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http://forum.slime.com.tw/f23.html)
-   -   臨濟宗跟惟覺??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256136.html)

虛虛 2010-01-17 12:41 PM

引用:

作者: NKNK (文章 2216853)
中國禪宗的禪法至晚唐五代出現五家宗派,進入了興盛時期,高度的發展必然造成宗派分歧的情況。其時,南 懷讓一系就出現有溈仰宗、臨濟宗兩家,青原行思一系分出了曹洞宗、雲門宗和法眼宗三家。初祖達摩在傳法二祖慧可的偈語中說:"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偈中的一花五葉,所指就是六祖慧能的南宗頓教禪法這一枝花,發出了後來的五家之葉。爾後臨濟宗下又衍生出黃龍派和楊歧派,會同前面的五宗合稱五家七宗。各家宗派的門風各有特色,接引學人的手法各自不同,傳承自成完備的體系。其中溈仰、法眼二宗在宋元時代相繼斷絕衰微,臨濟、曹洞與雲門三宗則延續至今。尤以臨濟宗的楊歧派門庭繁茂,於宋代五祖法演以後幾乎囊括了臨濟宗之全部道場,至今後嗣仍燦若繁星,成為中國漢地佛教的主流。

溈仰宗:中國禪宗"五家"之一,屬"南轍"大系。創始人為唐代靈佑禪師(771-853)和慧寂禪師(814-890)師徒倆,因靈佑住湖南溈山,慧寂住江西仰山,故稱為溈仰宗。本宗禪風為方圓默契,接機多用明似爭奪而實則默契之交談,看似平衍,實則深邃奧密,事理並行。常用96種圓相接引後學。其修行理論認為萬物有情,皆具佛性,所謂"父慈子孝,上令下從;隔山見煙知是火,隔牆見角知是牛。"人若明心見性,即可成佛。在禪宗五家中,溈仰宗興起最早,衰亡也最早。傳承六代以下,史籍不載,湮沒無聞。其法脈延續大約一百五十年左右(唐代下半葉至北宋初年)。

臨濟宗:中國禪宗"五家"之一,屬"南轍"大系。創始人為唐代義玄禪師(?-867),因為義玄住持河北臨濟觀音禪院,故稱臨濟宗。該宗門風峭峻,"四賓主"、"四料簡"與"四照用"為本宗經常使用的傳教方法,單刀直入,機鋒峻烈,卷舒縱擒,活潑自在。其宗風如鐵錘擊石,現火光閃閃之機用,似五雷轟頂,震裂心膽,猶若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或語言,行棒行喝,呵佛罵祖,剿絕情識,猛烈痛快,照用並行。使學者忽然省悟,為其獨具之特色。自古有"臨濟將軍,曹洞士民"之稱。門下枝葉繁茂,至北宋又分出黃龍、楊歧二派,法脈延續直至當代,其嗣法者至今已傳承四十六世,是我國禪宗的主流。黃梅四祖寺、五祖寺都是臨濟宗寺院。中興四祖寺的本煥老和尚和現任四祖寺方丈的淨慧大和尚,都是臨濟宗第四十四代傳人,堅光、妙峰、明基、見忍都是第四十五代傳人。

曹洞宗:中國禪宗"五家"之一,屬"青原"大系。創始人為唐代良價禪師(807-869)和本寂禪師(840-901)師徒二人。因良價住江西高安洞山,本寂住江西宜黃曹山,故稱"曹洞宗"。該宗門風不像臨濟宗那樣峻烈,而似精耕細作的老農,溫和細密,言行相應,隨機應物,就語接人。其門庭設施為五位之說,分為偏正五位和功勳五位,各以君臣、父子關係說之。每一對都以互相配合而構成五種形式,其中以偏正五位為基礎,辨明體用,掃蕩情塵,使其物我雙忘,人法俱泯。在禪宗五家之中,其門葉雖不及臨濟宗之繁盛,但法脈綿延不斷,直至當今。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湖北漢陽歸元寺都是曹洞宗寺院。

雲門宗:中國禪宗"五家"之一,屬"青原"大系。創始人為晚唐五代的文偃禪師(864-949),因其住廣東韶關雲門山,故稱作"雲門宗"。該宗以"雲門三句"(涵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流)"一字禪"等施設接引學人,孤危聳峻,簡潔明快,隻言片語,無盡鋒芒,隨機拈示。常出人意料,無從理解,雲門宗在五代、北宋十分興盛,至南宋逐漸衰微。然其法脈仍能延續至今。廣東乳源縣雲門寺就屬此系。

法眼宗:中國禪宗"五家"之一,屬"青原"大系。創始人為五代文益禪師(885-958)。文益逝世後,南唐中主李 曾賜謚號"大法眼禪師",故此宗稱為"法眼宗"。該宗的門風詳明似雲門宗,隱秘似曹洞宗,講求理事圓融,聞聲悟道,見色明心,句裡藏鋒,言中有物,往往隨順學人根器,量體裁衣,對病施藥。注重學習古教,主張引華嚴法門融入禪宗,後來又以禪來融攝淨土法門,開後世禪淨合一之風。尤為中國佛教從教禪競弘轉入諸宗融合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禪宗五家中,該宗創立最晚,衰微也較早,宋代中葉,法脈斷絕,立宗共一百年左右。

黃龍派:為臨濟宗之支派,中國禪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稱黃龍宗。創始人為慧南(1002-1069)禪師,因其住江西隆興黃龍山,盛弘教化,而稱黃龍派。慧南為臨濟宗第七世石霜楚圓之門下,石霜接化手段一向峻嚴潑辣,慧南得其骨髓,亦有嚴厲之風,人稱其宗風如龍。慧南常設"生緣、佛手、驢腳"三轉語勘辨學者,三十餘年無人能契會其要旨,稱黃龍三關。入宋之後。黃龍派日漸衰微。宋版《大藏經》的成功黃龍派出力最多。宋淳熙十三年(1186),日本僧人明庵榮西來華,受學於此派,歸國後開日本臨濟宗建仁寺一派,成為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中的黃龍派。

楊歧派:為臨濟宗之支派,中國禪宗"五家七宗"之一。以臨濟宗第七世石霜楚圓之弟子楊歧方會禪師(906劊049)為開宗者。方會住江西袁州楊歧山,舉揚臨濟、雲門兩家宗風,接化學人,門庭繁茂,蔚成一派,人稱其宗風如虎,與同門慧南禪師之黃龍派同時並立。門下有十三人,以白雲守端、保寧仁勇為上足。白雲守端下有五祖法演,住黃梅五祖寺,名振全國,人稱五祖再世。其門下俊秀輩出,如人稱"三佛"的佛眼清遠、佛果(圓悟)克勤、佛鑒(太平)慧 ,又有五祖表白及天目齊、雲頂才良等。清遠三傳至蒙庵元聰,有日本僧人俊茄來其門下受學,回國後,開日本楊歧禪之首端。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中,有二十流源自揚岐法系。佛果克勤編有《碧巖錄》聞名於世,法嗣75人。門下以大慧宗杲、虎丘紹隆最為著名。佛果克勤的門下,有黃梅籍僧人應庵曇華禪師,大振楊歧宗風於蘇浙,是臨濟正脈宗統第十七代宗師。宋以後,恢復臨濟宗之舊稱,幾乎囊括臨濟宗之全部道場,成為中國禪宗的代表。

毋庸諱言,五家的禪風與慧能的禪風已有很大變化。慧能之禪樸質無華,不加文飾,逕直倡導"明心見性",即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五家宗風不同,門庭各異,以"機鋒"、"棒喝"等手段,取代了慧能樸質的"直指人心",禪風於是為之一變。南宗經過南 、青原一二傳以後,便將禪意滲透在日常生活裡,構成一種隨緣任運的態度。本來南宗主張定慧等學,不分先後,又說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這樣早已較原始禪學擴大了禪定範圍。而南嶽懷讓啟發馬祖,以磨磚不能成鏡來形容坐禪無從作佛,就更不能拘泥平常所說的靜坐習禪的功夫了。但是禪宗一切行為的動機,始終探求生死不染、去住自由的境界,並且不肯去走迂迴曲折的道路,而要直截了當把握到成佛的根源,這個根源就是人的本心。說心則有嫌空靈,於是從本心所表現的具體方面如言語舉動上來講禪。由於對體現這種禪境存在有兩種不同的見解,於是在後來就由此發展成為五宗的宗風。五家宗風雖然不同,但其之差別只是表現形式的不同,傳授的方法的不同。門庭設施的不同,在本質上,五家皆直接繼承慧能南宗頓悟禪而來,而"事理圓融"就是五家禪門共通的宗旨

您補充的很詳細,這才真正的回歸了主題了.............

crd1871 2010-01-17 12:44 PM

引用:

作者: 虛虛 (文章 2216857)
您補充的很詳細,這才真正的回歸了主題了.............

沒錯,NK大了解的還真多呢~~:on_14:

lutunhsiang 2010-01-17 01:03 P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216626)
這是什麼意思?
學佛不成變"學猴":on_14:

奇怪...怎麼有網友把我的夢中情人給說出來了:on_58:

NKNK 2010-01-17 01:14 PM

引用:

作者: 虛虛 (文章 2216857)
您補充的很詳細,這才真正的回歸了主題了.............

若要讓我提起禪宗,小弟如數家珍,必令聽者如癡如醉:on_65::on_65::on_65:
引用:

作者: crd1871 (文章 2216858)
沒錯,NK大了解的還真多呢~~:on_14:

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機:on_15::on_15::on_15:

barrielee 2010-01-17 01:24 PM

引用:

作者: NKNK (文章 2216864)
若要讓我提起禪宗,小弟如數家珍,必令聽者如癡如醉:on_65::on_65::on_65:

請教一下

中國的禪宗是始於達摩?

達摩到中國是否真的把易筋經等武學帶到少林寺?據說少林在達摩以前不是習武之地

fishiii 2010-01-17 01:31 P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216867)
請教一下

中國的禪宗是始於達摩?

達摩到中國是否真的把易筋經等武學帶到少林寺?據說少林在達摩以前不是習武之地

我看了電影達摩祖師傳,雖然有點久的片,而且有點怪力亂神:on_52:
不過感覺還蠻看的..:on_79:

而且武俠小說都把達摩寫成少林武道始祖..還有少林72絕技..:on_52:

NKNK 2010-01-17 02:06 P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216867)
請教一下

中國的禪宗是始於達摩?

達摩到中國是否真的把易筋經等武學帶到少林寺?據說少林在達摩以前不是習武之地

少林武術與達摩並無關係:on_65::on_65::on_65:

明代天啟四年(1624年),天台山紫凝道人宗衡造了一部《易筋經》,托名是菩提達摩撰寫的。為了神乎其事,宗衡又編造了兩篇序言,一篇是唐初名將李靖,序於貞觀二年(628年);另一篇是南宋初年名將牛皋,序於紹興十二年(1142年)。
  李靖的序言說:達摩死後,留下一個鐵箱。僧徒們開箱後,發現內存《洗髓經》及《易筋經》各一部,都是用天竺梵文所書。《洗髓經》被慧可取走,已經失傳;《易筋經》雖存於少林寺,但只能看懂一小部分,於是僧徒們便「各逞己意,演而習之,竟成旁門,落於技藝,失修真之正旨。至今少林僧眾僅以角技擅名,是得此經之一斑也」。後來,經西天竺僧般刺密諦譯出,輾轉到了虯髯客手中。虯髯客又傳給了李靖,謂之「仙聖真傳」。
  牛皋的序言則說,他在行軍途中,遇到一個游僧,自稱是岳飛的老師。游僧感歎岳飛「名雖成,志難竟,天也!命也!」他請牛皋轉送給岳飛一個小箱,內盛《易筋經》二冊,然後便稱西訪達摩師,飄然而去。不久,岳飛為好人所構,這部書就由牛皋傳了下來。
  最初,《易筋經》只有抄本流傳。清嘉慶十年(1805年),有了祝文瀾的刊本。至道光三年(1823年),又有市隱齋刊本。咸豐八年(1858年),由少林寺傳出一本,改名為《衛生要術》。王祖源在少林寺住三個月,得到一本《內功圖》,一本《槍棒譜》,內容與《衛生要術》相同,他刪去「羽流邪說」後,於光緒七年(1881年)刊印,另定名為《內功圖說》。晚清諸種版本,在《易筋經》的基礎上,又補充了許多內容,一部分則剽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徐鳴峰編的《壽世傳真》。
  民國廿六年(1938年),吳圖南先生出版了《國術概論》,其中關於《少林拳史略》等節,亦沿襲舊說,稱「五拳之法,導源於達摩禪師之十八羅漢手」,又列表為「跋陀——惠光——達曇——達摩——惠可」的傳承系列。1988年10月出版的《新編少林寺志》也稱:「達摩來到少林寺,他主張『壁觀』坐禪……創造了十八手,這便是少林拳的雛形。」均屬耳食之談。
  對於《易筋經》及李、牛二序,北京大學張傳璽教授在《少林武術與達摩並無關係》(刊於《光明日報》,1984年2月22日)的長篇論文中,已論辨其偽,對少林武術起源於達摩之說做了有力的批駁。

lutunhsiang 2010-01-17 07:51 P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文章 2216612)
想想,學佛若只是念佛,那最後會怎樣呢?



我相信很少人會去刻意得罪別人
所以我們應該要懂得寬恕別人
更要嚴格要求自己三思而後行,才不會在無意中得罪他人

<:on_14:>

我說真的,強烈建議樓主慧根不夠,可以考慮脫離世俗七情六慾,到往修行的境界

lutunhsiang 2010-01-17 07:53 PM

引用:

作者: crd1871 (文章 2216558)
開玩笑的啦,這裡不是我的管區,我沒權限刪啦~~:on_14:

不用删,當作離題樓,在此樓大家哈啦打屁用
您身體好多了吧~~

crd1871 2010-01-17 07:54 PM

引用:

作者: tom710509 (文章 2216949)
不用删,當作離題樓,在此樓大家哈啦打屁用
您身體好多了吧~~

感謝你的關心,小弟已經出院了~~:on_79:

lutunhsiang 2010-01-17 07:57 PM

第50樓
 
引用:

作者: crd1871 (文章 2216950)
感謝你的關心,小弟已經出院了~~:on_79:

平時建議不要熬夜,工作不要太累,在多的錢也買不到健康的身體

crd1871 2010-01-17 07:58 PM

引用:

作者: tom710509 (文章 2216951)
平時建議不要熬夜,工作不要太累,在多的錢也買不到健康的身體

謝謝,所以我現在都不熬夜了~~:on_14: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0:25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