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一句話的看法?
想請問各位?
對於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這一句話的看法? 如果這一位"可憐之人", 是因為幫朋友.兄弟.家人....擔下了重擔!~承攬了所有的欠債, 所以他受到了法律的處罰? 你會覺得他還是"可恨"的人嗎? 還是覺得他只是"傻"而已? 日本軍閥的帝國主義,對世界的不法侵略,違反太平洋公約, 導致歐盟決定要對廣島投下原子彈, 所以死傷了數十萬人的日本人民, 如果把所有的日本人民.軍人.老師.一般老百姓...通通統稱為日本人, 你會覺得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這句話,套用在日本人身上合理嗎?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這一句民間用語,是不是一句不算恰當的形容詞? 所以它只能算是民用語~~而不能算是成語呢? |
「百行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來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萬惡淫為首,論事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百善孝當先,論心不論事,論事世上無孝子!。」 |
必有可恨改為多有可恨比較接近事實 ....
其他的...或許是業障吧?!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風子教戰守則第一條 何必計較一切,老實做事,老實生活 時機一到日然撥雲見日 世事本無常 有時太過執著反而是痛苦的根源:on_14: |
這句話其實是佛家所說的因果論---因緣果報,可是這句話我不太認同
人不能改變過去的事情,也更不可能改變上輩子做的事情,每個人不同的命,可是都是獨一獨二的生命,有時候不看對方缺點與討厭的地方,就會發現到對方還是有優點的 |
日本軍閥的帝國主義,對世界的不法侵略,違反太平洋公約,
導致歐盟決定要對廣島投下原子彈, 所以死傷了數十萬人的日本人民, 如果把所有的日本人民.軍人.老師.一般老百姓...通通統稱為日本人, 你會覺得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這句話,套用在日本人身上合理嗎? ================================ 其實我覺得二戰日軍,殺害中國同胞,殘殺戰俘,做出一些令人無法原諒的事情 可是作這些事情的都是日本軍人,並非民眾,原子彈與美軍轟炸機轟炸,也造成百姓的傷亡,難道百姓就應該被牽扯下去嗎??? 之前釣魚台事件,很多人都在反日本,可是作這些事情也是日本政府,跟民眾無關 我以前去過日本,發現到說民眾也不會反感與排擠我們台灣人與對岸同胞,也是很有禮貌的,有時還跟我們導遊嘻嘻哈哈的聊天,我們導遊也是我們台灣人,去日本唸書回國之後當導遊,在當地還碰到我們台灣留學生 就像有些人覺得中東國家好戰,可是用另外一個角度想,那並非所有的中東老百姓真的想要的生活,而是一些好戰份子在那邊逞兇鬥狠,一些政客在那邊玩弄老百姓,大家有無看決戰巴格達這部影片,攻擊美軍的是游擊隊,不是伊拉克民眾ㄟ |
個性會影響行為
只能說它個性上有所偏差拉 |
人受到業力的影響
而產生輪迴,產生因果,產生時間概念 所以為了讓脫離輪迴 才告誡人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希望人們能夠從積善消業進而擺脫輪迴:on_14: |
不爺爺要上班唷
外面風雨大不大 要小心一點唷 |
來的時候沒風雨(可能還在颱風中心)
現在風雨好大喔:on_22: |
早上醒來沒雨
現在又開始囉:on_22: |
這只是有個可字就湊在一起了
比如可愛之人必有可取之處 可靠之人必有可貴之處 ................... |
引用:
就以蘆山溫泉來說~ 山坡地違法濫建.濫伐 所以這個時候~~套用這一句成語? 不管是輪迴.或是業障~~或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這樣會不會是洽當的? 引用:
這句話~~或許只是一句為了激怒對方,所發明出來的"俗語", 所以它就跟"幹XX"是一樣的~ 雖然我們經常不小心會用到它....但是它確永遠不會登入冊中 引用:
都是由"人民"去組織出來的, 所以天時.地利.人和...當時若沒有那種"民心" 就不會造就那樣的軍閥 中東的好戰份子~回到村莊~~是受到民眾英雄式的歡呼的! |
引用:
|
還真的搞不懂那些政治人物在想什麼阿:on_44::on_44:
|
引用:
不同地域、民族,本來就會發展出屬於他們的宗教與文化 ... 就像是台灣已吃個肉粽來說,包法千變萬化的 ... 如要說啥真理 ...,是亦非是、錯亦非錯 ... 不一定有答案。 多數人都會以自身的主觀去思考所見的人事物,總使該人事物不是如自身 所想的那啊 ... 如一男一女走在一起,旁人看著看著,有的就會看圖說故事 ... 版本百百種了 ... 反正有些事別想太多就是了,免的自我困擾。 |
引用:
『腦殘之人必有腦殘之處』? 疑~,好像怪怪的 ... 是啦,人家是天生的啦 ... :on_62: |
家庭篇
有一位老先生家人不太理他,老先生也是早出晚歸,跟兒女媳婦很少攀談,連孫子都不太認得他, 更不用說說話,一天老人死了,全家人沒有愁雲慘霧,甚至沒有悲傷, 喪事處理完後這家人生活也回歸平靜,看到這感覺上是不是很冷淡的一家人 其實不是,因為老先生年輕時外遇,拋家棄子,不聞不問,這是因 而晚年子女也讓他回來住,因為子女一樣敬他是父親,但沒太多親情感覺, 另外他不會找太多麻煩也不鬧,就讓他住下來了,可是一樣感覺很淡,這算是果吧 |
其實這句話是尼采說的
他會說這樣激進的話是為了去衝撞當時鄉愿的民風 解釋起來很複雜啊 R把把 怎麼辦 有空幫幫我嗎 我不知道怎麼說這句話是怎麼誕生的還有他背後的意涵 如果你工作告一段落 小孩子也換好尿布的話 請來支援一下吧 :on_53::on_53::on_53: |
引用:
|
引用:
一般政治家為了私慾,就會找一些莫須有的藉口蠱惑人群 然後達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並增加自己聲望 可是在行動過程中若是遇到阻礙或對方不領情 就會不甘心,進而採取更強硬的手段, 慢慢喪失思考能力 這時跟惡魔已經快接近了(說不定人已經被附身) 然後接下來若是雙方態度還繼續強硬的話 就會爆發衝突 <個人見解> |
引用:
小弟只是個過客呀~~ --------------------一開始就有分隔線-------------------- 記得前些日子某篇帖 小弟就曾引用過這句話 汗顏,這句話用了這麼久 小弟還不知道這是尼采大師說出口的話哩 背後的故事也就不知道囉 :on_65: 不過小弟可以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看法 這句話的立論,基本上小弟是贊同的 有些人以因果論視之:種甚麼因,得甚麼果 小弟寧可以「責任論」視之:做人要有個人擔當,對於自己所選擇的心念、態度與道路,要勇敢承受,不假他人 --------------------責任分隔線-------------------- 甚麼叫做"可憐之人"? 是被旁人認為可憐的?還是自己認為可憐的? 小弟認為後者,才是"可憐之人" 被旁人認為可憐的,但自己不認為可憐的,小弟大都可從其身上發現生命的光輝,那是一種令人激賞、受人尊敬的正向力量 可是無論旁人有無認為當事人可憐,當事人一直覺得自己很可憐的,那種全天下欠他(她)5千萬、5億、5兆...都不夠還他(她)的那些言論、態度與神情...造就真正的"可憐之人"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 長期處在怨天尤人的心境與環境中而不自拔,就像是一個無底黑洞一般,倒進再多東西都填不滿 洞口越大,欠缺越來越多,無法滿足看起來當然可憐 就算先天命不好,出生於貧苦之家,後天若能知足,必可走出可憐的束縛 可是"可憐之人"的自怨自艾,使其越陷越深,形成一種命定的表象。追根究柢,"自己沒有負起責任"改變自己是可憐的主因,這...不可恨嗎? 小弟覺得這樣一直一直地楚楚可憐,非常可恨,尤其是當當事人已經心智長大,有自理能力時,卻這麼的選擇人生道路,有時甚至連旁人的生活、小孩的前途都給一起影響+拖垮,不可恨嗎? --------------------時空分隔線-------------------- 如果,尼采說此話的當下,世人的鄉愿指的是類似這樣的事情 小弟大概能體會其心情 恨鐵不成鋼 苦口婆心好言相勸,都喚不回自省與良知時 就只好說些尖酸刻薄的話來以毒攻毒看看 假設再沒效果,大概就沒救了 --------------------睡覺分隔線-------------------- 這帖,回了4小時 這1元史幣可真難賺 :on_52: 小勛勛晚上狀況很多,後來還吐了一蹋糊塗 (後來觀察應該是無恙,他很壞的情緒造成用力過度吧) 所以斷斷續續的回文 語意不清之處,尚祈見諒囉^^ :on_65: |
小醺醺還好吧
R拔拔知道博士茶ㄇ?? 聽說南非的茶葉 南非人煮成水給北鼻當副食品耶 當水喝耶 又稱為紅葉茶唷 那到底是什麼茶阿 有聽說過ㄇ?? |
引用:
:on_60::on_60:難道是查拉圖斯屈拉如是說 |
引用:
四個小時... 唉 真是要命啊 我們好像常常在幹這種事 看了你的文章之後有個心得 可憐的人如果有什麼可惡之處的話 就是因為他可憐他自己而讓自己成為可憐的人 人啊 有事沒事不要可憐自己 可憐自己 那是種下流的行為啊 :on_53::on_53::on_53: 你兒子怎麼了 感冒了嗎 這波感冒很厲害 很多都是全家一起中招 你自己也要小心啊 :on_52::on_52::on_52: |
引用:
:on_53::on_53::on_53: |
這帖,回了4小時
這1元史幣可真難賺............. 水區還真是窮人待的地方,辛苦半天賺一塊 :on_14: ,然後一陣子就被砍文 |
引用:
認真泥就輸了 像偶這樣子 這一篇只花了十秒鐘 就賺到一塊 :on_14: |
引用:
|
引用:
懶得還要移到部落格上 :on_07: |
引用:
有個阿嬤給孫子喝太多 結果水中毒~~ :on_52: 正常來就好,小弟不敢給小朋友亂喝東西 :on_65: 引用:
悲觀的念頭不只會害慘自己 更會連累家人 所以悲觀一下下,就要趕緊清醒 不然就會可憐了起來 (打開電視新聞一直看到可憐的人在發聲,這社會呈現出很可憐的樣貌...) :on_52: 目前觀察中,還不知道是不是感冒 如果沒感冒,小弟會帶小勛勛去打流感疫苗吧 :on_65: 引用:
沒想到辛苦打了4小時的文 還要面對被砍的命運 大概是小弟的文筆讓人閱讀起來感覺太可憐了 所以引來一陣"可惡"的撻伐吧~~ :on_14: 引用:
小弟哪能跟您比 哪拿蝦咪在比雞腿... :on_14: |
引用:
|
引用:
像我都是十幾個字賺一元:on_07::on_07: |
引用:
|
引用:
偶那篇引言文章還有30個字 偶是三十個字賺一元 :on_14: |
當阿古發 Ar Ru Bar 文時,照樣賺 1 元 ~
兮兮兮~ |
引用:
以前皇室的一言一行…聊天打屁的話都要記錄… 是誰在記的呢…好像是… |
引用:
|
現在砍文…好像要很久…唬爛樓一年多…好像都沒被砍過
|
引用:
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大多不太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類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 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官方歷史。 在四五千年前卽有史書,也設置史官。相傳倉頡、沮誦卽黃帝之史官。歷夏商至周而史業益盛,史官之建置益備。又不僅周天子有之,諸侯亦皆有之。 據周官(周禮)所載,有大(太)史、小史、內史、外史、御史等五史,又另有女史之名。各有所掌,其認真周備,可以想見。雖周官為晚出之書,未可完全徵信,但史官建置至周而大備,則為不爭之事實。禮記玉藻有謂:「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漢書藝文志又謂:「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其在諸侯,則齊有太史、南史,晉亦有太史。暴秦焚書,諸侯史記尤甚,卽證諸侯皆有史,卽皆有史官。 西漢稱太史令,東漢稱蘭臺令史。晉又改稱大著作、著作郎、著作佐。其後或稱編修、修纂、纂修、助修等稱謂。名雖不同,其掌史職則一。此外,尚有起居注、實錄等職。史官職掌,在漢以前兼掌天官、卜祝、星曆,其後乃專掌記事,朝政之外並修前朝史籍。進一步言之,記事之中實負史教之重大責任。凡成敗得失,興壞之端,必究其原委,以垂示後昆,而資鑒戒,此則中國史官所負之精神責任。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1:35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