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移民加拿大後所面對的現實 - 買房子(作者︰大陸人)值得一看﹗
這雖是篇轉貼文章,但它卻反應了大陸移民到加拿大後的心聲。這也可供希望移民至海外的人作個借鏡。個人覺得作者說得還蠻算仔細的,就拿它當作參考,觀摩一下華人在外的適應能力和生活點點滴滴吧﹗
祝賞文愉快~ 註︰文中有些大陸用語和粵語語法,這對國人來說,會有文化感受上的差異,不能理解會很累,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提出來討論,我盡量幫忙。 轉貼網址如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t_7220982.htm ![]() 標題為︰我在加拿大"洋插隊":華人移民在加拿大的苦辣酸甜 安家篇 人們所說的“一年大苦”,大概說的就是安家之不易。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我們絕多數技術移民沒有“下過鄉,抗過槍”的吃苦經歷,不少人是出了“教室”就坐了“辦公室”。尤其是在城市長大的,所謂的天之“嬌”子,根本就沒有吃過苦。可以想象,一下子離開原來那個熟悉而又舒適的生活,遠離父母和親友,來到陌生的異國他鄉安家落戶,能不苦嗎? 記得筆者剛來時是朋友幫忙接機的,還在朋友的家裏臨時住了兩天,然後才搬進密西沙加西邊的一家華人的地庫中,開始了陌生而又新奇的移民生活。也是朋友和他的買房經紀一起帶著我們去辦證和聯係孩子上學等,多次幫助我們,令我十分感激。這位經紀後來也幫我成功買房,則是後話。應該說剛來時能有這麼多朋友幫忙,還是算不錯的。 可住下不久就發現密市的環境雖不錯,可是街區較分散,公交車稀少,對沒有私家車的新移民來說,生活很不方便。好心的朋友幾次周末特意開車過來帶我們去買菜,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最想不到的是,還沒住下十來天,黑心的房東竟然找各種理由要攆我們走。也許是房東覺得匆忙之中要價低了的緣故,可也別這樣對待同胞啊。房東竟然在不等我們答應搬走的情況下,就開始帶別人來看房子了,氣的我與房東吵了好幾回。再說我剛搬進來不幾天,電話都沒裝,而且趕上冰天雪地的,我怎麼聯係租房子啊。 一個周日好不容易從網上聯係到多倫多的一家,準備馬上去看房,可在大街上孤零零地等了好久也不見公車過來。要知道從密市到多倫多可遠著呢,況且天氣寒冷多有不便。我不禁傷感起來,望著四處一片白雪茫茫,真有點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知的感覺。最後我不得已拖著沉重的步子,眼淚汪汪地返回那陰暗的地庫……。好在心裏總有一個夢想:房子會有的,面包也會有的。是它一直支撐著我努力地找工換工,熬過加國一個又一個寒冬。 後來還是第二天去看了房子。那是一幢獨立屋的整個二樓出租,兩間臥室,獨立廚廁與分們出入。房子雖然陳舊些,但房租不貴,正好滿足我們的需要,于是我當時就確定租下來了。落地才一個月,有幾個包裹還沒來得及打開,就從密市搬到多倫多了。其實對新移民來說,剛開始安家多倫多是比較理想的,多倫多的地鐵和巴士四通八達,上下班與購物相對容易,對于沒車的家庭生活方便多了。政府對新移民也很照顧,孩子不僅免費念書,低收入家庭的小孩還能免費享受牙醫和社區的一些服務項目,比如遊泳和假期學習班等等。 我們就這樣一住就是將近3年,直到自己買了房子為止。可以說在移民朋友中,我們搬家的次數還是算少的,據說有人甚至一年就搬了好幾次家。一位朋友聽說愛德蒙頓好找專業工作,可搬去不久因受不了那裏的寒冷氣候,又不得不搬回多倫多。因此對新移民來說,盡快安頓下來尤為重要,先安居然後才能樂業。經常搬家難免影響找工作或學習,浪費時間和精力。 擇行篇 選擇移民這條路,最大的難處還是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因為國內的學歷與工作經歷在這裏得不到認可,況且國內與國外的行業分工也有區別,加之還有語言的障礙,所以說技術移民要幹自己的老本行實在不容易。難怪有報道說加拿大的人才浪費嚴重,工程師開出租車,醫生送pizza,博士打工等,各族裔的人都有。因此新移民都有一個重新選擇行業的過程。 當然,能找到老本行的相關工作則更好,如果改行能找到有“錢”途的工作也未嘗不可。然而,由于沒有北美的相關工作經驗,要找到滿意的工作實在不容易。好比“雞生蛋,蛋出雞”的道理一樣,沒有經驗難找工作,沒有工作何來經驗?這就是北美生活的怪異理論,人們一時也難以改變。 所以我們新移民必經改變觀念、調整心態,結合自己的實際,採取相應的措施。有的移民年紀還輕,幾乎是出了學堂門不久就走出了國門,或許有的人還沒有成家,有的成家還沒有孩子等,負擔都不是太重。對于這些新移民,就應該考慮盡快在加拿大再念書,拿個專科或本科文憑,如果國內的專業基礎過硬,再轉這邊讀個碩士或博士則更好。 深造的過程也是語言進一步提高的過程。只要語言沒有問題,本地文憑也拿到了,大學的CO-OP也可以積累一些專業工作經驗,以後找個相關的專業工作應該不難,實在不行再打工也不遲。 朋友徐先生在國內大學畢業沒幾年,就孤身一人移民到加拿大,開始邊打工邊學習英語,吃苦一兩年,托福過關後如願上了渥太華大學讀研究生。幾年下來文憑與工作都有了,老婆和孩子也有了,什麼都沒有耽誤。 而對于年紀稍大一點的新移民來說,再回去念書實在不容易,況且還要養家糊口的也沒有這個精力。所以多數新移民還是先打工再換工的,“騎驢找馬”也是個辦法。筆者剛來時也一心想找專業工作,但由于國內帶來的錢不多,坐吃山空很快就受不了,于是也打起工來,從普通的累脖工,到帶點專業的技術工,錢掙的不少也不多,痛苦並快樂著。看來真不能一棵樹上吊死,更不可跳樓或跳橋的。只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努力地找工換工,相信我們華人新移民過不多久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新移民如果想找個帶點專業的技術性工作,也最好結合自己實際,適時地進行短期培訓一下,學點技術拿個證書什麼的。因為這裏的老板雇人要去了就會幹活的,沒人培訓你,有的行業沒有證書老板還不敢雇傭你。其實工作倒不難,就是入門不容易。難怪加國的職業培訓市場如此火爆,機械、電子、財務、醫藥等等,都是在掙新移民的錢呀。 朋友劉先生才來不幾個月,就參加了CNC操作培訓並找到工作,錢雖不多,但為的是以後能有機會往模具制造的老本行上靠。朋友唐女士在國內是醫生,想在加拿大當醫生更是不容易,打工幾年終于鼓起勇氣去學護理,好不容易也拿到了執照牌,將來醫生當不成,當個護士總可以吧?唉,沒辦法說理啊,加拿大就是這樣不拘一格“降”人才。 置業篇 大多數新移民在加國的安居樂業都得有一個過程,特別是技術移民多數在國內的底子都不厚,很少一出國就買車買房的。 生活在加國,車子幾乎是每個家庭必須的配置。沒有車就像沒有腿似的,生活與工作都不方便。再說這裏的二手車都很便宜,新移民一般混個一兩年就能買車,主要是學車與考牌的不容易,花費也比較多。但對于一個家庭最少得添置一臺車,生活會方便許多,長周末節假日還可以出去遊玩,比起沒有車的苦日子,自然是強多了。 移民最大的置業還是房子。不少新移民剛來時都不得不租房子住,為了節省甚至住陰暗潮濕的地庫,條件好的一般住公寓。但如果總是生活在租房換房的不安定之中,來回搬家的日子實在辛苦。所以說只要家裏有一個人稍微穩定了下來,而且兩個人都有工作,家庭收入還湊合,加之以前也積攢了一些,這時就應該考慮買房子了。 筆者剛來時暫住在朋友新買的半獨立屋裏,樓上樓下感覺就是想象中的別墅,相當的羨慕,心想什麼時候我們也能住上這樣的房子就好了。從密市搬到多倫多以後,我們住了2年多,房東兩口子也不錯,偶爾還帶我去唐人街買菜或請我們一起聚餐。後來房東告訴我他家有特殊情況不能再出租了,要我們盡快找房子。雖然事情有些突然,不過幸好我已找到稍好一點的工作,收入還可以,正考慮是否結束租房的日子。 我實在不想再搬來搬去的,倉促之下我們決定趕緊買房子。就是上面說的那位經紀朋友親自幫我上網查詢有關信息,在短短的一個月裏終于買到合適的房子。那是位于密市中心一個幽靜小區的一幢獨立屋,交通自然方便,前後院子也很大,還有十分漂亮的Deck。房子雖然不大也不小,價錢也不貴,室內裝飾還可以,不用費力就可以直接入住,正合我意。就這樣我們又重返密市,有車有房住在這裏自然舒服。 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租房子好,主要是負擔較少。朋友王先生就坦言妻子不上班,自己一個人還貸還是有壓力,羨慕人家租房子的自在。可我不這樣看,因為遲早總是要買房子的,雖然目前租房子負擔是少,可是省下的錢或許比不上房子上漲的多,幾年之後,別人的貸款都還的差不多了,可你還是買不起房子。 所以我認為適時地買房還是移民置業的首選。買房畢竟有利于家庭的穩定,生活的改善與事業的發展。買房同時也是一種理想的投資,它是保值和增值的,不同于買車。條件好的可以考慮買個能分租的大屋,條件差的不妨買個夠住就行的小房子,負擔也會減輕許多。 發展篇 新移民不遠萬裏來到加國,就是想改善生活,有所發展。成功的捷徑固然有,但多數新移民還是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向前走。 朋友張是我見到的幸運兒,剛來不久就找到了類似國內的設計工作,一幹就是六七年。雖然工作穩定收入也不錯,但還是不安現狀,今年開始跳槽,跳來跳去,如今跳到美國發展去了。 朋友郭原是我的教車教練,為人挺不錯,不僅在我學車時幫了不少忙,現在有關車子方面的問題還是經常請教他。郭當教練幾年後就在北邊買了房子,然後改行開便利店了,據說生意也不錯。 雖然我寫的都是普通移民的生活,但也經常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的報道,有IT牛人也有地產精英,有經商的也有參政的,華人移民發展成功的例子還是不可勝數。尤其是老移民他們所走過的路或許比新移民還要艱辛,所以老移民成功的經驗更值得新移民們學習。這裏也希望成功的老移民們多多幫帶新移民,華人只有團結一心,華人的整體地位方能凸現,華人社區才會有更大的發展。 說道這,我不得不提起一件難堪的往事。那是在我安家不久,就去附近的公司找CAD設計方面的工作。一位也去辦事的熱心西人客戶給了我一個電話號碼,說他們公司有設計方面的工作機會,讓我打電話找這個人或許有幫助,因為是我們同胞。 我如獲至寶地回家就打電話,果然是一位華人女士,沒想到人家知道我的來意後,竟然質問我從哪裏搞到電話號碼的,反問我知不知道她是什麼人,說她是公司亞太地區的總經理,哪有時間管這雞毛蒜皮的小事?說的我一時啞口無言。後來提起這事有朋友說我當時就應該回答:不管你是什麼人,畢竟也是一個中國人! 其實對于我們這些敢于尋夢的新移民來說,一年大苦,兩年小苦,甚至幾年的苦實在算不了什麼,這些吃苦與難堪的經歷終究是過雨煙雲。移民的道路雖然曲折,但前途還是光明的。雖然美麗富饒的加國時常讓我們知足常樂,但聰明好學的華人終將不斷地超越自我。移民的路是漫長艱難的,移民的人生卻是豐富多彩的。(JEFF LIU) |
移民 到底為什麼要移民?
是為了教育 為了生活 還是為了其它呢:on_01: 離開了熟悉的環境 再到其它異地重新開始 一定會有一段辛苦的過程 是不足為外人所知的吧 |
引用:
|
引用:
頂一下 我也很好奇為什麼有人想移民? 之前和戰x策的某工程師聊天,聽他說不想在台灣做工程師 打算要移民到美國去當司機(好像是他親戚的公司) 一個月起薪五萬多,他說留在台灣沒意思.... |
我知道的移民大多是老闆級,不滿國內的政治與治安,所以很多小孩都早早送去加拿大唸書,
也在那邊置產做生意,也將資金轉到那邊去,但是根一樣留台灣,沒別的因為這裡熟悉也好賺, 像我知道的其中一位在這邊是汽車塑膠零件業,生意不賴,廠房大員工多,客戶是台灣五大廠, 拿到加國綠卡(不確定是否這樣稱呼),在那邊開餐廳生意很好,所以兩頭飛, 但確定的是若政治不安就舉家飛過去,台灣留給經理管理並隨時回報,沒事在飛回來 |
引用:
沒記錯的話 應該是 楓葉卡 最能表 加拿大 的就是 楓葉 了 |
引用:
|
最討厭那種
移民還想兩邊都拿好處的人 比如因為台灣健保便宜(只要繳一點錢) 生了大病才回國分杯羹的那種 有的人是 住台灣每幾個月就回去一下的那種 看的出來 也是不幸發生戰爭的話 第一個跑的人 |
趨福避禍,人之常情。
|
看了這篇文章,心有戚戚焉
我也是文章所說得新移民 我透過珍妮熊的關係移民到美國 最主要還是因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環境讓我非常心動 而且對於下一代的教育環境也是我考量的主因 與文章所述一樣,來到這必須降等 我在台灣是管理碩士,現在是餐廳服務生 但是隨便掙的錢比台灣白領平均收入還高 因為感覺苦,所以對生活更是省吃儉用 反而存錢比在台灣更快 或許有人看不起我目前的狀態 但是我還是有計畫的實施我的目標 好漢再起,三年不晚 |
引用:
大多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畢竟西方的東西(神秘色彩),對我們很有吸引力.. (以前都有刻板印象美國歐洲進口的東西感覺比較好,有機會跟外國傳教士交談好興奮) 好在那裡也說不上來:on_82:(難到是媚外崇洋) 我覺得是好奇心使然耶! 如果以經濟謀生考量的話 地大物博工作機會多的加拿大美國,當然可以吸引很多人 但是據說加拿大工作機會比美國少很多 如果有機會當然也想去看看,可是門檻不低.. 旅遊比較有可能 那移民到中國大陸也行(門檻低)一樣地大物博! 應該說回歸祖國..:on_79: |
引用:
其實我目前就是這種狀態 因為我還不是美國公民 也沒有保險 生活上能節省的支出都存起來了 如果真的生了大病 在美國也看不起醫生 只要開一個刀足以上我破產兩次 這是為甚麼如果生病還是會回台治療 畢竟我也是跟大家一樣乖乖繳保險費 只是人不再台灣生活的台灣人罷了 應該沒必要被剝奪醫療的權利 |
問一個問題
移民到他國不用放棄本國國籍? 這麼好康@@? |
引用:
在加拿大則較寬鬆,移民政策不建議您放棄自己的原國籍,您可在入籍時保留多個國籍都不違反政策,反正加拿大的人性考量很周全,他們的眼光很長遠,等您的下一代適應這兒,到時這些問題根本就是多餘的。 再進一步說,比方我的孩子們都還保有中華民國的護照,就算他們願意在成人長大後,高興再擁有父母親的原國籍,他們也不會為難您的,一切任憑您的喜惡,這也是他們憲法所保障的自由之一。 採取這種的手段實在高明,難怪很多人放棄美國而到加拿大來,這裡的福利醫療好,這也是美國人湧入這裡的另一個因素;缺點則是這裡的稅賦很重,但請放心,這兒從沒人餓死或為生計不繼而尋短自殺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美國軍備開銷為天文數字般的繼續膨脹,到底這些錢還是要羊毛出在羊身上的﹗ |
要當美國公民是如grc45大大所言,必須放棄原國籍
但是美國政府並未針對這點特別執法 而中華民國政府沒有強制不能有其他國籍(除民粹主義的言語攻擊之外) 像珍妮熊就同時擁有兩本護照 美國是屬地主義,在美國生,就是美國人可以拿護照 台灣是屬人主義,管你在哪裡生,只要老爸是台灣人就可以拿台灣護照 台灣海關也不管哪麼多 當時出入境時,珍妮熊刻意只拿台灣護照 海關卻請她拿出其他護照一起通關 所以可見台灣是允許雙重國籍的 |
引用:
台灣是容許同時擁有雙重國籍的;關於這點,連昔日力批國民黨的人,在海外都擁有雙重國籍,甚至有三本護照的也不少,我在南美期間就親眼目睹我們台灣在巴拉圭的移民,同時持有七本護照,姑且不論他是否都是合法取得,不過他曾說,回台入境過關時他都老實的全部出示。 與台灣完全不同入出境界制度的美國就有問題了,該老兄曾在邁阿密過關時,申報只有我國籍護照,結果被經驗老到的移民官識破,被請到航警單位詢問,為何能同時擁有多達七本的護照,這是有違常理的,也是他們最想關照的事。 西方國家對我們的蓄意隱瞞身分證件一事非常的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誠實,可是很多人寧願挑戰法律,結果換來的是永久的不能進入美國,除非您有足夠的金錢和時間請律師去周旋,否則切勿以身試法。 在歐洲各國就更嚴格了,不曉得是誰把我們的信用都搞到破產了﹗ |
引用:
十幾個人當中就有三、四個也準備前往美國或其它國家 目前已有一位學弟在美國讀書了 當然也是準備長留美國了 我學弟的想法也跟熊大的想法是一樣的 最重要的是 他覺得他對於台灣的經濟隨著政治波動 讓人寒心:on_01: |
引用:
我一個好兄弟就是紐西蘭小移民 長大後 回台灣服兵役:on_14: |
有時候 我也都會想著移民夢
總是想著國外的月亮特別圓 看著電視的報導與國外的人文風情 再再的吸引著我 但 當我在仔細的評估自已(先預設自已有那個能力移民啦) 我真的捨得 在台灣的朋友嗎 在台灣的一切一切 我真的能在國外重新紮根重新生活 台灣說好不好 說壞也不壞 不過 金窩銀窩 倒不如自已的狗窩來得舒適 但 人就是說不一定啦 當年紀再稍長時 能力真的許可的時候 或許 那個時候的心態又會改變了也說不一定 |
我很小時就曾經夢想到 加拿大 了
前幾年 也有個 在加拿大住一陣子的台灣女生 因我一句話 飛回台灣... 只可惜 當時 我無緣也尚無法接受她的心意.. 另外一方面 我也 不夠長進 可以有足夠的錢和技術技能移民 ^^ll 頂多 去 旅行 一陣子 應該也可以一解孺慕之情.. |
引用:
朋友再交就有了,多了,你的交友圈也就跟著多 以後或許是一個幫助呢 |
想移民的人大概有幾個原因: (以下為我個人整理)
1.政局的不安 2.物價的波動.經濟的蕭條 3.子女學業的發展 4.自己工作的發展(如外勞來台灣) 5.環境污染的影響 6.家人身體的醫護 7.逃離戰亂 8.婚姻因素 (嫁娶外國人) 9.海外投資 如果台灣可以過的很好~又有誰願意到外國呢? 你住在外國十年~二十年~~都已經是他們的公民了, 有些外國佬的民族意識下,他們還是把你當成"老外" 有種族優異的少部份人,又怎麼能要求他們能平等的看待移民? 今天一個在捷運工地,穿的全身髒兮兮的泰國人, 在他們國家擁有碩士學位~來台灣確是做一天十小時以上的苦工, 他又怎麼能要求台灣的人民,能夠以平等的身份來看待他們? 聽人家說~ 台灣人去到大陸,就算住了十幾二十年了! 他們還是把你當成台灣人,永遠都把你當台灣佬! 哪怕是膚色相同,語言相同..... 大陸新娘嫁到台灣亦是如此~~ 有些自以為是的台灣人永遠把她們當"大陸妹" 在中國的歷史裡,移民最多的年代~ 無非就是充滿內亂,執政政府無能的年代 |
引用:
如果那個國家發現自己國的移民數字增加,那就要檢討了 |
移民其實對下一代是好還是壞?很難下定論
就我看到的例子,好像都不太好 如果小孩天生性格不是很樂觀,在其他不同種族的國度下成長生活也許並不快樂 朋友中也有不少移民,孩子有小時跟父母起移民或在當地出生(abc/cbc..) 通常最苦的是不大不小的在當地生活,如果性格比較內向更是沒法融入當地社會,之前的韓國學生在校園殺人事件就是一例子 至於在移民地出生並不見得好太多,也許求學時期,感覺並不強烈,可是出來社會後,也許自己的表現比較人強,常因種族歧視變得屈屈不得志 堂妹從小成績優異,移民到美國也是拿無數的第一名及奬學金拿不完,畢業後考取會計師執照,還沒畢業前就被大公司網羅,可是不管怎樣努力,他認為是黃種人的關係,沒法坐上公司管財務的最高主管 堂妹本身是高中時移民,還保有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可是怎樣也沒法找到合適的華人對象(不知是否華人移民到外地求學或在外地出生的,尤其是男生能事業有成的算是少數?),因年紀漸大,在美國社會有一個奇怪的傳統,不結婚總是被認為人格特質有問題,最後跟一離過婚的美國白人結婚! |
引用:
您說的是美國可是在加拿大我沒感覺種族歧視這個問題存在 至少我在多倫多也住了五年多 |
引用:
不過在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大慨不會有歧視的問題:on_14: 哪怕在台灣存著省籍情結被有心人利用,不過絕不會像移民國外從外表的膚色就看到出來:on_14: |
引用:
您如果看過校長的臉,或是和社長聊過天,一定會認定 「他們」 是外省人... 事實上,他倆從小就高喊的 「中華民國萬歲」 ,現在也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喊了... 怕被打,,,:on_36::on_36::on_36::on_36: 他倆出國比賽最帥氣的 「中華民國國旗運動外套」 好像沒有隊友回國後還敢穿上街的...:on_22::on_22::on_22::on_22: 其實,他倆早就覺得自己在這個太平洋的小島嶼上;被歧視很久啦~:on_07::on_07::on_07::on_07: 有誰擁有一套 「掛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運動外套」 嗎...?:on_40::on_40::on_40::on_40: |
校長說得好啊:on_14::on_14::on_14:
好文是一定要推的 |
引用:
不然花錢去整形,問問醫師有沒有方法弄個"本省臉"? 萬一入聯公投過關,民進黨又繼續執政,真的有此需要:on_14: |
引用:
|
引用:
可以看看 "衝擊效應" 這部電影,就是在講種族歧視...... ![]() |
這部影片真的很不錯喔
記得剛開拍時 很多人都會覺得這部影片 不免又會落得很有那種「種族歧視」的電影 沒想到導演的功力可真是厲害 把每個環節和種族議題上拿扭得拾到好處 真的是一部很值得觀看的電影喔:on_14: |
突然發現一件恐怖的事實
這一樓....... 沒有離題耶:on_31: 怎麼可能:on_56: 一定是世界末日要到了:on_61: 地球要滅亡了:on_69: :on_03::on_03::on_03: |
引用:
不過 沒有離題就不能保有優良傳統了 大家快來離題一下吧:on_54: |
引用:
ㄚ姨請教一下...怎麼追處女座的女孩呀......:on_47: . |
引用:
你是想被 G大叔 "擒殺" 是吧:on_61: 還真的來離題咧:on_72: :on_22::on_22: |
引用:
我老婆就是處女座的(屬牛);我本人是牡羊座的(屬猴),她很寧靜寡言;我則是潑猴一隻,雙方個性「南轅北轍」,在追求期間她屬於極端被動的那型,所以要以耐性取勝,並且多獻殷勤才會引起牛眼的注目。 shengweb 大,您不是已婚了嗎?﹗ 註︰「南轅北轍」(音為帶捲舌的 "折" ),屢次從海外的衛星電視看到民進黨的教育部,從上至下都發成撤退的 "撤",這樣的發音為台灣的下一代所帶來的錯誤性示範,這般的教育也真是功德無量呀﹗ |
引用:
|
引用:
|
引用: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0:20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