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柏那個的"廳"... 進去出來的地方....:on_52::on_52::on_52:
![]() |
引用:
順手就抓來當地陪兼攝影助理 :on_52::on_52::on_52::on_52: |
以下這兩張照片是大前天夜間暴風雪來臨的隔天早上拍的,先雨後雪,
所以在西面的玻璃窗外可以看到雨水點濺在玻璃窗上。 相機先進到人都快成傻瓜了,怎解呢? 首先,請先看第一張照片。相機的自動對焦很老實的聚焦在玻璃上,故雨水滴清晰。 ![]() 其次,再請看以純手動對焦,焦距落在窗外的雪景上,所以整張照片才稍可接受。 ![]() 換句話說,再好的相機並非是所謂直觀即可拍得好照的,對於先進的攝影相機, 仍需要下功夫的,對於它的技術條件制約,只能以更精明的人腦來用心調整。 室外太冷了,相機一出室外,不出3~5分鐘,電池便會因低溫而完全罷工,所以只能盡量在室內對外攝影。 |
引用:
引用:
請問那時是幾度阿?感覺好冷...... 小弟沒看過雪 :on_14: |
引用:
所以防水跑鞋上有作足功夫 - 加掛止滑用的鞋底附加金屬增阻器, 以防止跑步時溜冰,造成不慎跌倒的窘況。 因為先下雨,之後再結冰,後又降雪,造成多層的冰雪交雜。 然而,這還是可以克服的,因為它等於是在冰上溜冰。 但是關鍵來了,這股來自美南墨西哥灣的龐大水汽團(後來在跑步時,邊跑邊聽廣播時, 學術不精的女華裔播音員卻把它稱為 - 來自「德州」的大量雨水。 這是非專業的說法,完全無說服力。向來地球大氣的水汽,大多來自地球最靠近太陽的赤道, 地球的赤道周圍的氣候就是熱帶性氣候 - 平常悶熱難當,在每天下午都會來場水氣飽和後的快速豪雨。 這些過度飽和的水汽,也就是厚雲層,會往北半球飄移,所以它的起源並非來自在美洲大陸的某點 (就算是德州東部的鄰州 - 路易士安娜州,其擁有從美國北方匯集各支流而積聚在密西西比河的大量河水也不算, 因為其蜿蜒的水汽蒸發量,還是無法構成如在熱帶地區的超大面積之海平面所蒸發的龐大水汽的特定條件), 這種說法立刻被人 call in 的予以更正,該播音員還嘴硬的辯駁說,她的德州朋友都說, 水汽來自德州上空應該可以說的過去。我看這種強詞奪理的說法,會令人信服才怪﹗ 回歸到多倫多當天跑步時的一切還算好,就是那不可忽視的強風,也就是「風冷效應」,它是強烈流動的冷氣流, 這些「乾冷」的超低溫氣流,在由北極往南吹時,與此同時又與來自北美洲大陸南面的墨西哥灣的龐大水汽團交會時, 就會在紊亂的氣旋下造成「暴風雪」。 在北美的下雪與暴風雪是兩碼子事,前者積雪不深,後者降雪量會高很多。 一般而言,暴風雪至少有20~30公分的積雪量,在這種雪高開車或走路都很困難,因為再多的剷雪車也應接不暇。 所以,一般學校為了安全起見,都會透過媒體宣佈停課(不必當地政府,如市政府的硬性規定,可自由發佈應對。) 處在暴風雪時的風冷效應,它的狀況就如在超冷的冷凍肉冰箱內,流速極快的乾燥冷氣流把所有的水汽瞬間帶走,水汽流失氣溫馬上變成極冷。 如要模擬它的實際狀況,就如身處在北極地區,遇到刮強風刮吹時的天況一樣,這時再猛的當地人,也都要躲入與冰屋外絕冷氣流相對隔絕的室內, 並在並屋內燒雪成水氣,以增溫並防止皮膚表層的極度乾裂或凍傷。 當天我有穿深色的冬季運動服以防止雪地迷彩的缺點,頭帶頭套,手套雪地保溫手套, 那身衣褲與襪子都是可以應付暴風雪的超低溫的, 可是眼睛,應該說是眼球才對,在跑步時,尤其是迎風吹襲時,眼球為求以加速新陳代謝的血流量來增溫,結果在跑完回家時, 眼球剛一接觸到室內的零上21攝氏度的暖空氣,眼球暴熱,並大量的積血(微血管暴脹), 形成了「赤目」效果,很像在演恐怖片,哈~~ 在雨雪交雜時溫度不會太低,因為雨水(高空上的水氣,要低到零度才會形成降雪的條件,而雨水則在零度以上才會有),不過之後雨水不再時,那就是純粹的降雪了。 降雪還不算大礙,最厲害的就是那種超強烈流速的冷空氣,曝露在此條件下而未絕緣完全的皮膚, 若因酗酒而導致對溫度的錯誤反應 ,而不強烈運動以增進血液流至人體末梢的話,很容易就會變成僵硬的肉塊。 在此地曾發生失智的老人家,就在家人不察覺的情況下獨自出門,結果就被活活的凍死在社區附近的樹下。 這種情形若僥倖救回一條命,那麼在最冷的手、足部也會因凍傷(凍瘡),而需要鋸掉。 較聰明的傻瓜機,可能會附帶一個防止自動對焦造成對焦失誤的挽救功能,那就是以無限遠的數字符號 - ∞ 來對應。 只要把相機調到這個模式上,就可輕易的得到正確的清晰焦距。 如果沒有上述功能的話,請將其調至風景照或有山的符號的那檔去也行。 . |
引用:
就某日走在路上~ 迎面過來一個女生~ 兩人擦身而過~ 突然聞到一陣水煎包的香味 兩人一同回頭~ 她說 : 是你嗎? 我說 : 不是吧 她說 : 不是嗎? 我說 : 是吧 就這樣認到了水煎包.....:on_87::on_87::on_87::on_87::on_87::on_87: |
引用:
但在又間歇下雨的情況下,溫度又會回升到零上。 我在凌晨時分出外,當時沒下雨,而是下雪,又逢強烈的北極冷氣流狂刮。 所以比較冷,冷到非常具有挑戰性。連在巡邏的警車都窩心的開過來, 並說,在這麼酷寒的時段,您要不要上車來避寒? 他們低估了我來了25年的適應了,我想他們把我看成是新移民。 :on_41::on_41::on_02::on_02::on_79::on_79: 公司後面堆積的雪龐大雪堆有近三米高,有趣吧?﹗ |
前夜在射擊例行練習回家後,老婆與兩個女兒們一齊做了一些很好吃的麵包。
它是由全麥麵粉為主軸,未添加人工奶油(以橄欖油代替)、香蕉、低脂鮮奶、香草粉與加拿大楓葉糖漿做成。 我的胃一直都很不能適應西餐點心,但是女兒們卻與老婆共同參謀,研發了各種口味的西點想要讓我能夠享受西式食品的美味。 她們總共做了六條,昨夜已吃掉兩條,其他的四條在他們各自回自己家後,將帶回去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們吃。 它們非常的好吃,剛烤出後香到令人口水直流,一經咬下後方知何謂人間美味﹗ 自己做的,吃來最安心,當時與牛奶配著吃,真是好滋味~ :on_41::on_41::on_41::on_41: 以下是當時覺得美味無比後,臨時想到要拍照留念的照片。(它們已因出爐冷卻後,體積略為收縮了) ![]() |
打字G~~:on_79::on_79:
![]() |
草~:on_79::on_79::on_79:
![]() |
歐啊~
![]() |
引用:
引用:
|
引用:
|
引用:
|
零下十五度的下午六點多之後院,西斜的強陽直射鏡頭,不得不壓低攝角妥協。
冬天在季節分明的北國,萬物蕭條,對於喜好翠綠風景的我,能拍的只有雪景了。 三月初應該是回暖的時候了,但是天氣還是變幻無常。 昨天的光線很強,以經驗判斷,若以快門速度1/125秒計,光圈非縮小到f:22來拍不可。 ![]()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1:33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