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破五蘊非證果
破五蘊,那只是修道一個應行的路子,在那路子上走。
剛才果地說,我們一般人把破五蘊的境界估計太高了;這是很對的。《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觀自在」,也就是在那兒打坐,這個人在那兒打坐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就是那個禪的功夫一步一步地進到智慧的階段,所以他能明瞭五蘊是空的;這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因為你把這個都看空了,就不被五蘊遮蓋住了;不被它遮蓋,就是智慧現前了。 這時候還談不到什麼證果、出三界;談不到的。智慧是有了,所以才能離苦得樂。在離苦而沒有離、得樂還沒有得的這個階段上,還有一段的路程;還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不被境界所轉。他還是被境界轉,被色、受、想、行、識這五種的境界轉;這不單沒有證四果,而且連初果也談不到的。人證了初果阿羅漢,就可以走路腳不需要碰到地下,離地下會有半分那麼高;腳不沾地了,在任何地方都腳不沾泥了。他怎麼能這樣的呢?就因為他把這見惑去了,斷了八十八品的見惑,因為他斷見惑就能這樣了。 什麼叫見惑呢?就是「對境起貪愛」。對著這個境界,就被這個境界所迷了,生出一種貪愛心來,這叫見惑。證果的人, 眼觀形色內無有; 耳聽塵事心不知。 什麼都空了,無所執著了,那他怎麼還會走火入魔呢?根本就沒有什麼魔可走、可入的,沒有什麼火可走的,他沒有火了。 「迷理起分別」,這是思惑。二果、三果的聖人要斷思惑。你想一想,在這五蘊的階段,他修道若斷了思惑,怎麼會想東、想西、想南、想北,計度上、計度下的?用種種的分別心來研究道理呢?沒有的!什麼事情來了,他都迎刃而解,不需要去分別計度它。這些妄想都是一些個識;尤其那個「識」,那分別更細微,細微、細微的地方,它都在那兒分別。不要說他沒有證果,他甚至於也不能升到非非想處天,為什麼呢?他這身體根本就沒有看破,沒有放下呢!還是在這臭皮囊上來用功夫,打轉轉。 所以你們以為破了五蘊,證了果;證了什麼果?破五蘊,那只是修道一個應行的路子,在那路子上走。所以各位要認識清楚這種境界,不要像那無聞比丘似的,以四禪天就認為四果了。這個破五蘊,也就是在這初禪、二禪的境界上。這要是按著修行的步驟來講,還很早很早呢,這可以說是剛剛入門。你不要對那剛剛開蒙的小學生,就以為他大學畢業了。就是神童,也沒有那麼多。或者有的小孩子讀書讀得快,那是神童,但是很少很少的,所以對於法要認識清楚。我早不講這話,就看你們各位的智慧怎麼樣?今天我告訴你們,沒有斷見惑、思惑,這怎麼能談到證果呢?談不到的。 他沒有證果,都是虛妄的境界,所有的都不是真實的。就是他色、受、想、行、識都破了,也還沒有證果,這不過只是在修道的路上跑著呢。他若是證果,他就得到不退轉了,怎麼會著魔呢!證了初果,也不會著魔的。 《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破了五蘊,他只是明白這個空理了,並談不到什麼了生死和證什麼果位;這還是在那個路上走著呢,還沒有到家,所以談不到了生死。他這個落到一個偏空的理上,這時候他也不覺得有什麼苦,也不覺得有什麼樂,他在這個地方要是停止了,就落入外道去了;若再往前進步,那麼他是可以開悟,可以證果,但是要精進。所以修行,無論你到什麼程度上,你如果以得少為足,就認為在那兒就可以了,那就叫「中道自劃」了,半途而廢;也就是就懂得那麼多,再往前就沒有進步了。 |
沒有蘋果或是奇異果可證啦:on_65::on_65::on_65:
一切本自圓滿具足,無道可修,無佛可成:on_32::on_32::on_32: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on_14::on_14::on_14: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個「觀」,就是指 Vipasana (內觀)... 這個「觀自」,就是指... 開始內觀,看向自己... 這個「觀自在」,就是指... 開始內觀後,就會見識自己的在;最後就會得到自在... 這個「觀自在菩薩」,就是指... 在得到全然的自在後持續內觀,最後就會走上菩薩道... 成為觀自在菩薩... 這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指... 觀自在菩薩在走上菩薩道後持續內觀;並達到最為殊勝的境界時... 這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是指... 在那最為殊勝的位置上;觀自在菩薩會觀照出五蘊的空象... 這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指... 觀自在菩薩在觀照出五蘊的空象後;就可度於一切苦厄... :on_14::on_14::on_14::on_14: |
引用:
「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 「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孫悟空:法號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會七十二變、騰雲駕霧。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偽裝的伎倆;一個觔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心變化,小到繡花針,大到頂天立地。他佔花果山為王,自稱齊天大聖,攪亂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偷吃太上老君的長生不老金丹,打敗天宮十萬天兵天將,又自不量力地與如來佛祖鬥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後來經觀世音菩薩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被封為鬥戰勝佛。 |
引用:
難怪搞那麼久才回... :on_36::on_36::on_36::on_36: 真是... :on_52::on_52::on_52::on_52: |
引用:
人生不只是關於你自己怎麼過活而已,還與對別人付出有關,也與完成你的使命有關,與你為什麼在此時存在於地球上有關。人生,使把自己這一塊小拼圖加進世界的版圖上。大部分人都太執著於自我,認為一切都是繞著自己旋轉,無時無刻想的都是我,我,我。然而,如果你想活出「富裕」一詞的真正意涵,它就不會只跟你自己有關,而必須為別人的生活增加價值。 現代最偉大的發明家和哲學家之一,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曾說:生活的目的,是為我們這個世代及後代增添價值。 瑪莉安.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在她的發現真愛(A Return to Love)裡寫道: 你是上帝的孩子。你的小心翼翼幫不了這個世界。縮小自己,好讓周圍的人在你身邊不會感到不自在,這麼做並沒有意義。我們都必須閃亮,像孩童那樣發亮。我們生下來就是為了彰顯我們內在的上帝的榮光;它不是只存在於一些人裡面,它就在每一個人裡面。當我們讓自己的光芒閃閃發亮,我們也就不知不覺中允許了別人散發光芒。一旦我們從自我的恐懼中解放出來,那麼自然而然的,我們的存在就會讓人得到解放。 :on_90::on_90::on_90::on_34::on_48::on_48::on_48: |
「真愛」
:on_28::on_28::on_28::on_28:
「無法」... 自肋;一欲助人者... 名喚:「Untrue Helper」... :on_14::on_14::on_14::on_14: 唯「自證者」方得「以不變的熱情深愛著這個世界」... :on_45::on_45::on_45::on_45: :on_28::on_28::on_28::on_28: |
引用:
![]() |
引用:
所以對路上的什麼... 蘋果... 奇異果...;:on_22::on_22::on_22::on_22: 從來就沒興趣... :on_67::on_67::on_67::on_67: :on_14::on_14::on_14::on_14: |
引用: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誰能不留足跡:on_14::on_14::on_14: 學者恆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 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慇勤空裡步。——洞山禪師 祖意如空不是空,盡機爭墮有無功。三賢尚未明斯旨, 十聖那能達此宗。透網金鱗猶滯水,回塗石馬出紗籠。 慇勤為說西來意,莫問西來及與東。——同安察禪師 |
「時代的表徵...」
引用:
|
您最多再回一篇... 該去休息一會兒啦... 不然不回文啦...
:on_28::on_28::on_28::on_28: |
引用:
![]() |
引用:
:on_35::on_35::on_35::on_35: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7:15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