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際關係溝通與技巧
說穿了,這是一門課程
大學時還是必修學分 (如果跟版上新同學說小弟是念社工系的,應該一堆打死都不信吧:on_52:) 上課的時候,一堆同學席地排排坐,老師除了講解理論,還要分組進行對話練習 當您發現,講國語講了數十幾年,還要來練習國語會話時,是多麼尷尬、臉紅與糗... :on_58: 可是透過練習,您就會發現: 原來以往我們講話有多隨便,我們總是以自己"懂"的角度發言,卻不去注意與關心聽者到底懂了沒,然後很多的溝通誤謬與不當情緒(例如著急、生氣、憤怒、三條線)就發生了... :on_57: 我們對大多數工作時服務的客戶與長官很有耐心,對家人卻很不用心,總認為「你應該懂我的啊」,常常三言兩語就把話帶過,對父母如此,對另一伴如此,對兒女孫子女也如此... :on_75: 語言,除了字面上的用字遣詞,伴隨著語言溝通,還有另一個重要關鍵,叫做「非語言溝通」 舉凡語調、口氣、臉色、動作、行為...等,都在非語言溝通之列 譬如「親愛的」,如果您說的和顏悅色、輕聲細語:on_33:,對方大概就會感覺您在撒嬌,說不定有事相求;可是如果您說的咬牙切齒、面露兇光:on_26:,對方大概就會認為大事不妙,等下有頓粗飽要吃了... 洞悉非語言溝通,是為了瞭解對方在心理防衛機轉之下,到底真正的意念是甚麼?有沒有言行合一?有些人為了合理化或掩飾自身尷尬、不正當、不被允許的想法,言行會不一致,可是透過非語言溝通的觀察,是可以明白對方要甚麼... 明白真正意念之後,是否可以馬上戳破謊言(包括善意的),還要看當下情況、對話者彼此之間的角色、權力關係、溝通目的...等(好麻煩喔:on_67:) 整個上課過程等於是逐字逐句檢討「對話內容」恰當與否,累是一定的,因為短短一二百字的溝通對話,都可以寫上千字的分析報告 這樣的訓練還是有好處的,像是看到別人文章或與別人交談時,用字遣詞的敏感度都會提高,的確可預防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另外像是PAC理論、你好我也好的概念、澄清與挑戰的對話技巧...等,或多或少都算頗有趣啦,若再加上性別差異,男性女性的慣用思維和語言有些許不同時,讓小弟就會覺得:待會兒還是惦惦就好:on_52:,然後持續報以微笑... 以上是一些想到的經驗,簡單分享 沙發甭搶,小弟待會兒也想先蹲馬桶座沙發... :on_14: ----------------------------------------------我是分隔線---------------------------------------------- 如果小弟提供的內容有誤,還請見諒,畢竟已經大學畢業超過10年了... :on_28: ◎淺談P-A-C 接下來和各位分享一下PAC PAC是三個英文字母的縮寫: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小孩),各自代表人際溝通時三種狀態 PAC通常被拿來使用進行簡單的溝通分析 一、首先說明三種狀態代表的意義與定位 parent(父母),代表的是在上位者、權威者、命令者、控制者...等 adult(成人),在這裡當然不是指18禁的玩意兒:on_52:,成人代表的是一種理性溝通的狀態,包括客觀陳述、平等交談、對等往來...等 child(小孩),代表的是在下位者、跟隨者、受命者、被控制者...等 adult(成人)與adult(成人)之間地位平等,互無高低 parent(父母)與child(小孩)之間地位高低有別,parent(父母)高高在上頤指氣使,child(小孩)低低在下唯唯諾諾 二、接下來以簡單案例講解如何使用PAC 案例A 父:「小明,你去幫爸爸把報紙拿過來。」 子:「是的,父親。」 案例A之中,父對子的溝通動線是P→C,子回應父的溝通動線是C→P 二條動線平行,P-A-C理論解釋道:平行的溝通互動,不會有衝突發生 案例B 父:「小明,你去幫爸爸把報紙拿過來。」 子:「x的,我又不是你的奴隸,你沒有手啊?不會自己去拿!」 案例B之中,父對子的溝通動線是P→C,子回應父的溝通動線也是P→C 二條動線交叉,P-A-C理論解釋道:交叉的溝通互動,代表有衝突發生 把二個案例的圖畫出來,就更清楚了 ![]() :on_81::on_81::on_81:休息一下唄:on_81::on_81::on_81: 案例C 男朋友:「聽說貧民百萬富翁很好看,今晚一起去看好不好?」 女朋友:「好啊,我也很期待這部電影說...」 案例C之中,男朋友對女朋友的溝通動線是A→A,女朋友回應男朋友的溝通動線是A→A,二條動線平行,溝通過程ok 案例D 男朋友:「聽說貧民百萬富翁很好看,今晚一起去看好不好?」 女朋友:「厚,我現在很忙你是沒看到泥,看你個大頭鬼...」:on_69: 案例D之中,男朋友對女朋友的溝通動線是A→A,女朋友回應男朋友的溝通動線是P→C,二條動線交叉,溝通不良 案例E 男朋友:「聽說貧民百萬富翁很好看,今晚一起去看好不好?」 女朋友:「唉呦,人家不想看電影,只想吃傳統花生豆花啦,你去永和幫人家買好不好,拜託啦求求你求求你啦,人家要吃豆花啦...」:on_08: 案例E之中,男朋友對女朋友的溝通動線是A→A,女朋友回應男朋友的溝通動線是C→P,二條動線交叉,溝通不良 畫圖來看:on_14: ![]() 上述案例D與E之中,男朋友期待女朋友的回應是理性的,可是女朋友不是盛氣凌人就是撒嬌耍賴,這會埋下日後不合、爭吵,甚至分手的誘因 :on_81::on_81::on_81:休息一下唄:on_81::on_81::on_81: 總評:P-A-C是一種方便、通俗且實用的溝通分析,只要回想當下的對話內容,掌握雙方非語言的特質(聲調、語氣、臉色、眼神...),就可以將是否發生溝通衝突給分析出來 若想更深入了解P-A-C的理論由來、背景、對文化的影響與意義...,可以進階閱讀遠流出版社「我好,你也好」一書 (這書小弟大學時買過,不過畢業時好像送人了...:on_52:) 請參考北市生命線的書籍推薦 http://www.sos.org.tw/books-02.asp?book_id=42 ----------------------------------------------我是分隔線---------------------------------------------- ◎男女對話風格的不同 有關這部分的知識,係來自於遠流的另一本書「男女親密對話」 小弟想先節錄郭賽華前輩對該書的書評,來做為開場(小弟已修飾看起來的部分漏字): 出處 引用開始:on_06: 一對開車迷了路的男女已經在同一地區繞了半天圈子了。女的建議:「為什麼我們不問問別人呢?」開車的男人則堅持:「一定就在這附近。我再試試這條街看看。」 為什麼大部份的男人不願意向他人問路,而女人則否?女人又為什麼總是無法瞭解男人不願問路的原因?大大小小諸如此類發生在兩性之間的問題,經常導致誤解、挫折,甚至關係的破裂。美國喬治城大學語言學教授黛柏拉泰南(Debrah Tannen)所著「男女親密對話」(原名: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一書所提出有關兩性談話風格差異的理論為這些問題提供了合理的解釋。 多年來泰南一向以研究言談分析和跨文化溝通在歐美語言學界享有盛名。在這本為一般讀者所寫的書中,她以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探討兩性關係,顯示很多摩擦和衝突起源於男孩和女孩自小在不同的文化中成長,而發展出不同的談話風格,因此兩性對話亦是一種跨文化溝通。 許多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和心理學都發現,女孩通常是成對地或在小團體中嬉戲;她們花很多時間在談話上,學習使用語言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相反地,男孩子喜歡在較大而階級分明的團體中玩競爭性的遊戲;階層地位較高的男孩經常對低者發號司令。他們藉由語言建立地位,維護獨立,與人一爭長短。 泰南認為,雖然男女兩性都有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和維護個人獨立的需求,女人的世界通常以前者為重,因此女性努力減低與他人之間的差異以維持平等的關係。反之,男人追求個人獨立的溝通方式則使他們在說話時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地位的高低和主控權的掌握。根據這種解釋,許多男人認為向他人問路顯得自己矮人一截,因此寧願自己多花時間摸索。 男人認為談話應「言之有物」的「報告式談話」(Report-talk)顯然有異於女人期望分享感覺的「情感式談話」(Rapport-talk),許多誤解摩擦由此而生。女性也常被誤認為嚕嗦多話,喜歡蜚短流長而言不及義。 最後泰南在第十章的結論中指出,為了減少兩性之間的衝突,保持和諧的關係,男方女雙方並不需要改變自己的型態和風格,學習如何去闡釋對方的言行才是務實之法。男女都可以自互相學習中獲益良多,女人可以自男人那兒學習到如何接受衝突和差異,而不視其為對親密的威脅;男人可以自女人那兒學習到如何互相依賴,而不將它們視為對自由的威脅。 ...然而泰南以談話風格差異和跨文化溝通來解釋兩性語言的談論也引起另一派研究「性別與語言」的女性主義學者的質疑與批判。 這些學者強調,兩性語言的歧異起源於(同時也反映了)女性在男性主控的父系社會中所遭受的歧視與不公平待遇,而兩性溝通所遭遇的問題正是由於男性試圖主宰女性的結果。她們認為泰南的解釋只是一種避重就輕,較容易為一般社會大眾所接受的說法。事實上,泰南在寫作此書時就已預料到可能遭受的評擊。 在序言中她就明白指出:「沒有人能否認在我們社會中男人是統治階級,而許多男人也試圖控制女人。但是男人主宰並不是故事的全部,不足以解釋發生在男女之間的談話,尤其是雙方都真心 誠意和尊重對方的談話中所有的問題。」(見原書第十七頁)雖然兩性之間問題複雜,並非談話風格差異所能完全解釋,重要的是當我們在找出這些差異並加以了解後,就比較能面對真正的制度衝突,並找出協調的共同語言。當然,身為女性,泰南比別人更為了解女人新處的兩難情況...她們如以傳統女性的方式發言,往往會被認為軟弱不適任領導;如以男性領導者的態度說話,則又將被視為不合格的女人。... 引用結束:on_28: 很有趣吧,看完這種書評簡介,就會讓人有買書的衝動...:on_53: 根據小弟自己的觀察,泰南教授的觀點:女性傾向使用語言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男性傾向藉由語言建立地位,維護獨立,與人一爭長短...確實如此:on_46: 最好的觀察情境在...學校、辦公室、史萊姆論壇...等,無所不在:on_14: 比較特殊的情境,包括男校、女校、軍營...男女比例懸殊的地方,可以看出同性間相處的慣性風格,這些地點適合當觀察對照組:on_45: 當然,傾向哪種風格型態的溝通,本無對錯 只是有可能自己一直處在某種風格型態下、已根深蒂固地習慣而不自知,造成戀愛、婚姻等日後男女相處上不必要的衝突 泰南教授也說了:男方女雙方並不需要改變自己的型態和風格,學習如何去闡釋對方的言行才是務實之法。男女都可以自互相學習中獲益良多,女人可以自男人那兒學習到如何接受衝突和差異,而不視其為對親密的威脅;男人可以自女人那兒學習到如何互相依賴,而不將它們視為對自由的威脅。 各位不妨在和異性溝通時試試看:試著先翻譯對方的型態,再把對方的溝通意念放入自己的認知內;或者反過來先轉化自己的風格,再和對方溝通 沒有溝通對象時,上史版找一定會有的... :on_65::on_14: |
說來就來
沙發當仁不讓低 :on_14: |
好像該去睡覺了
今天有點放肆,小勛勛與老婆早睡了... 明早說不定五點,小勛勛就會把小弟踢醒 嘿嘿,只剩三個小時可睡 :on_14: |
R 大,老實說,從見識過您軍中的服務照片後,我只覺得您有超乎一般人的成熟與慈祥,這種強烈的印象連同您發文的風格,讓我覺得您是一個替人家設想周到的人,很容易與基層打成一片,有時很想建議您從事為民服務的政治人物,或許您可轉行看看﹗
|
引用:
引用:
|
引用:
口以,但是,條件是請幫我把 卡拉 的也找出來,我找的快不耐煩了﹗:on_14::on_14::on_14: |
引用:
有人陷入我昨天的困境無法自拔 |
引用:
|
引用:
|
引用:
|
引用:
真的很可怕耶 卡拉的文真的超多 我看看能不能GOOGLE到什麼好了 |
R 大 真是 文武雙全~ 機智幽默
溫柔體貼 愛妻愛子 的好爸爸:on_14: 一般人沒有上過類似課程 只能靠在社會的礪練讓自我的溝通技巧提昇 溝通確實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 溝通不良 小則影響家庭 大則傾城傾國 都不無可能 |
引用:
其實我也沒在史版看過卡拉的照片:on_14: |
引用:
妳跟 Living 大都害我找了一下午,著了你們的道﹗:on_22::on_22::on_22: |
引用:
引用:
引用:
引用:
|
針對主題
我國真的是缺乏溝通技巧的訓練 當今政治人物,連論述的能力都很差,除了外交出身的胡志強比較好,其他人實在是..... 小英主席常口若懸河講了一大堆,我們真的找不到他想要表達的主題(這是幾年前公投辯論時看到他的表現大失所望) 他們大多留學美國,學位是怎樣混到的?:on_14: |
:on_59::on_59:r大是學社工:on_56::on_56:我不相信
|
看來偶的人際關係溝通與技巧這門是0分
r大師 請救救偶:on_63: |
引用:
:on_65: 小弟不甚完美,才會小心翼翼 深怕與人互動時,傷了他人,那就糗大了 :on_14: 人格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有些導因於天生,有些則深受後天家庭環境與社會化的影響 像小弟小時候是個標準的跟隨者、觀察者、模仿者 不由自主的會去羨慕自我意識很強烈的人 :on_55: 所以「自我」的形塑過程和社會化過程,不算健康(幸好也沒走入歧途:on_52:) (按:心理學中把"我"這個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分別加以探討) 青春期摸索期間,「自我」遭到外力摧毀也很多次 大概也基於如此,小弟對自我不健康的人,似乎特別敏感+能同理 這要算一種「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際遇吧 會不會轉行去服務民眾,則要看機緣 :on_14: 引用:
可是在哪一樓,小弟也忘了 :on_14: |
引用:
小馬小英個性太拘謹 不太需要期望他們能說出什麼漂亮的話 那一堆律師呢 只能說專業訓練太好 說出來的也別太認真 至於留美喔....美國人講話其實本來就顛三倒四, 詞不達意....所以這樣的講話應該是真的得到老美的真傳:on_12::on_12: |
引用:
引用:
與文化和社會價值觀有關 台灣教育不重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育,是事實 連表達都不行,就談不上雙向溝通 雖然記得小學有說話課,要上去講故事或笑話,可是比重不高 其他課堂上老師也不鼓勵學生舉手發言 填鴨式的教法,害慘了現在中高齡失業這一群 如果您跟其中幾位對話過,就不難發現: 1. 溝通能力不足,無法和老闆、同事團隊合作 2. 填鴨式教育的受害者,總認為在上位者或社會應該給他(她)...(就業機會、獎金紅利、補助津貼等),自己只被動等著即可 3. 欠缺冒險犯難的精神,無法自己解決超出預期的問題(請他創業他會搖頭,卻愛道聽塗說的盲目投機) 至於會不電腦,會不會打字...等技術,小弟認為都很其次 :on_52: |
原來如此:on_02:
R拔拔的文總是讓人崇拜不已:on_55: 是有原因的唷 PS:GRC大大 人家此度放寬囉唷 今天把玉手(星星腸)貼出來囉 有張全臉的沒收起來拉 只留那張有興趣的自己爬唷 :on_79::on_79::on_79: |
引用:
|
引用:
我的手腕爬壞了,妳的千萬文,我爬瘋了﹗ |
小英的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真是很另類,冷到了極點,她說話是用呢喃的,好像用了最大的努力在說服她自己﹗
我的天呀﹗還留美呢﹗是什麼因素讓她這麼輕易過關的? |
忽然想到我一個同行的也是社工系畢業的.......
|
引用:
你不是第一個爬的 某人利用週末一次讓我多了1萬多朵花 相信~您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做這種事的人 感謝大家的花 我會努力分享我的花 |
引用:
薪水不錯耶 工作內容正是我常做的是 可惜~我沒有社工証 本來有想去修 只是找不到管道:on_43: |
引用:
早前看到一談話性節目,有位女藝人因長期到大陸工作把兒子都送到大陸就學 他兒子現在是國中生,剛好放假回台跟媽媽一起上節目 因為他到大陸前都是接受台灣教育,所以主持人問大陸跟台灣最大差異在哪? 他的回應是~在大陸舉手發問,老師會耐心回答到學生問題直至不再有疑問為止,反觀台灣老師會非常不喜歡學生在課堂發問影響進度 整個節目進行對談間,主持人發現這個大陸小留學生,說話有條有理不是我們同級的一般學生所能做到 |
引用:
陳水扁,謝長廷他們也許是律師出身反應比馬英九快,但,所謂口才好我不認同 他們說的話幾乎都是狡辯,耍嘴皮及空洞的 我認為口才好的要件是反應快,最重要是"言之有物",大家聽得懂,也令人信服 |
引用:
選票就沒了耶 新聞也播不下去喲 |
引用:
:on_50::on_50::on_14: 引用:
:on_52: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人際關係溝通 技巧可以慢慢學習與磨練,0分應該不至於啦 :on_65: |
引用:
不需要太當真啦 當真就輸囉:on_14: |
引用:
:on_75::on_02::on_14: 引用:
北部行情有沒有比較高小弟不知道 說來慚愧,社工師,小弟也沒去考 :on_52: 如果對課程有興趣,可以洽詢一些學校是否有開學分班 不過如果要拿社工師證照,就要快 因為聽說修法要把考照門檻給提高,非本科系畢業的資格會受限 :on_65: |
現代的人都很沒禮貌,所以我都覺得我是不是太老化了,無法理解跟我同年人的想法阿:on_47:
|
補上P-A-C,歡迎參考
:on_14: |
追加「男女對話風格的不同」
請參考 :on_14: |
看完R大師的解說 我才知自己還是石器時代的人:on_52:
|
引用:
直接就可以在家就看到了:on_14::on_14: 還真是方便啊:on_32: |
為 R 大 起立鼓掌 10 分鐘
![]() 這樣有深度有廣度的樓 真是 幾世修來的福氣才能看到 史版水區應該有更多這樣的樓 是版友用金錢也不見得買得到的善知識!!! 感謝:on_28: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2:15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