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http://forum.slime.com.tw/f23.html)
-   -   今天我問一個客人持五戒 他的回答是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231726.html)

kyo111111 2008-06-20 03:47 PM

今天我問一個客人持五戒 他的回答是
 
如果問到哪一戒不能持就在法師說是否能持的時候不說話就好了
能持幾戒算是幾戒 客人中也有佛光山的 本來我是一個沒什麼話的人
碰到他就很多話了 可能興趣相同:on_46:

NKNK 2008-06-20 08:32 PM

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為阿那邠邸長者說:「過去久遠有梵志名毗羅摩,饒財多寶。若布施時,用八萬四千金缽盛滿碎銀,八萬四千銀缽盛滿碎金,復以八萬四千金銀澡罐,復以八萬四千牛皆以金銀覆角,復以八萬四千玉女莊嚴具足,復以八萬四千臥具眾綵自覆,復以八萬四千衣裳,復以八萬四千象馬皆以金銀鞍勒,復以八萬四千房舍布施,復於四城門中布施:隨其所欲皆悉與之。復以一房舍,施招提僧。

『如上施福,不如受三自歸!所以然者?受三歸者,施一切眾生無畏。是故歸佛、法、僧,其福不可量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歸福,復不如受五戒福。受五戒者,功德滿具,其福勝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歸、五戒福,復不如彈指頃慈念眾生福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歸、五戒、慈念眾生福,復不如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福。所以然者,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福,能令行者滅生死苦,終成佛道,故其福最勝也。』

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NKNK 2008-06-20 08:34 PM

一般人認為宗教不外乎是勸人修善,因此只要心存善念即可,不一定要修行學佛。然而,世間善惡的標準不一,隨著時代、民族、文化、宗教、思想的不同,對善惡的判定也有所不同,莫衷一是。所以佛垂慈訓,以五戒十善為做人處事的準則,以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進而超凡入聖。

五 戒
佛陀制戒,目的在防非止惡。五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為一切佛戒之基石,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若欲來生得保人身,今生就須淨守五戒。受持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法善神守護。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就,即可解脫。因此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成佛種智之殊勝功德。

不 殺 生
「生」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論胎卵濕化,大小貴賤,無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殺則奪其生命,仁者所不為。故《詩經》稱讚文王,德及鳥獸昆蟲;孔子亦言「勝殘去殺」;佛法以慈悲為根本,視一切眾生如己子,故主張戒殺,不但不殺生,亦不教唆他人殺生,更不從事販賣獵具、魚網等間接助殺之行業,並且積極護生、救生,令一切眾生皆能遠離怖畏,獲得安樂。

不 偷 盜
不與而取,即為偷盜。凡非吾人所有,一針一草悉皆莫取;若不與而取,或以不正手段獲得,即是偷盜。學佛之人應當布施,濟助一切眾生,豈能貪心不捨、損人財物?是故佛法戒偷盜。

不 邪 淫
男女交合,謂之淫欲。佛門四眾弟子中,出家眾冀求無上聖道,應斷欲絕求,故不淫欲。若在家眾,除了夫婦關係以外之性行為,即為邪淫。凡為邪淫因緣的舞榭歌場、娼寮妓院皆應避免涉足。男女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如談話共語時,要心住正念,方能免離邪淫的過失。

不 妄 語
以欺誑心,說虛妄不實之言語,謂之妄語。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又曰:「民無信不立。」是以儒家君子尚且不妄語,修行學佛之人,更應不發妄語。若未證禪定,而妄言已證,未得道果,妄言已得,則為大妄語,必將招感無間地獄罪報,受苦無量。

不 飲 酒
以欺誑心,說虛妄不實之言語,謂之妄語。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又曰:「民無信不立。」是以儒家君子尚且不妄語,修行學佛之人,更應不發妄語。若未證禪定,而妄言已證,未得道果,妄言已得,則為大妄語,必將招感無間地獄罪報,受苦無量。

不 飲 酒
飲酒能亂性,令人昏醉無智而造作諸惡。古時儀狄造酒,禹因痛絕;紂作酒池,國以荒亂;昔有優婆塞,因酒而破戒;世間許多罪惡,無不以酒為媒介。且飲酒過量,易造成慢性中毒,危害身心。故不論從自利或利他而言,都應當戒酒。

受持五戒得生人道。若受持下品五戒,雖得人身,但衣食因難,相貌醜陋;受持中品五戒,即得五官端正,衣食不虞匱乏;受持上品五戒,即得六根殊勝,大富大貴。凡此皆因造作之善業、惡業深淺不同,故招感不同的果報。

十 善
十善是五戒的開展,從身、口、意三方面分為十項。一切善惡諸事,歸納起來,不外此十種,犯之則惡,守之則善。

身 三 業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此已於五戒中述及。

口 四 過
口有四種過失:妄語、兩舌、綺語、惡口。修行學佛,應經常檢討反省是否有此四種口過。

不妄語:則言而有信,說真實話,不說虛誑語。

不兩舌:見到張三說李四不好,見到李四說張三不好,挑撥離間、說他人是非的行為,就是兩舌。不兩舌,即不說引起爭鬥、是非等離間之語。

不綺語:專講繪淫繪盜之語,使人心生淫念,或是戲論、取笑他人等散亂無益之語,皆是綺語。不綺語,即不說散亂、巧佞之辯。

不惡口:凡口出惡語穢言,或罵人,或罵風咒雨、怒罵畜牲等惡言,皆屬惡口。不惡口,即不出醜惡之語毀辱他人。

意 三 業
貪、瞋、癡在佛法上稱為三毒,是一切惡業的根本,若無貪、瞋、癡的意念,就不會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語言,也就不會有殺、盜、淫的惡行。

不貪:「貪」即貪著五欲,迷戀不捨。不貪,即心不生貪戀、執著。

不瞋:「瞋」是不順己意,便生怨恨。不瞋,即心無怨懟,平靜安詳。

不癡:「癡」是迷惑顛倒,不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不知道緣起性空,即是癡。不癡,即須了解佛法真理,破除癡迷。

持守十善,不僅現世光明吉祥,來世必生人、天,獲福無量。修行雖非求生天獲福,但仍是以十善為基礎,修善斷惡,才能得獲解脫。

結 論
五戒十善有消極和積極二面。身業方面,不僅不殺、不盜、不淫,進而能護生、布施,即獲身業清淨。口業方面,不僅守口如瓶,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進而能以誠實語、和合語、質直語、柔軟語,待人接物,規過勸善,即獲口業清淨。意業方面,不僅防意如城,不貪、不瞋、不癡,進而廣行布施,慈悲濟世,體解因緣、心性妙法,即獲意業清淨。

五戒十善是修行的基礎。禪宗祖師說:「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心中有一些些貪、瞋、癡、殺、盜、淫的念頭,就感未來的生死。所以無論在家、出家,若能淨守五戒十善,三業清淨,必能超凡入聖,進趨菩提佛果

小龍女 2008-06-21 10:02 AM

林後 7:1

親 愛 的 弟 兄 阿 、 我 們 既 有 這 等 應 許 、

就 當 潔 淨 自 己 、 除 去 身 體 靈 魂 一 切 的

污 穢 、 敬 畏   神 、 得 以 成 聖 。





彼前 1:14

你 們 既 作 順 命 的 兒 女 、 就 不 要 效 法

從 前 蒙 昧 無 知 的 時 候 、 那 放 縱 私 慾

的 樣 子 。

kyo111111 2008-06-21 07:27 PM

引用:

作者: 小龍女 (文章 1971770)
林後 7:1

親 愛 的 弟 兄 阿 、 我 們 既 有 這 等 應 許 、

就 當 潔 淨 自 己 、 除 去 身 體 靈 魂 一 切 的

污 穢 、 敬 畏   神 、 得 以 成 聖 。





彼前 1:14

你 們 既 作 順 命 的 兒 女 、 就 不 要 效 法

從 前 蒙 昧 無 知 的 時 候 、 那 放 縱 私 慾

的 樣 子 。



這是蝦米?看謀:on_67:

NKNK 2008-06-21 07:40 PM

引用:

作者: kyo111111 (文章 1972245)
這是蝦米?看謀:on_67:

讓我大發慈悲的告訴您:on_61::on_61::on_61:
無識無智之人[癡性重],學習佛法必定墮落:on_14::on_14::on_14:

qdenise 2008-06-21 07:47 PM

完全插不上話:on_74:

nknk大誠如天師所言…學識淵博:on_33:

kyo111111 2008-06-21 07:52 PM

引用:

作者: NKNK (文章 1972253)
讓我大發慈悲的告訴您:on_61::on_61::on_61:
無識無智之人[癡性重],學習佛法必定墮落:on_14::on_14::on_14:

.........................................................................................................................

NKNK 2008-06-21 08:01 PM

http://media.geekarmy.com:81/hfile/out_dfp.php/i3991_prcnpxu-TrulyStunningPhotos016.jpg

十拍子(暮秋) 蘇軾

白酒新開九醞,黃花已過重陽。身外徜來都似夢,醉裡無何即是鄉。東坡日月長。

玉粉旋烹茶乳,金薤新搗橙香。強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quasar 2008-06-21 08:13 PM

引用:

作者: kyo111111 (文章 1972245)
這是蝦米?看謀:on_67:

考試的時間到了!! :on_14::on_14:
這兩個章節 符合五戒 的哪一些?? :on_14:

kyo111111 2008-06-21 09:53 PM

引用:

作者: quasar (文章 1972280)
考試的時間到了!! :on_14::on_14:
這兩個章節 符合五戒 的哪一些?? :on_14:


等我皈依以後在解答 因該下星期就會去皈依了:on_25: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9:53 A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