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2008-06-20, 03:47 PM | #1 |
長老會員
|
討論 - 今天我問一個客人持五戒 他的回答是
如果問到哪一戒不能持就在法師說是否能持的時候不說話就好了
能持幾戒算是幾戒 客人中也有佛光山的 本來我是一個沒什麼話的人 碰到他就很多話了 可能興趣相同 |
__________________ Sexy Womans from your town |
|
送花文章: 2496,
|
有 4 位會員向 kyo111111 送花:
|
2008-06-20, 08:32 PM | #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為阿那邠邸長者說:「過去久遠有梵志名毗羅摩,饒財多寶。若布施時,用八萬四千金缽盛滿碎銀,八萬四千銀缽盛滿碎金,復以八萬四千金銀澡罐,復以八萬四千牛皆以金銀覆角,復以八萬四千玉女莊嚴具足,復以八萬四千臥具眾綵自覆,復以八萬四千衣裳,復以八萬四千象馬皆以金銀鞍勒,復以八萬四千房舍布施,復於四城門中布施:隨其所欲皆悉與之。復以一房舍,施招提僧。 『如上施福,不如受三自歸!所以然者?受三歸者,施一切眾生無畏。是故歸佛、法、僧,其福不可量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歸福,復不如受五戒福。受五戒者,功德滿具,其福勝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歸、五戒福,復不如彈指頃慈念眾生福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歸、五戒、慈念眾生福,復不如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福。所以然者,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福,能令行者滅生死苦,終成佛道,故其福最勝也。』 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
|
送花文章: 14708,
|
2008-06-20, 08:34 PM | #3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一般人認為宗教不外乎是勸人修善,因此只要心存善念即可,不一定要修行學佛。然而,世間善惡的標準不一,隨著時代、民族、文化、宗教、思想的不同,對善惡的判定也有所不同,莫衷一是。所以佛垂慈訓,以五戒十善為做人處事的準則,以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進而超凡入聖。
五 戒 佛陀制戒,目的在防非止惡。五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為一切佛戒之基石,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若欲來生得保人身,今生就須淨守五戒。受持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法善神守護。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就,即可解脫。因此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成佛種智之殊勝功德。 不 殺 生 「生」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論胎卵濕化,大小貴賤,無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殺則奪其生命,仁者所不為。故《詩經》稱讚文王,德及鳥獸昆蟲;孔子亦言「勝殘去殺」;佛法以慈悲為根本,視一切眾生如己子,故主張戒殺,不但不殺生,亦不教唆他人殺生,更不從事販賣獵具、魚網等間接助殺之行業,並且積極護生、救生,令一切眾生皆能遠離怖畏,獲得安樂。 不 偷 盜 不與而取,即為偷盜。凡非吾人所有,一針一草悉皆莫取;若不與而取,或以不正手段獲得,即是偷盜。學佛之人應當布施,濟助一切眾生,豈能貪心不捨、損人財物?是故佛法戒偷盜。 不 邪 淫 男女交合,謂之淫欲。佛門四眾弟子中,出家眾冀求無上聖道,應斷欲絕求,故不淫欲。若在家眾,除了夫婦關係以外之性行為,即為邪淫。凡為邪淫因緣的舞榭歌場、娼寮妓院皆應避免涉足。男女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如談話共語時,要心住正念,方能免離邪淫的過失。 不 妄 語 以欺誑心,說虛妄不實之言語,謂之妄語。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又曰:「民無信不立。」是以儒家君子尚且不妄語,修行學佛之人,更應不發妄語。若未證禪定,而妄言已證,未得道果,妄言已得,則為大妄語,必將招感無間地獄罪報,受苦無量。 不 飲 酒 以欺誑心,說虛妄不實之言語,謂之妄語。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又曰:「民無信不立。」是以儒家君子尚且不妄語,修行學佛之人,更應不發妄語。若未證禪定,而妄言已證,未得道果,妄言已得,則為大妄語,必將招感無間地獄罪報,受苦無量。 不 飲 酒 飲酒能亂性,令人昏醉無智而造作諸惡。古時儀狄造酒,禹因痛絕;紂作酒池,國以荒亂;昔有優婆塞,因酒而破戒;世間許多罪惡,無不以酒為媒介。且飲酒過量,易造成慢性中毒,危害身心。故不論從自利或利他而言,都應當戒酒。 受持五戒得生人道。若受持下品五戒,雖得人身,但衣食因難,相貌醜陋;受持中品五戒,即得五官端正,衣食不虞匱乏;受持上品五戒,即得六根殊勝,大富大貴。凡此皆因造作之善業、惡業深淺不同,故招感不同的果報。 十 善 十善是五戒的開展,從身、口、意三方面分為十項。一切善惡諸事,歸納起來,不外此十種,犯之則惡,守之則善。 身 三 業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此已於五戒中述及。 口 四 過 口有四種過失:妄語、兩舌、綺語、惡口。修行學佛,應經常檢討反省是否有此四種口過。 不妄語:則言而有信,說真實話,不說虛誑語。 不兩舌:見到張三說李四不好,見到李四說張三不好,挑撥離間、說他人是非的行為,就是兩舌。不兩舌,即不說引起爭鬥、是非等離間之語。 不綺語:專講繪淫繪盜之語,使人心生淫念,或是戲論、取笑他人等散亂無益之語,皆是綺語。不綺語,即不說散亂、巧佞之辯。 不惡口:凡口出惡語穢言,或罵人,或罵風咒雨、怒罵畜牲等惡言,皆屬惡口。不惡口,即不出醜惡之語毀辱他人。 意 三 業 貪、瞋、癡在佛法上稱為三毒,是一切惡業的根本,若無貪、瞋、癡的意念,就不會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語言,也就不會有殺、盜、淫的惡行。 不貪:「貪」即貪著五欲,迷戀不捨。不貪,即心不生貪戀、執著。 不瞋:「瞋」是不順己意,便生怨恨。不瞋,即心無怨懟,平靜安詳。 不癡:「癡」是迷惑顛倒,不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不知道緣起性空,即是癡。不癡,即須了解佛法真理,破除癡迷。 持守十善,不僅現世光明吉祥,來世必生人、天,獲福無量。修行雖非求生天獲福,但仍是以十善為基礎,修善斷惡,才能得獲解脫。 結 論 五戒十善有消極和積極二面。身業方面,不僅不殺、不盜、不淫,進而能護生、布施,即獲身業清淨。口業方面,不僅守口如瓶,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進而能以誠實語、和合語、質直語、柔軟語,待人接物,規過勸善,即獲口業清淨。意業方面,不僅防意如城,不貪、不瞋、不癡,進而廣行布施,慈悲濟世,體解因緣、心性妙法,即獲意業清淨。 五戒十善是修行的基礎。禪宗祖師說:「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心中有一些些貪、瞋、癡、殺、盜、淫的念頭,就感未來的生死。所以無論在家、出家,若能淨守五戒十善,三業清淨,必能超凡入聖,進趨菩提佛果 |
送花文章: 14708,
|
2008-06-21, 10:02 AM | #4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林後 7:1
親 愛 的 弟 兄 阿 、 我 們 既 有 這 等 應 許 、 就 當 潔 淨 自 己 、 除 去 身 體 靈 魂 一 切 的 污 穢 、 敬 畏 神 、 得 以 成 聖 。 彼前 1:14 你 們 既 作 順 命 的 兒 女 、 就 不 要 效 法 從 前 蒙 昧 無 知 的 時 候 、 那 放 縱 私 慾 的 樣 子 。 |
||
__________________ -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深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
|||
送花文章: 4273,
|
有 4 位會員向 小龍女 送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