一批高級謀士,如李善長、宋濂、劉基(伯溫)、朱升等人。他們為朱元章出謀劃策,使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統治的同時,也逐一掃除了其他的農民義軍,並於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可悲的是,朱元璋在開創天下時,尚能廣招天下文人賢士,並放心任用手下部將。一俟天下方定,他卻開始擔心文臣們會鄙薄他出身貧賤,武將們會篡奪他的皇位。
  久而久之,朱元璋出現了典型的焦慮型神經症表現,如嚴重缺乏自信、疑心疑鬼、極度敏感、易生妄想等。為了緩解其焦慮,朱元璋以整肅朝廷命官及屠殺官民為樂,如他發明瞭廷杖的懲處手段,上自宰相,下至平民,沒有人能維持人性尊嚴,很多人竟“立斃杖下”,沒有杖斃者也落得一身殘疾,被發往鳳陽或其他邊州遠郡充軍。僅到洪武九年(西元1376年),光謫屯鳳陽的官員就有一萬多人。此外,朱元璋還開創(恢復)了許多慘無人道的刑法,其野蠻殘暴程度超過了歷代君王。
  洪武十三年,朝廷發生了胡惟庸案件。胡惟庸本是開國功臣李善長的女婿,曾任左丞相。他在任期間結黨營私,坑害異己,且貪污受財,圖謀不軌,所以被朱元章誅殺,無可厚非。可朱元璋卻借此行上下左右株連法,造成胡黨大獄。也累及李善長全家被殺,宋濂全家被貶,宋濂本人也死在流放途中。
  浙江府學林元亮為人寫《謝增俸表》中有“作則垂憲”之語,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在賀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之語,朱元璋竟認為“光天之下”是喻自己是禿僧,“作則”是喻自己做賊,下令將兩人處死。由此大興文字獄,令大臣文人都小心翼翼,緘口不言,朱元璋卻從中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凡此種種都表明,朱元璋的心態扭曲,缺乏一代明君應有的胸懷。
  朱元璋焦慮過度
  朱元璋神經症的根源是成就焦慮和皇位焦慮。心理學對焦慮的定義是因社會因素而引發的憂心忡忡、忐忑不安和極度的緊張情緒。朱元璋的成就焦慮表現為他想遙比堯舜,建立一個絕對平等的社會,其中沒有任何豪族和貪官污吏;朱元璋的皇位焦慮表現為擔心朝廷要員會逐漸架空他的權力,甚至矇騙愚弄他。這兩種焦慮的交互作用,使得朱元璋長期生活在高度憂慮與緊張的亞健康狀態下,性格日益偏執。
  按理說,朱元璋由一個貧僧一躍成為一個龐大帝國的開國皇帝,他本該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充滿自信才是。但朱元璋的人格悲劇在於:他的急功近利做法必然會在現實中遇挫,對此他非但沒有作自我批評,反而遷怒于屬下,動輒殺人,株連九族,期望以嚴刑治亂世,到頭來只能徒增挫敗感。此外,朱元璋越老越自卑,他既不相信唐太宗的布衣宰相班子會善始善終,也不相信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可以令人高枕無憂。所以,臣下的成就越高,他的皇位焦慮也越高,這增強了皇權和相權的衝突,導致後來徹底廢除相位。   
  朱元璋在洪武十年前後,“性情大變”、“判若兩人”。在心理學上,這是典型的人格分裂表現,它泛指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出現結構性轉變。此時的朱元璋變得相當自戀,它突出表現為缺乏同感、剛愎自用、偏執冷酷。這與早年的朱元璋可謂大相徑庭!
  由此,朱元璋一生的焦慮走過了一個U字型軌跡———早年是生存焦慮,晚年是成就焦慮和皇權焦慮,它構建了朱元璋的一個個“心牢”,使他不斷陷入庸人自擾的困境。與之呼應的是,朱元璋一生的處事方法也有一個U字型變化——早年用行伍做法消滅敵手,晚年也用行伍方法剷除對手,將所學到的仁、義、忠、恕等儒家治國理念盡拋九霄雲外!
  極強的精神防禦機制
  朱元璋一生採用冤獄的殘酷手段剷除異己,突出的事件有胡藍黨案、空印案、郭桓案等,殺的儘是他的袍澤舊誼。他怎麼可以下得了手呢?對此,史學界難以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釋。而就心理學而言,一個人無情殺人,必須要有極強的精神防禦機制來支撐他。
  所謂精神防禦機制,泛指一個人減低內心焦慮、平衡內心衝突的努力。那麼什麼是朱元璋殘酷殺人的精神防禦機制呢?這既是史學界的疑問,也是心理學界的探索。史書載,朱元璋晚年嚴重失眠,時常起身夜觀天象,探視二十八個星座哪個會犯天宮。而在洪武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間,朱元璋先是誅殺大將藍玉,累及一萬五千多人同死,後逼徐達食他所賜蒸鵝死去,再逼傅友德自殺身亡,又誣廖永忠偷穿龍袍下獄致死,連賦閒在家的馮勝也難逃死亡厄運。所以在短短的三年內,朱元璋就將當初隨他一同打江山的剩餘元老一一剷除。對此,史學界一向認為,這是因為朱元璋自知將不久於人世,所以加快了剷除功臣的步伐。
  但我的大膽猜想是:朱元璋夜觀天象,發現天宮有犯,唯有誅殺功臣方可防患未然。所以,我大膽假設,朱元璋晚年瘋狂誅殺功臣,是因為他堅信自己在秉承天意,替天行道,所以他下得了手!這是合理化思維的突出表現,也給了他殺人的勇氣!如果事實真是如此,則朱元璋大肆誅殺臣下,不僅有人格扭曲的因素,也有迷信或心理暗示的作用,它充分為其殘忍行為自圓其說!
  “朱重八時期”與“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的個人悲劇在於:當他充滿自卑的時候,他尚有幾分自信,而當他應感到充滿自信時,他卻尤感自卑。換言之,當朱元璋還叫朱重八時,他表現得相當的頑強、自信、禮賢下士、恢宏大度,縱然只是紅巾軍的一方將領,卻已是眾望所歸;但自打朱重八改名為朱元璋後,他便越來越敏感、脆弱、剛愎自用、殘忍兇暴。由此,朱重八與朱元璋可謂兩個截然不同的人格,是仁君與暴君的鮮明對比。這與其說是歷代君王的政治權術或是皇權思想的作怪結果,倒不如說是朱元璋個人的人格悲劇!
  250多年前,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任何大於5的整數都可以表示為3個質數的和,而每個不小于6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數)之和,後人稱之為哥德巴赫猜想。著名數學家歐拉認為這個猜想是正確的,卻無法證明。但這引起了古往今來許多數學家的注意並努力加以驗證,其中也包括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   
  同樣,我的“重八——元璋人格分裂猜想”在理論上似乎成立,但需有大量史料來加以佐證,特別是史料中對朱元璋晚年健康狀態的記錄、對其用藥療養的記錄、對洪武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間的天象記錄等。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多元地、立體地看待朱元璋的晚年健康狀況及其對決策的影響,也可以還朱元璋一個歷史清白。
  更重要的是,我的“重八———元璋人格分裂猜想”試圖說明,朱元璋由仁君變為暴君,更多的是心理作用的結果,而非簡單的政治鬥爭的需要!換言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剖析朱元璋晚年的所作所為,要遠比從政治學與史學的角度清晰得多。而這,正是我國史學界的一塊空白地。說來朱元璋自己也是其“心牢”的犧牲者,因為他在臨終前終於懺悔:“吾不及古人(指堯舜)。”
  在本文結尾處,我強烈期望史學界的同仁們能關注我的觀點,以期共同展開探討,另辟史學研究的新方法、新途徑。
  ▲終朱元璋一生,其生活軌道是由卑賤走向富貴,而其心路歷程卻是由自信走向自卑。
這主要是由其巨大的成就焦慮和權位焦慮所致,前者給他帶來了無比沉重的心理包袱,工作很少有成就感;後者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安全失落感,陷入了懷疑一切的泥潭。可以說,這兩種焦慮造成了朱元璋的人格悲劇,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暴君之一。由此,我們在看待朱元璋的一生功過時,不僅要看其時代背景和事件變化,也要看朱元璋的人格變化。朱元璋想做“仁君”而成為“暴君”,是有其深刻的心理緣由的。
  ▲朱元璋一生主要有三種焦慮,生存焦慮、成就焦慮、權位焦慮。
在這三種焦慮中,前者一度是真實存在的,卻被徹底消除了;中者是在打拼天下中產生的,並塑造了朱元璋的歷史形象和地位;後者基本上是虛幻妄想的,卻被一再誇大。換言之,朱元璋的生存焦慮使他飽嘗人間艱辛,並養成了嫉惡如仇的性格;朱元璋的成就焦慮使他不斷挑戰自我,完善自我,達到了空前的自我實現;朱元璋的權位焦慮使他極端偏執,猜疑成性,乃至濫殺無辜,不近情理!(北京科技報)
朱元璋的疑慮
  (人民網)朱元璋自視甚高,立志功蓋始皇,業比堯舜;雖貴為帝王,卻總是憂心忡忡,生怕臣子生異心,奪取他的江山。
  朱元璋的夢想是建立家天下的格局,將20多個孩子分封到全國各地,並具兵權。但他十分擔心開國功臣們會篡奪自己的江山,對他們欲盡除之而後快。由於這兩種焦慮,朱元璋不斷產生無名煩惱與恐懼,身心健康備受困擾。史書記載,朱元璋時常夜不成眠,披衣觀天象,憂心天下四方的局勢變化。久而久之,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在決策上日顯強迫性懷疑妄想,並剛愎自用。
  例如,浙江府學林元亮為人寫《謝增俸表》中有“作則垂憲”之語;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在賀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之語,朱元璋竟認為“光天之下”是喻自己是禿僧,“作則”是喻自己做賊,下令將兩人處死。朱元璋對臣子的猜忌也到了神經質的地步。還如,朱元璋設立了錦衣衛情報機關,使特務遍佈全國,監視大臣們生活細節,以便隨時肅清他想剷除的臣子。朱元璋還開創了廷杖,上自宰相,下至平民,均可被笞!他還借大規模屠殺建立威信和消滅敵手。這本質上都是焦慮在作怪!
  朱元璋的恐懼
  朱元璋熱衷於屠殺臣民,這是減輕他心理壓力的一種病態做法。這一做法給明朝的官制帶來許多前所未聞的怪事,如帶枷昇堂、上朝如赴刑場等,使得大小官員都生活在高度恐懼中。這使朱元璋迅速變成一個極為孤獨的人,無人敢向他直言,身邊親人亦然。
  洪武二十六年,太子朱標故去,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堪忍受其父濫殺無辜而抑鬱致死。
  到最後,無論滿朝文武,還是妻妾子女,都有可能成為朱元璋的假想敵!他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
  朱元璋的抑鬱
  朱元璋晚年身為帝王,號令天下,不可一世。但他並不幸福,其情緒狀態一直是鬱鬱寡歡。因為他自知是一個暴君,做出了一系列寡恩殘忍的事情!為求心理平衡,朱元璋對仁政有著本能的抵觸,對整人也有著極端的樂趣。
  史學界一貫聲討朱元璋以極端粗暴的手法對待臣子,但絕少琢磨過朱元璋為什麼會這樣做。他的根本原因在於無法控制積壓已久的焦慮和抑鬱。由此,朱元璋的個人悲劇在於:他越是有成就,就越感自卑;而越感自卑,也就越要殺人。如此惡性迴圈,其晚年何以幸福!
  由於這些“心魔”的作用,朱元璋在洪武十年前後出現了人格分裂(指一個人的穩定心理特徵出現結構性變化),給人感覺判若兩人,突出表現為由仁君變成了暴君。史書記載,朱元璋在55歲前一直是禮賢下士,虛懷若谷的。
  朱元璋的人格悲劇在於:他一生都在消滅對手,但他真正的對手卻是他自己!他可以打敗所有人,卻無法戰勝自己。朱元璋不能很好地緩解工作中的種種焦慮,對自己和他人要求都太苛刻了。
  對成功人士的啟發
  類似朱元璋的表現可以稱為“朱元璋綜合徵”,它泛指一個成功的人面對重重工作壓力,不善調整心態,越是成功就越自卑,越有能力就越刻薄。
  成功意味著更大的焦慮。對此,人們要學會化壓力為動力,不要過分擔心個人的能力不足,而是要學會與他人分攤壓力,以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利用群眾的智慧化解個人的焦慮。
  成功還意味著更大的競爭。對此,人們要學會變危機為生機,不要把競爭對手視為自己事業發展的障礙,而是要學會用其之長,避其之短,終而掌握化敵為友、“與狼共舞”的藝術。
  朱元璋的教訓在於:他在兩手空空,沿街化緣時尚有幾分自信,卻在掃平天下,一朝為皇時日感自卑———成功者不當自卑,自卑者不會成功。朱元璋的教訓還在於:他在開創天下時甚善蒐羅人才,化敵為友,卻在建立江山後猜疑成性,殺人成癮———成功者不該孤獨,孤獨者難成大事。
  歸根到底一句話:成功者要善解壓力,不善解壓力的成功者必不長久。
  朱元璋是“越成功越自卑,越有能力越刻薄”的代表。(環球時報)

莊孝偉 2007-03-07 01:51 PM

:on_45: :on_45: :on_45: 據說馬皇后是如來:on_02: :on_02: :on_02:
馬皇后是8月死,9月葬。而有點神秘的是,在馬皇后下葬的當天,竟然發生了怪異反常的天氣現象。

據明代文學家徐禎卿在《翦勝野聞》一書中記錄:馬皇后的靈柩準備運往南京東郊的孝陵下葬那天,是狂風驟雨,閃電雷鳴,天氣極其糟糕,對於九月時節的南京來說,這是十分反常的,搞得朱元璋很不開心,疑神疑鬼的。《翦勝野聞》中的原文是這樣寫的,「時太后既崩,臨葬日,大風雨震雷電,太祖甚不樂。」於是,朱元璋讓人找來了和尚宗泐,讓宗泐給馬皇后唸經超度一下,以讓她高高興興地歸葬孝陵。這宗泐口中唸唸有詞:「雨降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說也來怪,宗泐胡嚼完了,天也一下子晴了,「頃忽朗霽,遂啟靈輛」。朱元璋龍顏大悅,「詔賜白金百兩。」




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禦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馬皇后是淮西宿州人。母親在生下他之後就過世了,父親則因與人結仇而遠走他鄉,臨走前,將年僅一歲的馬氏托孤給朋友,從此音訊全無。
馬氏因出身卑微,又正值烽火連天的年代,所以寄養家中的養父母無暇顧及纏足之事,因此馬氏的腳未曾纏足,歷史上有人稱他為“大腳馬皇后”。
馬氏嫁給朱元璋時,朱元璋還是一個沒沒無聞的小將領。馬氏跟著他大江南北東奔西走,吃盡苦頭,可謂是患難夫妻。朱元璋個性敏感易猜忌,而馬氏則仁厚且善良,馬氏常溫柔的勸戒朱元璋,而夫妻兩人的感情也一直維持的相當好。
剛攻下北京建立明朝時,成為明太祖的朱元璋曾喚馬皇后一起來賞玩宮中的珍奇異寶,不料馬皇后一點也不動心,冷冷的說:“元朝就是因為有這些珍奇異寶而亡國的啊。”又說:“皇上您已經擁有很多寶物了,還要這些做啥?”明太祖馬上就知道馬皇后所說的寶物是指“賢士”。馬皇后說:“您只要擁有此寶物就可得天下了,臣妾與您同出身於貧賤,今雖有幸貴為帝后,但我們要防範日久驕奢安逸啊。皇上,危亡都起源於細微小事,您不可不謹慎啊。”太祖一聽,才收起賞玩寶物的心,專心於國事上。
還有一回,馬皇后親自品嘗了大臣們平時吃的午餐,發現菜色欠佳,便向太祖建議說:“人主奉宜薄,而養賢宜厚,不然如何能留住賢德之士呢?”明太祖聽罷恍然大悟,立即下令把大臣們的午餐做了改善。大臣們得知此事,對馬皇后的體恤屬下及禮賢之心更加感激、佩服。
由於馬皇后的宅心仁厚,常勸告猜忌心重的明太祖勿亂開殺戒、要禮賢下士,因此使很多明朝開國賢士免於被殺、被關的危險。大學士宋濂就是一例。
明初朱元璋剛稱帝時,宋濂擔任江南儒學提舉,為太子講經。因為明初的典章制度許多都經宋濂之手擬定,又是太子的老師兼輔佐明太祖十多年的老臣,因此太祖曾尊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但就在宋濂退隱三年之後,因胡惟庸黨案而被牽連。雖已年過七十,但明太祖仍將他逮捕,押解到京。馬皇后慷慨激昂的對太祖陳述說:“古人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般百姓家聘請的老師,都還以禮相待,不敢疏忽,而何況宋先生曾當過太子的老師啊,怎可如此無禮對待他呢?況且以他高齡隱居山中,又能圖什麼謀反之事呢?”但是太祖仍執意要處決宋濂,隔天,馬皇后便準備了一桌素食等太祖一起來享用。太祖見滿桌素菜,很是納悶。馬皇后哭泣著說:“我這是為宋先生做送終之事啊。”太祖一聽也心有戚戚焉,後來便赦免宋濂不死。
此外,馬皇后也很注重勤儉持家。由於貧窮出身,所以馬皇后自奉儉約、粗衣疏食,連已經破舊的衣服都捨不得丟棄,補綴之後重新穿著。雖然馬皇后律己甚嚴,從不鋪張浪費,但對他人卻很寬懷大度,不曾吝嗇。例如:後宮嬪妃及其子女們,在生活上都衣食豐厚無缺;即使連宮中婢女,也會收到馬皇后送的衣飾、食品等。逢年過節,馬皇后還會送些節日禮物給大家。所以宮中上上下下都感覺馬皇后很親切、很隨和。
馬皇后喜歡讀歷史書,尤其宋代許多賢后的故事,她都一一抄錄下來,以做為借鑒參考。
明太祖雖不輕易接納大臣們的建言,但對馬皇后的勸諫,卻是常常用心的“洗耳恭聽”並認真改正。也難怪明太祖會感歎的說:“賢后真可與當年唐太宗的長孫皇后相媲美啊!”後來,馬皇后染病,藥石無效。臨終前她囑咐朱元璋要:“求賢納諫”,又把後輩子孫叫到床前,對他們說:“生長於富貴之中,當知蠶桑耕作之不易,當為天地惜物,且為生民惜福。”說完便與世長辭,享年五十一歲。
明太祖為了紀念馬皇后,還特地命人將馬皇后的平日教誨及臨終遺言編集成冊,廣為傳頌。

f6617 2007-03-07 03:43 PM

這個你就要問"貓皇"了!
貓皇愛民如愛子......但是
逆貓皇者~~~死!!!!
:on_12: :on_12: :on_12:
http://i117.photobucket.com/albums/o71/f6617/Emperor.jpg

飛鳥 2007-03-07 04:53 PM

最近我也在看三國,覺得呂布都超笨的,有勇無謀,又好色,愛錢,真為這位英雄可惜:on_44:

superxboy 2007-03-07 05:06 PM

引用:

作者: f6617 (文章 1673262)
這個你就要問"貓皇"了!
貓皇愛民如愛子......但是
逆貓皇者~~~死!!!!
:on_12: :on_12: :on_12:
http://i117.photobucket.com/albums/o71/f6617/Emperor.jpg


貓皇這麼矮...這貓鞭應該也不長吧:on_07:

猜謎人 2007-03-07 06:56 PM

朱元璋他是個精神病患,有被害妄想症!他曾在元宵逛街,看到一海報,畫著一個大腳農婦種西瓜,他懷疑影射馬皇后,在沒人承認下他把整街的人殺了!
他對馬皇后真的不錯。
刻薄寡恩,開國元勳徐達在馬皇后死後,哭著說以後沒人可以替他們說情了。徐達後來也被殺!
他看不起讀書人,所以發明庭杖,胡惟庸一案,他廢除宰相,改成中央集權!反正我對他的評價不高!而明朝皇帝除了發動靖難的永樂外,皇帝水準是全中國歷代最低的!
演戲都是鬼扯!劉基的確是人才!但碰到這種皇帝也是運氣不好啊!

猜謎人 2007-03-07 07:00 PM

引用:

作者: f6617 (文章 1673262)
這個你就要問"貓皇"了!
貓皇愛民如愛子......但是
逆貓皇者~~~死!!!!
:on_12: :on_12: :on_12:
http://i117.photobucket.com/albums/o71/f6617/Emperor.jpg


又來了:on_07:
:on_20::on_20:這張回鍋啦:on_61::on_61::on_61:

dddd 2007-03-07 09:40 PM

引用:

作者: 猜謎人 (文章 1673321)
又來了:on_07:
:on_20::on_20:這張回鍋啦:on_61::on_61::on_61:

大概「回鍋肉」總是特別香... :on_07:

:on_14: :on_14: :on_14: :on_14:

猜謎人 2007-03-07 09:56 PM

台灣的歷史劇最扯,我記得以前趙樹海演過鄭成功遊台灣,記得印象中鄭成功拿下台灣後半年因水土不服病死了,還有時間遊台灣?且當時台灣算是瘴癘之地,怎麼可能去遊玩?都是以現在眼光去想像過去歷史!
嘉慶君遊台灣也是,清朝皇帝除了乾隆三次下江南,哪個皇帝有出紫禁城?﹙庚子事變除外﹚對歷史昨是今非所以歷史觀有待加強!

愛跳舞 2007-03-07 10:41 PM

引用:

作者: 猜謎人 (文章 1673320)
朱元璋他是個精神病患,有被害妄想症!他曾在元宵逛街,看到一海報,畫著一個大腳農婦種西瓜,他懷疑影射馬皇后,在沒人承認下他把整街的人殺了!
他對馬皇后真的不錯。
刻薄寡恩,開國元勳徐達在馬皇后死後,哭著說以後沒人可以替他們說情了。徐達後來也被殺!
他看不起讀書人,所以發明庭杖,胡惟庸一案,他廢除宰相,改成中央集權!反正我對他的評價不高!而明朝皇帝除了發動靖難的永樂外,皇帝水準是全中國歷代最低的!
演戲都是鬼扯!劉基的確是人才!但碰到這種皇帝也是運氣不好啊!

好帥氣喔~把整條街的人都殺了:on_22::on_22:

若霜 2007-03-08 12:27 AM

霜覺得朱元璋是一個"草根"皇帝

他身上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也有流氓地痞的陰險狡詐

簡單來說就像暴發戶朱元璋

至於"劉基"

從龍灣之戰到救援安豐

就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了

因為朱元璋想到的

他也想到了

朱元璋沒有想到的

他還是想到了

換了你是皇帝

會容許這樣的一個人在身邊嗎?

朱元璋時不時就會想起他勸自己不要去救韓林兒這件事

誰知他將來會不會對自己也來這麼一手:on_44:

所以阿!!

劉基一生聰明

但也疏忽了這一點因材施教

這也就決定了他在這場鬥爭中很難成為勝利者

猜謎人 2007-03-08 12:48 AM

明朝是中國最黑暗的年代,朱元璋是農民起義出身,他深怕農民串聯造反,從這個村到另一個村都要有許可證!明朝歷代皇帝水準又低,整天玩樂,甚至有一皇帝二十幾年不上朝!害一宰相想退休都見不到皇帝。而身邊的人就嗆起來了!所以才會出了個魏忠賢號稱九千歲〔比一千歲就是萬歲了〕明朝才會宦官、東西廠秘密警察橫行。做官的早朝都要向家人訣別,深怕回不來。是一個亂七八糟的朝代!

cttwyk 2007-03-08 01:46 AM

個人覺得平民出身不見得是好事,劉邦、朱元璋都是平民當皇帝,但怕功臣奪位,
都殺功臣,歷史發展都很類似,而歷史都把他們形容的非常愛民的賢君,在未當皇
帝前也都是地方小混混。我家小妹是歷史系的,她說經一些教授考證,劉基是被朱
元璋借當時宰相胡惟庸以末需有之名殺掉,然後再以叛變之名殺了胡惟庸,成為中
央集權。
現在的陳水扁也是三級平民當總統也,那種吃相真是難看,小貪大貪通通貪,也有點
集權,還好不是皇帝,否則可能歷史重演。

anotherlevel 2007-03-08 02:00 AM

很多事
我覺得都是小說家的妙筆生花

劉基沒有那麼利害
他也是吃人頭路的
利害的都出來逐鹿天下
然後都死在路上了
他最多很會唸書
很會考試
口條溜利
文章也寫的四平八穩的

小朱也不是什麼精神分裂
最多就是權力的傲慢
沒聽他說
我就是好運
死了這麼多人我都沒死
給我打到天下了
要不然你是要怎樣
不用會唸書
好好做人一樣混的有模有樣的大有人在

以前沒有公民教育
唸書是有錢人的特權
你智商130我智商80
歹事
我家有的是錢
你乖乖幫我家種田
我去唸書去了

窮人要翻身
只有靠戰爭

今天不管是誰
拿了天下
殺幾個人算什麼
想想當年在長沙
在江蘇
在北京
殺的人還少了嗎

說我精神分裂
我還說你腦子裝大便
說我有病
你才有病
我就是好運
給我打到天下了
要不然你是要怎樣

Omar Lin 2007-03-08 09:41 AM

引用:

作者: 莊孝偉 (文章 1673209)
:on_45: :on_45: :on_45: 據說馬皇后是如來:on_02: :on_02: :on_02:
馬皇后是8月死,9月葬。而有點神秘的是,在馬皇后下葬的當天,竟然發生了怪異反常的天氣現象。

據明代文學家徐禎卿在《翦勝野聞》一書中記錄:馬皇后的靈柩準備運往南京東郊的孝陵下葬那天,是狂風驟雨,閃電雷鳴,天氣極其糟糕,對於九月時節的南京來說,這是十分反常的,搞得朱元璋很不開心,疑神疑鬼的。《翦勝野聞》中的原文是這樣寫的,「時太后既崩,臨葬日,大風雨震雷電,太祖甚不樂。」於是,朱元璋讓人找來了和尚宗泐,讓宗泐給馬皇后唸經超度一下,以讓她高高興興地歸葬孝陵。這宗泐口中唸唸有詞:「雨降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說也來怪,宗泐胡嚼完了,天也一下子晴了,「頃忽朗霽,遂啟靈輛」。朱元璋龍顏大悅,「詔賜白金百兩。」




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禦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馬皇后是淮西宿州人。母親在生下他之後就過世了,父親則因與人結仇而遠走他鄉,臨走前,將年僅一歲的馬氏托孤給朋友,從此音訊全無。
馬氏因出身卑微,又正值烽火連天的年代,所以寄養家中的養父母無暇顧及纏足之事,因此馬氏的腳未曾纏足,歷史上有人稱他為“大腳馬皇后”。
馬氏嫁給朱元璋時,朱元璋還是一個沒沒無聞的小將領。馬氏跟著他大江南北東奔西走,吃盡苦頭,可謂是患難夫妻。朱元璋個性敏感易猜忌,而馬氏則仁厚且善良,馬氏常溫柔的勸戒朱元璋,而夫妻兩人的感情也一直維持的相當好。
剛攻下北京建立明朝時,成為明太祖的朱元璋曾喚馬皇后一起來賞玩宮中的珍奇異寶,不料馬皇后一點也不動心,冷冷的說:“元朝就是因為有這些珍奇異寶而亡國的啊。”又說:“皇上您已經擁有很多寶物了,還要這些做啥?”明太祖馬上就知道馬皇后所說的寶物是指“賢士”。馬皇后說:“您只要擁有此寶物就可得天下了,臣妾與您同出身於貧賤,今雖有幸貴為帝后,但我們要防範日久驕奢安逸啊。皇上,危亡都起源於細微小事,您不可不謹慎啊。”太祖一聽,才收起賞玩寶物的心,專心於國事上。
還有一回,馬皇后親自品嘗了大臣們平時吃的午餐,發現菜色欠佳,便向太祖建議說:“人主奉宜薄,而養賢宜厚,不然如何能留住賢德之士呢?”明太祖聽罷恍然大悟,立即下令把大臣們的午餐做了改善。大臣們得知此事,對馬皇后的體恤屬下及禮賢之心更加感激、佩服。
由於馬皇后的宅心仁厚,常勸告猜忌心重的明太祖勿亂開殺戒、要禮賢下士,因此使很多明朝開國賢士免於被殺、被關的危險。大學士宋濂就是一例。
明初朱元璋剛稱帝時,宋濂擔任江南儒學提舉,為太子講經。因為明初的典章制度許多都經宋濂之手擬定,又是太子的老師兼輔佐明太祖十多年的老臣,因此太祖曾尊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但就在宋濂退隱三年之後,因胡惟庸黨案而被牽連。雖已年過七十,但明太祖仍將他逮捕,押解到京。馬皇后慷慨激昂的對太祖陳述說:“古人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般百姓家聘請的老師,都還以禮相待,不敢疏忽,而何況宋先生曾當過太子的老師啊,怎可如此無禮對待他呢?況且以他高齡隱居山中,又能圖什麼謀反之事呢?”但是太祖仍執意要處決宋濂,隔天,馬皇后便準備了一桌素食等太祖一起來享用。太祖見滿桌素菜,很是納悶。馬皇后哭泣著說:“我這是為宋先生做送終之事啊。”太祖一聽也心有戚戚焉,後來便赦免宋濂不死。
此外,馬皇后也很注重勤儉持家。由於貧窮出身,所以馬皇后自奉儉約、粗衣疏食,連已經破舊的衣服都捨不得丟棄,補綴之後重新穿著。雖然馬皇后律己甚嚴,從不鋪張浪費,但對他人卻很寬懷大度,不曾吝嗇。例如:後宮嬪妃及其子女們,在生活上都衣食豐厚無缺;即使連宮中婢女,也會收到馬皇后送的衣飾、食品等。逢年過節,馬皇后還會送些節日禮物給大家。所以宮中上上下下都感覺馬皇后很親切、很隨和。
馬皇后喜歡讀歷史書,尤其宋代許多賢后的故事,她都一一抄錄下來,以做為借鑒參考。
明太祖雖不輕易接納大臣們的建言,但對馬皇后的勸諫,卻是常常用心的“洗耳恭聽”並認真改正。也難怪明太祖會感歎的說:“賢后真可與當年唐太宗的長孫皇后相媲美啊!”後來,馬皇后染病,藥石無效。臨終前她囑咐朱元璋要:“求賢納諫”,又把後輩子孫叫到床前,對他們說:“生長於富貴之中,當知蠶桑耕作之不易,當為天地惜物,且為生民惜福。”說完便與世長辭,享年五十一歲。
明太祖為了紀念馬皇后,還特地命人將馬皇后的平日教誨及臨終遺言編集成冊,廣為傳頌。

看到此篇真的對馬皇后這位歷史人物肅然起敬,明朝能維持這麼一段長時間,馬皇后真的也是一大幕後功臣呢~~

Omar Lin 2007-03-08 09:51 AM

引用:

作者: 飛鳥 (文章 1673282)
最近我也在看三國,覺得呂布都超笨的,有勇無謀,又好色,愛錢,真為這位英雄可惜:on_44:

有勇無謀該不會源自於呂布吧?:on_44:
其實呂布也有個可取之處,他對於愛情是全心全意地付出呢~~
感覺上古代武將其實很多都是這樣...因為不會唸書,所以都去學功夫,不像我們現在有國教,大家至少都認識幾個字....

引用:

作者: superxboy (文章 1673287)
貓皇這麼矮...這貓鞭應該也不長吧:on_07:

說真的...這個真的好笑~~:on_32: :on_32: :on_32: :on_32: :on_32: :on_32: :on_32: :on_32: :on_32: :on_32: :on_32: :on_32: :on_32: :on_32: :on_32:

引用:

作者: 猜謎人 (文章 1673320)
朱元璋他是個精神病患,有被害妄想症!他曾在元宵逛街,看到一海報,畫著一個大腳農婦種西瓜,他懷疑影射馬皇后,在沒人承認下他把整街的人殺了!
他對馬皇后真的不錯。
刻薄寡恩,開國元勳徐達在馬皇后死後,哭著說以後沒人可以替他們說情了。徐達後來也被殺!
他看不起讀書人,所以發明庭杖,胡惟庸一案,他廢除宰相,改成中央集權!反正我對他的評價不高!而明朝皇帝除了發動靖難的永樂外,皇帝水準是全中國歷代最低的!
演戲都是鬼扯!劉基的確是人才!但碰到這種皇帝也是運氣不好啊!

確實,如莊孝偉大的文章所言,他自卑感太重了....期初真的認為他是個好皇帝,但是沒想到再來就...唉..

引用:

作者: 猜謎人 (文章 1673436)
台灣的歷史劇最扯,我記得以前趙樹海演過鄭成功遊台灣,記得印象中鄭成功拿下台灣後半年因水土不服病死了,還有時間遊台灣?且當時台灣算是瘴癘之地,怎麼可能去遊玩?都是以現在眼光去想像過去歷史!
嘉慶君遊台灣也是,清朝皇帝除了乾隆三次下江南,哪個皇帝有出紫禁城?﹙庚子事變除外﹚對歷史昨是今非所以歷史觀有待加強!

咦?是喔...不是每個皇帝都出過紫禁城阿~~

引用:

作者: 若霜 (文章 1673530)
霜覺得朱元璋是一個"草根"皇帝

他身上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也有流氓地痞的陰險狡詐

簡單來說就像暴發戶朱元璋

至於"劉基"

從龍灣之戰到救援安豐

就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了

因為朱元璋想到的

他也想到了

朱元璋沒有想到的

他還是想到了

換了你是皇帝

會容許這樣的一個人在身邊嗎?

朱元璋時不時就會想起他勸自己不要去救韓林兒這件事

誰知他將來會不會對自己也來這麼一手:on_44:

所以阿!!

劉基一生聰明

但也疏忽了這一點因材施教

這也就決定了他在這場鬥爭中很難成為勝利者

cc~~霜也有看阿~~

猜謎人 2007-03-08 11:36 AM

引用:

作者: 飛鳥 (文章 1673282)
最近我也在看三國,覺得呂布都超笨的,有勇無謀,又好色,愛錢,真為這位英雄可惜:on_44:

其實歷史是很難有共識的!想想今天的新聞,一登出來大家的看法絕對是不一樣的!我曾經看了一次楊麗花歌仔戲,片名是呂布與貂蟬,呂布曾感嘆自己大家都是在利用我啊!董卓利用他殺丁原,王允利用他殺董卓!只是他發現太晚了!這時我才知道歷史還可以有這樣不同觀點!他只是一個工具而已!
三國志記載我記得沒有貂蟬,不過呂布搞上了董卓一個婢女倒是真的...

K22514 2007-03-08 12:56 PM

引用:

作者: 愛跳舞 (文章 1673476)
好帥氣喔~把整條街的人都殺了:on_22::on_22:

愛跳舞大 希望有這樣的郎君 ? :on_47: :on_59: :on_04:

猜謎人 2007-03-08 01:14 PM

引用:

作者: 愛跳舞 (文章 1673476)
好帥氣喔~把整條街的人都殺了:on_22::on_22:

應該說愛跳舞欣賞愛亂砍:on_14::on_14::on_14:

不知道 2007-03-08 01:40 PM

引用:

作者: 猜謎人 (文章 1673701)
其實歷史是很難有共識的!想想今天的新聞,一登出來大家的看法絕對是不一樣的!我曾經看了一次楊麗花歌仔戲,片名是呂布與貂蟬,呂布曾感嘆自己大家都是在利用我啊!董卓利用他殺丁原,王允利用他殺董卓!只是他發現太晚了!這時我才知道歷史還可以有這樣不同觀點!他只是一個工具而已!
三國志記載我記得沒有貂蟬,不過呂布搞上了董卓一個婢女倒是真的...

也只能說他活該
忘恩負義的人,為了私慾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難怪會被利用

<:on_42: >

猜謎人 2007-03-08 01:56 P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文章 1673759)
也只能說他活該
忘恩負義的人,為了私慾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難怪會被利用

<:on_42: >

但是懂得利用他的弱點而讓他成為工具的人更可怕:on_07:

quasar 2007-03-08 03:27 PM

朱元璋晚年 太子朱標先他死
他怕太孫朱?(建文帝)江山不穩 也有關係
專制政權視人命如草价 才可怕
玩三國無雙殺人很帥氣 很爽
真實歷史上 無辜百姓悲號老天無眼 .......:on_42: :on_42:

猜謎人 2007-03-08 05:24 PM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on_40::on_40:

anotherlevel 2007-03-08 07:43 P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文章 1673759)
也只能說他活該
忘恩負義的人,為了私慾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難怪會被利用

<:on_42: >




很難說利用誰
上下交相賊的橋段
每天也都還在你我的身邊上演



引用:

作者: 猜謎人 (文章 1673771)
但是懂得利用他的弱點而讓他成為工具的人更可怕:on_07:

+1

:on_44:

不知道 2007-03-08 08:57 PM

引用:

作者: 猜謎人 (文章 1673771)
但是懂得利用他的弱點而讓他成為工具的人更可怕:on_07:

一個手段高明的政治家一定要對這些有名的人物了解徹底
所謂"知己之彼,百戰不殆"否則他根本就不配當政治家
引用:

作者: anotherlevel (文章 1674029)
很難說利用誰
上下交相賊的橋段
每天也都還在你我的身邊上演





+1

:on_44:

雖說如此
但若您本身非常重情義(如關公)
那您就很難被利用啊
像關公不就是如此,無論曹操如何對他好,他對劉備的情義卻從未改變
否則他恐怕也會對劉備兵戎相見,甚至殺死劉備

<:on_02: >

anotherlevel 2007-03-09 10:05 P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文章 1674059)
雖說如此
但若您本身非常重情義(如關公)
那您就很難被利用啊
像關公不就是如此,無論曹操如何對他好,他對劉備的情義卻從未改變
否則他恐怕也會對劉備兵戎相見,甚至殺死劉備

<:on_02: >


這也是上下交相賊
要是真有情有義
何必入曹操麾下
一單食一漂飲也是過日子
說是護嫂子
真要是聽嫂子的話
嫂子一定叫他不要去
有婦德的女子會替丈夫及其朋友兩人的關係著想
怕說以後劉備對他會有心結
定會勸他不要去
關羽為何要去
那時曹操也非大奸大惡
對他又賞識
劉備又生死未卜
生還好
要是死了...
曹操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關羽騎驢找馬
腳踏兩條船
何來忠義之有

再說
何必入手赤兔馬
騎小黃馬就到不了劉備身邊嗎
今天我開 本田CRV

http://travelhotelmalaysia.com/honda-crv/HondaCRV2007.jpgscreen.width-330) {this.width=screen.width-330;this.alt='本圖片已被縮小,點擊查看原大小圖片。';}" border=0>screen.width-330) {this.width=screen.width-330;this.alt='本圖片已被縮小,點擊查看原大小圖片。';}" border=0>

有人有裝凱子送我 Mercedes-Benz SLK
還是AMG場原廠改裝過的

http://www.motordesktop.com/wallpaper/sportscars/Mercedes-Benz%20SLK%2055%20AMG%202005%20-%201024x768.jpgscreen.width-330) {this.width=screen.width-330;this.alt='本圖片已被縮小,點擊查看原大小圖片。';}" border=0>screen.width-330) {this.width=screen.width-330;this.alt='本圖片已被縮小,點擊查看原大小圖片。';}" border=0>



幹麻不拿
只是拿的時候要說好聽一點
別得人家說我拿人家的東西
免得人家說我不忠不義
[ 挖!好棒的車車啊!要是有我老闆的消息,我一定開這台車帶著兩個老闆娘 ]
(兩各老闆娘???原來劉備他家是開電器行的!!!)
這不是莊孝偉嗎?(NKNK大大,得罪了)
跑車你最好塞的下第三個人啦



關羽你最好是騎赤兔馬去找劉備
然後讓兩各嫂子在後面用馬車慢慢拖啦
既然不可能
騎赤兔馬跟騎小黃馬
不都一樣嗎?
說是護嫂
算了吧


忠義
只是小說家譁眾取寵用的寫作技巧
就像瓊瑤手底下每位女主角的眼淚一樣
每各市場有他認同的情感
觀眾要什麼
滿足他就是了
沒有理由
沒有原因
這是種諂媚
諂媚每個覺得自己是好人
卻沒被好對待的人
諂媚每個在現實生活中襖不到夢想情人的人

三國演義的作者忠義嗎?
最好是很忠義啦
說書賣錢比較重要啦

不知道大大
小弟直言
多有得罪
小弟不是君子
只是真小人
就是看不貫偽君子
偽君子
真叫人噁心

不知道 2007-03-09 10:42 PM

引用:

作者: anotherlevel (文章 1674671)
這也是上下交相賊
要是真有情有義
何必入曹操麾下
一單食一漂飲也是過日子
說是護嫂子

不知道大大
小弟直言
多有得罪
小弟不是君子
只是真小人
就是看不貫偽君子
偽君子
真叫人噁心

我想關於這件事因年代久遠也無法考察啦
究竟是真的忠肝義膽,還是偽君子,反正已經是過去事了
不過小弟相信關公的確是重情重義的好漢(有證據可證明)


<所以就算了>

anotherlevel 2007-03-09 10:55 P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文章 1674711)
我想關於這件事因年代久遠也無法考察啦
究竟是真的忠肝義膽,還是偽君子,反正已經是過去事了
不過小弟相信關公的確是重情重義的好漢(有證據可證明)


<所以就算了>


也是啦
也是啦
年久的歷史就像個年久的秘密
是怎樣已經不重要了

說到關公
我小時後還去行天宮拜拜過a
那邊收驚很好玩
很喜歡阿媽問我教什麼
然後拿香在我身上繞來繞去

:on_45: :on_45: :on_45: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3:18 A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