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菇』漏寡聞,這是什麼情形 ?
黃色網狀是螞蟻?的傑作???
![]() |
好漂亮喔~~大自然的傑作
|
竹笙:on_65::on_65::on_65:
|
【 竹笙 】是我國著名的名貴食用菌﹐野生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有深褐色或深綠色的菌帽﹐圓柱狀的菌柄﹐在菌柄頂端有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整個菌體非常優美﹐亦有真菌之花的稱號。
http://chunyuen2004.mysinablog.com/i...icleId=1408241 q老有沒有多採一些回家,野生的很值錢,又好吃 :on_55::on_55: |
引用:
原來如此,謝謝您的教導 |
引用:
大多數野外菌類皆有巨毒非專家別亂採摘:on_65::on_65::on_65: |
引用:
路邊的 野菇 你不要採 :on_14: |
竹笙:on_55:
好吃耶:on_23::on_23::on_23: |
菇菇~~~好久沒看到菇菇了~~~
:on_45::on_45: |
好特別喔,大自然真是厲害~~:on_81:
|
引用:
原本以為竹笙是竹子長出來的說:on_52: |
引用:
|
引用:
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354089.htm |
恩客和功夫大說的對啊:on_65::on_65:
|
引用:
服務一下忙碌的現代人:把猜董查到的資料貼出來: ------------------------------- 轉 貼 的 分 隔 線 --------------------------------------------------------- 竹笙是著名食用菌類之一,但是許多人只見過處理過的乾貨,甚至只見過盛在碗盤中的料理,很少人過它的真面目,不過只要你見過牠一面一定會印象深刻。 相信有許多人認為竹笙就是長在竹子上,甚至以為它根本就是竹子的某些部位加工製成的。其實它是屬於菌物中的子囊菌學門,子囊菌通常會有臭味,也常帶有點毒素,竹笙當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它的臭味更是惡臭的極限,如果你像我記錄它時這麼近、這麼久,保證你可以三餐吃不下東西。 可是又為甚麼竹笙可以成為美味的可食菌呢? ㄙㄙ有兩種~~~~~不!竹笙有兩種,一種是有劇毒的黃裙竹笙,當然不能吃;另一種是比較不毒的長裙竹笙,也是不能吃。兩種外觀相似,差別就在裙襬的顏色深淺不同,但同樣有惡臭,不過我們的老祖先對於吃可是有獨到的鑽研,硬是把長裙竹笙炮製成美味的食品,不過對於黃裙竹笙還是別輕易嘗試。 其實,許多毒菌與食用菌外觀類似,就算是經常觀察菌物的專家也難從外觀分辨,所以最好不要野外採食菇菌,現在栽培菇菌已經相當多樣化,饕客可以有很好的選擇。 ![]() --------------------------------------------------------------------------- 它真的有毒耶:on_72: |
竹笙是老廣煲湯(燉湯)用的必備品,經由香港朋友們的介紹才知道它的美味。
脆爽不膩、口感好(富含纖維質)、久煮不爛,味道鮮美,在海外的唐人街市場很容易買到,用它來燉雞湯或排骨湯味道更佳。 |
引用:
|
Q老可能已經出門找靈芝....牛樟.......松茸啥的高級菌類去了~
記得帶卡拉去~~卡拉家的小黑鼻子靈..:on_32: |
引用:
只怕曼尼愛的不是野生菇吧... :on_13::on_13: |
引用:
俗話說的好~[家]花哪有 [野]花香 俗話唱的好~[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不採白不採!不採白不採!] |
引用:
|
引用:
(總得要有人先做試驗啊!) |
引用:
|
引用:
|
感謝NK大解惑&大家找尋資料~:on_14:
這真是太神奇了!! |
我家左側的楓葉大樹下,在它的根部,老是會長些不是很鮮豔的大肉菇,起初不以為意,後來老發現它們不翼而飛,後來乾脆利用紅外線攝影機對準該處,竟然發現嫌疑犯是北美特產 浣熊 (raccoon)所幹的傑作,原來牠們也吃菇類,既然牠們吃了無事,那麼人類吃該菌類,也應該會沒什麼問題吧﹗
不過技術上稍有困難,牠們都在凌晨兩三點時出現,為了那一次出現20~30朵的肉菇而守株待菇,也真是太麻煩了。 在超級市場上到處都是新鮮又便宜,九十塊台幣可買一包,美味可口,炒肉燒湯兩相宜﹗ |
引用:
可是吃了之後呢??這才是重點:on_13::on_13: 難道一起玩.......大風吹 |
竹笙..
我還以為是用竹子做的樂器..:on_68::on_36::on_52: |
引用:
![]() |
引用:
|
引用:
引用:
|
蔡琰啊紅顏薄命啊:on_64::on_64::on_64:
|
引用:
蔡文姬16歲時嫁給衛仲道,衛家當時是河東世族,衛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學子,夫婦兩人恩愛非常,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兒半女,衛家的人又嫌她剋死了丈夫,當時才高氣傲的蔡文姬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回到娘家。後父親死於獄中,文姬被匈奴掠去,這年她才二十三歲,被左賢王納為王妃,居南匈奴12年,並育有二子,此間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及一些異族的語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把她贖了回來。這年她三十五歲,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就在這年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蔡文姬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蔡文姬飽經離亂憂傷,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自視甚高,對於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於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納了她,在婚後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於是寬宥了董祀。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裡,還曾經前去探視。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兒一女,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為妻。 文姬一生三嫁,命運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賦》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雲。 當三春之嘉月,時將歸於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於餘年。 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偽作)。 相傳,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閒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於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 這樣一位才女,卻也命運多舛,一生坎坷! 蔡琰出生後不久,家門就疊遭不幸。根據《後漢書*蔡邕傳》記載,漢靈帝光和元年[178]年七月,蔡邕任議郎時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冤下獄,後因中常侍呂強極力求情才「減死一等」充軍到北方荒涼之地,襁褓之中的蔡琰也成為罪隸,隨父親一同流亡。蔡邕罪徙朔方共九個月,於第二年遇大赦,不幸歸途中得罪了宦官王甫的弟弟五原太守,不得已「亡命江海,遠跡吳會,往來依太山羊氏,積十二年」,蔡琰亦跟隨之。等到蔡邕亡命生活結束時蔡琰已經十三、四歲了。文姬隨父回京後不久,京中發生大亂,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蔡邕再次被冤下獄,不久遇害。家庭突然的變故對文姬已經造成了極大地打擊,然而命運偏偏和她作對,父親去世後沒幾年,巨大的痛苦又一次降臨到她身上。約在她十六歲時嫁給了河東人衛仲道,新婚一年左右,丈又夫猝然病故,不得已回到娘家。短短幾年,父死夫亡,蔡琰的精神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可未料更大的劫難還在後面,興平二年[195],朝中發生董卓餘黨李郭之亂,楊奉等人竟引南匈奴軍進入中原平亂,戰火一直蔓延到文姬的家鄉陳留圉縣。結果蔡琰被亂軍所虜,最後流落到南匈奴,做了左賢王的閼氏,她在匈奴整整生活了十二年,並生有二子。歷史上有名的「文姬歸漢」的故事大約發生在建安十三年[208],當時,中國北方已被曹操統一,這一年他還進位漢丞相。在武功成就之餘,曹操自然想進行文治,於是乎他就想起了屈死的好友蔡邕,想到流落於南匈奴的蔡琰,並派遣使者持金璧贖回了文姬。夫妻離散,骨肉分離自然給蔡琰增加了新的痛苦,但為了父親未盡的事業,她毅然選擇了歸漢。她歸漢以後,重嫁同郡的屯田董祀。後來應曹操之請,憑自己出色的記憶力,將父親已散佚的書籍背誦出來,並親手繕寫清楚,文無遺誤,繼承了父親的事業,為中國古典文化典籍的保存和傳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關於蔡琰的最終歸宿,史書上未見記載,成為了歷史留給世人的又一個謎題。她本有《蔡文姬集》傳世,據《隋書》的編撰者長孫無忌在《經籍志》中的註解看來,至晚在南朝梁代,還有蔡琰的專集行世,後來不幸散失了!《後漢書》所引的兩首《悲憤詩》和宋人文集題名蔡琰的琴頭歌辭《胡笳十八拍》據考證僅有一首《悲憤詩》是其所作,不能不說是遺憾了! |
我偷懶
莊董都給補上了:on_14::on_14: 便宜我了:on_65::on_65: |
|
鹹鹹沒事貼一張不知名的怪物 :on_14:
![]() |
蚯蚓蛇:on_14::on_14::on_14:
|
引用:
跟蚯蚓顏色不同 ??:face8: |
引用:
http://images.google.com/images?q=%E...l=zh-TW&tab=wi |
引用: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2:44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