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車保養和維修自己動手的請進來
相信很多人都懂得自己做汽車的維修和保養,現在想知道版上是否有個中好手,歡迎大家進來談談您的維修技術和心得,也藉此機會分享獨到的寶貴經驗。
個人都是自己換機油的,在換機油前先行洩掉老機油(5000公里),再加入柴油3公升,發動引擎小開1~2公里後再洩掉,然後再做一次的柴油清洗引擎動作,總共兩次後,洩清所有的髒柴油後(徹底到連一滴都沒有後),再換上新的機油過濾器和新機油,引擎內機油乾淨到有如液態黃金般的晶亮透明。 火星塞是用白金接點的,每8000公里就拆下檢查並浸泡於柴油(汽油或酒精)中十分鐘,再擦拭掉絕緣瓷礙子上的積碳,重現裝回,點火啟動,很輕爽的就一啟就動,毫不拖泥帶水,心裡面很踏實。 胎壓由於天氣夜日冷熱變化無常,所以只要氣溫有十度的正負差,就做胎壓調整,輪胎胎面磨損均勻(這與每10000公里之輻射胎前後輪對調也有關)。 車子保養的狀況越好,越覺得心安,以上略談一二,不知道大家的寶貴意見,能否一併提出參考與分享? |
汽車我不是很清楚抱歉,不過機車我機油都是用原廠,其他機油濾清器與空氣濾清器也是原廠,輪胎我是用華豐熱溶胎
機油與齒輪油我是請老闆用漏的方式,因為用抽的就怕抽不乾淨,畢竟機油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ps.沙發好舒服喔 |
其實我不管機車或是汽車都想要自己動手保養~
但是我家這邊連停位要找都不容易了~ 更別想說舒舒服服的來自己動手了.... 現在能自己動手保養的就只有單車了.... |
引用:
自己動手保養可是最大的問題是,我就以換機油為例,機油到大賣場買的那種,您真的放心嗎??那些機油確定是來自原廠還是哪邊經銷商送過來的,另外有無想過大賣場用的機油跟機車行用的機油差別在哪邊,其實就來自機車行用的機油都是調貨來的,至少也是由原廠那邊來的,而且也是有去檢查,可是大賣場的呢??最快的情況萬一假油到大賣場賣,大賣場也不知道那些機油是真品還是假油,萬一是假油那誰要負責??那些在賣場服務人員不是專業人士ㄟ,你問他們他們不是亂掰不然就是說我不清楚 我以前機車也是金帝與山葉機油都換,可是發現到說跑的時候跟原廠機油比較起來那感覺就差很多,所以我之後一律用原廠機油 自己更換機油也是可以,但請記得機油請用原廠,因為一開始原廠也是希望使用原廠機油而不是其他廠商的機油 我機車寧可找當初買的機車行保養與維修,不找別人或自己弄 |
汽車的話 沒有工具所以只好給人家來保養
但機車的話幾乎都是自己DIY 換輪胎還是只能給人家賺 |
引用:
說到輪胎,我現在只用華豐的,之前用正x系列,包括m開頭s結尾那銷往國外的,我只覺得失望透頂,所以之後我使用華豐的熱熔胎,建x與獅x我不想用 華豐真的比正x好太多強太多了,我真心推薦 |
引用:
所以我都用一般的高速輪胎......下雨天真的會滑喔:on_22: |
引用:
下雨天會滑,這我感受過,最會滑的就是m開頭s結尾那瑪oo輪胎,正x也差不多,以前正x不錯的,只是最近這幾年不知道是怎麼了品質越來越不好,之後我失望透頂才改用華豐的,這是我親身的體驗 {東西真的要親自使用體會,才知道東西品質好壞與是否達到自己的需求,聽別人說不如自己親自去使用,比什麼都準 好不好用純粹看個人,東西好不好也是看個人使用的感覺來決定,聽專家說不如聽自己說}這兩段話我分享給大家 |
我聽過有人把柴油倒入水箱清洗受機油污染的冷卻系統,卻沒聽到G大叔這種
把柴油倒入引擎內洗引擎的作法說...:on_22: 這麼做引擎內表面殘留的柴油不會讓新加入的機油變質嗎? :on_47: |
引用:
柴油性澀 潤滑度不足 ~ 這樣會加速軸承滾珠的磨損 及 油封老化龜裂 ~~ 正確要將舊機油洩掉後 倒入密度較低的機油 讓引擎發動十分鐘後洩掉~ 做兩次後 才換上標準機油 ~~ 柴油因為有少許的腐蝕性 所以才能將油污清除 但也是滾珠光滑面的破壞者~ 軸承滾珠及油封最怕在柴油裡高速運轉 ~~ g大 可以找一只新軸承用柴油清洗看看 本來寂靜的軸承轉動會有沙沙的聲音~ 滾珠表面的硬化處理已經遭受破壞 即再使用新機油 滾珠壽命也將縮短~~ g大 可以找一找 軸承滾珠相關資料 參考一下~~ 當然如果是老舊的車子 是感覺不出這種缺點啦 ~~:on_22: :on_14::on_14::on_14: |
我只會加水箱的水和洗車窗噴水箱的水
其他的 就不懂了 大多都是交由atie爸和atie哥去幫忙處理 車廠技術人員的「專有名詞」讓我搞的霧殺殺:on_52: |
車子嘛....小子惶恐....自己動手保養怕弄壞車子
(我愛死這個理由) 所以我都是自己動手開到原廠保養 :on_79::on_79: |
引用:
都是門外漢:on_32: |
引用:
說門外漢多讓人瞧不起呀 :on_13::on_13: |
引用:
在加拿大,我無法以偷拍的方式來取得證據,所以無法提告他們,但我警惕到這些所謂的本田經銷商(Honda Dealer),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您可能不相信,當時我在大多倫多市的 Downtown Honda 也就是購車處,作首次八千公里的換新機油保養時,他們竟然在舊機油漏光後,卻忘了添加新機油,而我相信他們的專業做法,在來回北郊200多公里的聖誕舞會後,在隔天凌晨的例行檢查中才發現一滴機油都沒有,所幸是夜溫度降至零下29度,在平均時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引擎汽缸並未損毀,以目視只見得引擎內一片銀白的金屬原色,有鑑於此,從此再也不信任他們的服務了;還有,引擎空氣過濾器的七根螺絲被鎖爆了三根(上下機殼全毀),痛心疾首後,一切自行 DIY;剛剛到車庫去找那鎖爆了的 Upper and Lower Air Element 已找不到了,可能被老婆丟了﹗ 當然啦,我都有反應給他們經銷商的投訴部門,但是他們(Honda Canada)說,在服務交完貨後,如客戶自己不馬上檢查並提出弊端後,他們就不再負責了,這可是個天大的教訓,以後最好自己多注意了﹗ 這年頭什麼都要小心,最靠得住的肯定只有自己了,以下是自己的庫存換新零件,30個機油過濾器(15個乘上下兩層)和10個引擎空氣過濾網︰ ![]() |
引用:
:on_79: |
引用:
|
樓主,您說那疑似保養場掛羊頭賣狗肉這事件,要是在國內的話,可能水果日報就會刊登了
|
慢慢的在這一樓學習新的車知識:on_14:
|
引用:
引用:
然後爬進引擎室下方,去作業。 此時安全就來得特別重要了,必須先把汽車固定住,勿使滑動。 很久以前有聽過一則報導,有人為了省給保養場換機油的錢,自己在家車庫裡DIY換油。 因地上鋪有磁磚,光滑,又沒確認汽車有固定住,就先將車頂起,人爬到車底下.... 結果....老婆出來,叫老公吃飯了,沒看到人,不小心動了車一下‧ 悲劇就發生了,車子滑動,千斤頂倒下,人想當然變肉餅。:on_72: |
那就挖一條5米長2米深的保養溝吧.....或者買一套頂高機裝在車庫......
其實勤換機油機油就可以確保引擎性能了,倒不是說一定要用多昂貴的機油... 機油濾芯蠻重要的,有些非原廠濾芯裡面的打折數、濾紙材質有差,會影響到 機油壓力與過濾效能......濾的乾淨又不妨礙流通的才是好濾芯....... 自己換機油還得準備一組機油濾芯拆除套件,裝回去時也要鎖緊,否則漏油可是 會傷引擎的.... 胎壓一定要選有"壓力表"的地方來打氣,錶準不準一回事,亂打才可怕... 或者直接用氮氣填充...... |
引用:
![]() ![]() ![]() ![]() ![]() ![]() ![]() |
引用:
下次去拜託時確定有地方睡覺了 :on_79::on_79: |
想起 基努李維 珊卓布拉克 捍衛戰警 的小托車
|
引用:
火星塞的洞是在四根管子(高壓點火線圈)下沒錯,不過您還需要以16mm(對一般轎車來說,詳細尺寸請參照汽車車主手冊)的套筒扳手,再連接一根延長軸才能深入大約15公分深的火星塞位置,扭鬆火星塞,取出火星塞後就是您所說的「火星塞洞」。 |
引用:
手頭正好有「氮氣」的資料,它原本是飛機輪胎的內填惰性氣體(活性不大,穩定,熱脹冷縮效應微,可耐高差距的溫差(如運用於外太空星球登陸車的輪胎)與軍用輪胎等,現在正在商業市場大力推廣中),好處多多,具體內容不妨閱讀以下簡易的英文說明小冊子︰ ![]() ![]() |
我認為挖保養溝比較可行,在國外大家都有地方種花....挖個溝不用時用金屬
蓋蓋起來,避免不知情的人摔下去。要用再拉開蓋子..... 如果是SUV....底盤高應該不用千斤頂..... |
引用:
|
引用:
|
現在我遇到一個問題了:on_52:
我老爸最近剛買TOYOTA的Altis 行駛公里數,目前已近1100公里 業代和技師是跟我們說明新車換機油10000公里再換就可以了 說什麼現在的是鋁合金,跟之前的不一樣 不過,我周遭的朋友不下二十人都說「聽業代、技師在胡說」 車子要好,因為有磨合期的關係,引擎內會產生小鐵屑 就要1000公里就要去換油了 業代技師和我的朋友的說法明顯不同, 我也被搞胡塗了:on_52: 到底是要請家人去換油呢?還是不用換,聽toyota技師的話 整個就是一團霧 有汽車保養高手可以幫我解疑嗎:on_14: |
引用:
不管啥引擎,機油衰減跟用車習慣及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現在原廠都在灌輸車主省小錢,然後再來花大錢。:on_68: 新車磨合期會有鐵屑,還是換掉比較好。 只要不是換到假機油(不是貴的就是好機油),定期保養跟換油是維持車子的不二法門。 |
引用:
新車磨合期間引擎會因為零組件磨合而產生很多金屬碎削,如 果引擎生產線人員還戴棉紗手套工作,那還會有些許棉絮隨著 機由排出。把換下來的機油倒在不繡鋼盆用強光照射可以發現 金光閃閃的,那就是金屬碎削........ 你可以採廠家規範里程的一半公里數去換油,機油+濾芯.... 使用原廠耗材...保固期間使用原廠耗材避免出問題被當藉口 |
謝謝大家的解釋:on_14:
感恩萬分 |
機油的更換以車主手冊的建議行之最好,在新車的磨合期間最好維持在100公里的時速內,而且盡量以溫柔的方式來駕馭,例如不猛起步,亦不猛煞車(在緊急狀況下此例不依,人命安全要緊)。
養成定時檢查機油狀況的習慣,抽出機油標尺時,觀察它的油色變化,當它變濃變暗時(與原先加新機油時的記憶顏色相比較),那就代表機油的潤滑品質已經劇降。有經驗的黑手們,通常會把油標尺的樣本滴到手背柔嫩處,再用較為少用的指側去輕輕的研磨,以感覺來判斷當中的雜質含量。 另一方法為把機油樣本,一滴的份量直接滴在車上常備的例如︰同廠牌的紙巾,以其潔白的背景營造雜質的相對反差色澤,此時很容易看出機油中的異物等。 購買機油千萬不要貪圖便宜,有些不肖的廠商會把回收的各種雜牌混彙的機油以離心凈油機把機油中的雜質(說油泥較為適當)給濾掉後,再以整桶的方式裝入一些名牌廠的機油桶內。這些經過高溫氧化後的不同黏度係數的綜合廢油,將會是最殘酷的引擎殺手。這就是俗物無好貨(台語)的最佳寫照。所以購買機油請到有信譽的商家去購買,還有就是自己所購買的機油,若非自行更換,那麼請待在更換地點親眼監視,以免被污、調包。 機油顏色一旦變成暗咖啡色,基本上就是該更換的時機了。勤換機油,常保養對愛車的引擎越有保障,機械耗損相對減輕,開起來自然心安理得。您對它的溫柔體貼,它會相對回報的。 |
在台灣..
油品要慎選.. 價格出入很大 品質也差異很大 去分裝場看看就知道 沒有啥神油 只不過是添加劑的效果 |
引用:
|
G大發這篇我想在美國的確非常受用,一位好友(不要殺我)在美國住了十來年,
人工太貴了只換個水龍頭的價格如在台灣你會大罵搶劫,所以在美國非常流行 自己動手DIY,且物品使用說明也相當詳細以前還在開店時早期真正從美國進口 的電視在機殼裡就會附一份電路圖,比較容易故障部份還紅色線條來提示...... 自己玩車與開車經驗對於車輛硬體知識也略懂皮毛,早期車子引擎製造技術是比 差一點,就很注意引擎磨合期500公必換機油再來1000連換二次,之後美5000 定期換即可,現在引擎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精湛快沒有磨合期問題,只要在500公里 或是1000公里換第一次再來每10000公里再換即可,機油品質參差不齊甚至於還有 所謂回收再製油,車商為了客戶換到惡質機油所以就會有其專用機油出現,有沒有比 較好天知道不過比較安心吧,新車1000公里後一定要ㄍㄥ不然猛開上比較無車的路段 油門睬到底飄過150公里最起馬持續一~二分鐘,一段時間後你的車子一定與眾不同這 很商引擎嗎?絕對不會我一輛K6喜美已經快40萬公里了還好好的不用磨吝鼓..... 挖土機大提到一個非常重要一點就是機油品質最怕貪一點小便宜會到再製機油,這時你想 10000公里再壞機油你的汽車引擎壽命就會有問題,只要內燃式引擎一發動必會產生積碳 最好做法從新車開每家幾次汽油就再加一瓶汽門清潔劑,每10000在機油裡家一瓶類似愛X 強添加劑,至於汽油拔水劑看情況吧。 我家的車不管是B開頭或M或L...S開頭都是上述處理一點問題也沒有...那輛喜美不算那台算是 我的玩具 |
引用:
再添加添加劑換上自己分裝後的包裝出售.... 只要不是買到回收廢油做的假油,不管是礦物油、半、全合成 機油,表現都不會太離譜......積碳多多少少,因為這涉及用車 人的用車模式與駕駛習慣....... 不要迷信機油號數,除非你家住南投合歡山、梨山那種冬天會 下雪的地方,否則10W-40就很好用了。品牌就用知名廠牌的 就好了..... |
引用:
汽門、噴油嘴積碳添加劑偶爾喝喝無仿...... 原來大叔家有....賓利、BMW...梅塞德斯朋馳...愛跳舞最喜歡的立攝氏 甚至連SAAB都有阿....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申請參訪您府上車庫..:on_45: |
感恩大家提供寶貝的經驗與知識
著實讓我上了一堂很寶貴的課程 :on_28::on_28::on_28: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0:43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