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http://forum.slime.com.tw/f23.html)
-   -   李白 〈靜夜思〉版本?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242812.html)

anotherlevel 2009-02-05 01:07 AM

引用:

作者: pearl_chen00 (文章 2100277)
西瓜糖?有這種東西喔

人家比較喜歡吃巧克力啦

年前吃到一種蔓越莓葡萄酒口味的

輕輕一咬就有酒香溢出

~~念念不忘的好滋味呀

不過 7顆要60元 ><

7-11有賣嗎???

anotherlevel 2009-02-05 01:31 AM

引用:

作者: kedey0660 (文章 2100475)
不好意思:on_22::on_22::on_22:


三國的故事,有 人會有整組的嗎

什麼意思啊

什麼是整組的啊

:on_52::on_52::on_52:

NKNK 2009-02-05 02:20 AM

引用:

作者: anotherlevel (文章 2100452)
我不知道為什麼

忽然想到小姨...

:on_52::on_52::on_52:

我卻思善畫重點的D校長:on_77::on_77::on_77:

quasar 2009-02-05 09:35 AM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何者為真 大概問李白最清楚:on_14::on_14:
前者讀熟了 深入腦海 比較親切 兩個明月
月是故鄉明的描寫
後者如果是山居寫的 那山月兩字 更顯孤獨

K22514 2009-02-05 09:44 AM

引用:

作者: quasar (文章 210059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何者為真 大概問李白最清楚:on_14::on_14:
前者讀熟了 深入腦海 比較親切 兩個明月
月是故鄉明的描寫
後者如果是山居寫的 那山月兩字 更顯孤獨

經這麼說來 後者是對的 ~
會思故鄉肯定是孤獨地 ~~:on_22:


:on_14::on_14::on_14:

barrielee 2009-02-05 01:53 PM

引用:

作者: quasar (文章 210059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何者為真 大概問李白最清楚:on_14::on_14:
前者讀熟了 深入腦海 比較親切 兩個明月
月是故鄉明的描寫
後者如果是山居寫的 那山月兩字 更顯孤獨

山其實是最突兀之處

不管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的都是'同一個月亮"

月是故鄉明觸境傷情是很合理

山?詩人的故鄉有沒有山?一樣的山嗎?

看到黃山會想起阿里山?看到富士山會想起阿里山?...........

李白是"詩仙"(詩仙會不會有失誤的時候,例如酒喝多了)

qdenise 2009-02-05 02:06 PM

引用:

作者: NKNK (文章 2099764)
 

於是,決定查一下。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翻開《全唐詩》,這首詩竟然是這樣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下面有“看,《別裁》作‘明’”的校注,是後人所加。
這到底怎麼回事?我於是又查閱了宋人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洪邁所編的《萬首唐人絕句》,都和《全唐詩》中的一樣。而《別裁》應該是指清代沈德潛編選《唐詩別裁集》。 《全唐詩》成書於清朝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看來李白的這首詩在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間還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這應該是詩的原貌。但是為什麼到了沈德潛手上就變了呢?沈德潛(1673-1769)的《唐詩別裁集》於康熙五十六年(1718年)問世,比《全唐詩》遲12年,那麼他為什麼不以康熙《御製全唐詩》為標準卻要作這樣的改動,他又有什麼依據呢?我們現在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是怎麼來的呢?

再查,原來,清代蘅塘退士所編的《唐詩三百首》裡,《靜夜思》就是我們現在流傳的這樣了。這個蘅塘退士本名孫洙(171l一1778),是乾隆十六年進士。終於找到了罪魁禍首,就是這本流傳極廣,影響極大的《唐詩三百首》惹的禍。

沈德潛一改,蘅塘退士再改,短短幾十年間,一首詩就變了模樣。
是什麼原因,使這兩個文人“冒天下之大不韙”,悖逆聖意,篡改經過康熙皇帝御批,全名叫做《御製全唐詩》中的這首詩歌呢?

仔細比較,我們發現,沈德潛和蘅塘退士的改動,都是給詩中加上“明”字,而恰恰這“明”字是最不合情理的。這兩位先生都是進士出身,學問可深著了,難道連這點都不懂?肯定不會!看來這“明”字有蹊蹺。

可能是這兩個漢族文人念念不忘“明”朝,故意在李白這首《靜夜思》中加上“明”字。你看:“床前明月光”含蓄地表達了這月光普照的大地仍然是“明朝”的;“舉頭望明月”實際上是表明他們心中對於恢復“明朝”的的期盼;而“低頭思故鄉”中的“故鄉”就被他們賦予“故國”的意思了。怪不得這個進士出身的孫洙晚年卻斷然選擇做“退士”! ,他是想退回到明朝呢!

再看看這個蘅塘退士給《唐詩三百首》寫的序,似乎也話中有話:他首先稱以前的兒童讀本《千家詩》編排不夠規範,說其“隨手掇拾,工拙莫辯”。事實上,《千家詩》歷經數百年風雨考驗,其挑選的大多是各個時期的精品,而且詩歌是嚴格按“春夏秋冬”的次序編排的。而他的《唐詩三百首》卻大量地選入了唐代樂府中的“出塞曲”——戰爭詩。這畢竟是一本兒童啟蒙讀本啊,理應盡量多挑選一些花鳥蟲草、忠孝禮儀的詩才是啊,可怎麼一半多篇幅竟是描述有關唐軍和胡兵作戰題材的邊塞詩呢?原來,他是要教導國人奮勇抗擊外來侵略呢!

你看——“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連邊疆的一座荒山也不能讓敵人踏進!還有啊,他在序言中聲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後一句顯然犯了“語病”,因為真的不會吟詩的人,即便熟讀唐詩一萬首也不管用,以至後人大多將此句改成了“不會作詩也會吟” 。依我看呢,“退士”先生並不糊塗,他的真實含義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贏”也就是說,讀了這本詩集,你沒有學會作詩沒關係,關鍵是要能“贏”得“反清復明”的勝利。

一首小小的《靜夜思》竟能被文人寄予這麼多的深意和期盼,也真難為他們了。

合情合理…這個篇考證似乎是正解:on_14:

barrielee 2009-02-05 02:31 PM

引用:

作者: qdenise (文章 2100696)
合情合理…這個篇考證似乎是正解:on_14:

是不是正解?難說呀

基本上,正解只有一個"就是李白本人才知道":on_14:

如響99 2009-02-05 02:41 P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100704)
是不是正解?難說呀

基本上,正解只有一個"就是李白本人才知道":on_14:

李白!(你白)?有人叫我嗎?

每天都有人這麼稱讚我喔!~!(你白

是不是正解?我忘了呀!那麼久了!隨便啦!

你們平地人:講話很難了解那個明白捏!:on_47:

barrielee 2009-02-05 03:21 PM

引用:

作者: NKNK (文章 2099764)
:on_14::on_14::on_14:後代讀書人真愛惹麻煩:on_61::on_61::on_61:

李白是躺著,還是坐著,還是站著?——李白《靜夜思》新解 望洲山客 发表日期:2007-06-03 23:59:0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靜夜思》。這首詩語言淺近,語意明白,讀來朗朗上口,是古詩中普及程度最高的,三歲孩童都能背誦。但是,也就是這首詩,如今聰明的孩子會向大人提出他的懷疑:“舉頭望明月”的李白究竟是躺著,還是坐著,還是站著?如果是躺著,那他怎樣舉頭怎樣低頭?如果是坐著,那他是睡覺前坐在床邊看到月光還是睡醒後看到月光坐起來?如果是站著,那他怎麼舉頭看到的不是屋頂了嗎?是不是他家的屋頂有天窗?孩子的問題就是這樣難繞,問得你不得不王顧左右而言他。

不過,仔細一想,孩子的問題還挺值得細細思考的。孩子們產生疑問的原因把詩中的“床”當成我們現在睡覺的床了。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注意到這裡的“床”究竟什麼東西呢?其實,“床”在古代是一種坐具!按說讀過高中的人都會知道這個文化常識。高中語文課上那篇著名的《孔雀東南飛》中有“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的句子,老師會告訴我們,古人大多席地而坐,並沒有像現在的椅子,到了東漢才有從西域少數民族傳入的“繩床”,也稱
“胡床”。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在潛意識裡都會把“床前明月光”的“床”等同於我們今天睡覺的床呢?可能是因為這首詩太好懂,理解起來似乎沒有困難,就不會再去深究了。這也是我們常常會犯常識性錯誤的一個原因。

記得有一次給學生講古文裡的“陽”指“山的南面,水的北岸”,並在黑板上畫示意圖給學生解釋一番。有個學生突然插嘴:老師,那在澳大利亞還能這樣解釋嗎?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幸虧反應還算快,馬上回答:澳大利亞不用文言文。

如果仔細查一下,我們會發現,李白的詩中經常寫到“床”。他在描寫醉僧懷素的《草書歌行》詩中,曾這樣寫道:“吾師醉後依胡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這裡的胡床指的就是椅子,如果懷素當時是斜躺在床上的話,那他又怎能潑墨“數千張”呢?在《寄上吳王三首》詩中也談到“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床”,看來,這胡床使用起來蠻方便的,不用時還可以將它折疊掛在牆上,假如是指睡覺的床,肯定是不行了。他在《陪宋中丞右武昌夜飲懷古》中更明確提到:“庾公愛秋月,乘興坐胡床”。當然,上述三個例子中李白用的是“胡床”的稱呼,而在《長干行》中,“郎騎竹馬來,饒床弄青梅”就用一個“床”字來稱呼了。

這樣想來,李白應該是坐在“胡床”也就是椅子上看月光的。而且,應該是坐在室外,就像我們以前在夏天晚上端一張椅子坐在室外納涼一樣。要不然,他不會把月光“疑是地上霜”了,因為房間裡面是不會有霜的,在房間裡一般不會產生把月光當作霜的錯覺。我想李白是在某個初秋的傍晚,早早地端了把椅子坐在室外,這個時候天色還沒暗,月亮也還沒有上山。過了一段時間,正在沉思冥想的李白突然發覺地上鋪上了一層白色,他驚詫才是初秋,怎麼就有霜了?一抬頭,才發現,原來是月上東山了。

這樣,似乎是應該解釋得通的。但是還有一個問題令人感到疑惑不解:按說,“明月光”是皎潔的月光,與霜色的青灰淡白,甚至有些冷森森的寒意不同,大詩人李白不會不知道吧!而且短短20個字的小詩怎麼會出現了兩個相同的“明月”呢?
在一首詩中重複使用同一個詞,這在近體詩中是比較忌諱的,叫“犯重”。李白的詩風雖然比較疏朗自由,但還不至於犯這樣的錯誤吧!   

於是,決定查一下。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翻開《全唐詩》,這首詩竟然是這樣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下面有“看,《別裁》作‘明’”的校注,是後人所加。
這到底怎麼回事?我於是又查閱了宋人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洪邁所編的《萬首唐人絕句》,都和《全唐詩》中的一樣。而《別裁》應該是指清代沈德潛編選《唐詩別裁集》。 《全唐詩》成書於清朝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看來李白的這首詩在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間還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這應該是詩的原貌。但是為什麼到了沈德潛手上就變了呢?沈德潛(1673-1769)的《唐詩別裁集》於康熙五十六年(1718年)問世,比《全唐詩》遲12年,那麼他為什麼不以康熙《御製全唐詩》為標準卻要作這樣的改動,他又有什麼依據呢?我們現在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是怎麼來的呢?

再查,原來,清代蘅塘退士所編的《唐詩三百首》裡,《靜夜思》就是我們現在流傳的這樣了。這個蘅塘退士本名孫洙(171l一1778),是乾隆十六年進士。終於找到了罪魁禍首,就是這本流傳極廣,影響極大的《唐詩三百首》惹的禍。

沈德潛一改,蘅塘退士再改,短短幾十年間,一首詩就變了模樣。
是什麼原因,使這兩個文人“冒天下之大不韙”,悖逆聖意,篡改經過康熙皇帝御批,全名叫做《御製全唐詩》中的這首詩歌呢?

仔細比較,我們發現,沈德潛和蘅塘退士的改動,都是給詩中加上“明”字,而恰恰這“明”字是最不合情理的。這兩位先生都是進士出身,學問可深著了,難道連這點都不懂?肯定不會!看來這“明”字有蹊蹺。

可能是這兩個漢族文人念念不忘“明”朝,故意在李白這首《靜夜思》中加上“明”字。你看:“床前明月光”含蓄地表達了這月光普照的大地仍然是“明朝”的;“舉頭望明月”實際上是表明他們心中對於恢復“明朝”的的期盼;而“低頭思故鄉”中的“故鄉”就被他們賦予“故國”的意思了。怪不得這個進士出身的孫洙晚年卻斷然選擇做“退士”! ,他是想退回到明朝呢!

再看看這個蘅塘退士給《唐詩三百首》寫的序,似乎也話中有話:他首先稱以前的兒童讀本《千家詩》編排不夠規範,說其“隨手掇拾,工拙莫辯”。事實上,《千家詩》歷經數百年風雨考驗,其挑選的大多是各個時期的精品,而且詩歌是嚴格按“春夏秋冬”的次序編排的。而他的《唐詩三百首》卻大量地選入了唐代樂府中的“出塞曲”——戰爭詩。這畢竟是一本兒童啟蒙讀本啊,理應盡量多挑選一些花鳥蟲草、忠孝禮儀的詩才是啊,可怎麼一半多篇幅竟是描述有關唐軍和胡兵作戰題材的邊塞詩呢?原來,他是要教導國人奮勇抗擊外來侵略呢!

你看——“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連邊疆的一座荒山也不能讓敵人踏進!還有啊,他在序言中聲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後一句顯然犯了“語病”,因為真的不會吟詩的人,即便熟讀唐詩一萬首也不管用,以至後人大多將此句改成了“不會作詩也會吟” 。依我看呢,“退士”先生並不糊塗,他的真實含義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贏”也就是說,讀了這本詩集,你沒有學會作詩沒關係,關鍵是要能“贏”得“反清復明”的勝利。

一首小小的《靜夜思》竟能被文人寄予這麼多的深意和期盼,也真難為他們了。

小弟一時懶散沒有去找資料,原來google有不少,簡體的就更多..

幫N大補上原文的網址,算是對原作者的尊重
http://blog.66wz.com/?uid-205300-act...-itemid-115979



感謝把文章從簡譯繁

rainfire 2009-02-05 03:55 PM

引用:

作者: anotherlevel (文章 2100455)
說到周瑜

我就想到

萌萌

:on_52::on_52::on_52:

不懂= = ?
:on_47::on_47:

NKNK 2009-02-05 07:37 P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100717)
小弟一時懶散沒有去找資料,原來google有不少,簡體的就更多..

幫N大補上原文的網址,算是對原作者的尊重
http://blog.66wz.com/?uid-205300-act...-itemid-115979



感謝把文章從簡譯繁

您太謙虛啦:on_65::on_65::on_65:
哪像我滿腹經綸,還在網路上找証人助威:on_14::on_14::on_14:
我是極懶於打字的人,希望不會造成老兄困擾:on_12::on_12::on_12:

barrielee 2009-02-05 08:16 PM

引用:

作者: NKNK (文章 2100843)
您太謙虛啦:on_65::on_65::on_65:
哪像我滿腹經綸,還在網路上找証人助威:on_14::on_14::on_14:
我是極懶於打字的人,希望不會造成老兄困擾:on_12::on_12::on_12:

科技越進步,越是養懶這一代的人,有時垂手可得的資訊我們反而要去問人,希望別人幫忙找

學生時代電腦還沒普及,寫報告找資料要到圖書館

現在惰性有增無減,甚至輸入法太好用,真正拿起筆來書寫忘記的字真不少:on_61:

NKNK 2009-02-05 08:32 P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100867)
科技越進步,越是養懶這一代的人,有時垂手可得的資訊我們反而要去問人,希望別人幫忙找

學生時代電腦還沒普及,寫報告找資料要到圖書館

現在惰性有增無減,甚至輸入法太好用,真正拿起筆來書寫忘記的字真不少:on_61:

barrielee大哥教訓的是:on_65::on_65::on_65:

弟等反省慚愧中:on_65::on_65::on_65:

觸動我開發懶人用品商機方向:on_33::on_33::on_33:

barrielee 2009-02-05 09:01 PM

引用:

作者: NKNK (文章 2100876)
barrielee大哥教訓的是:on_65::on_65::on_65:

弟等反省慚愧中:on_65::on_65::on_65:

觸動我開發懶人用品商機方向:on_33::on_33::on_33:

不敢當,這也是我常犯的毛病

大家互勉之

很多時看到不少論壇,明明爬文就可以解決的事情,還是看到有人不斷重複提問

當有天電腦發展全用語音控制不再需要滑鼠及鍵盤,人類的雙手會否退化?:on_14: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2:33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