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人很短視所以才會被政客收買......自己吞下自己的惡果
|
引用:
對於美濃的事情真清楚 按個讚 其實地方百里侯有不少是如此人物 只可惜沒有媒體光環或是選民短視近利 這種人物往往劣幣逐良幣 :on_77: |
地方首長也是辛苦啦,比如說好了,之前因為新竹朋友工作的建商要找北部地,結果我們幫他問到一地主,
那地主有要賣,但偏偏要買那塊地就必須順便買外面那一小塊地,因為這地主的地被外面那塊計畫性的包圍起來, 意思就是變成這地主的地沒有路進出等於是塊廢地,後來超出預算,然後另一個朋友介紹一個人給我們認識, 結果遇到市長助理,才知道那塊地是誰的?答案是......市長的,而且全市的地都幾乎在他手上了, 然後這位後來也升級了,目前是立委,所以這些人都很認真辛苦的在經營阿。 |
引用:
大家不禁問中央政府和縣政府在哪裡? 果然,把縣長當成是民代來幹的傅縣長馬上call-in,聽到他的回應盡是在"打官腔",人家討論是如何把農產品運出來,他在說什麼法令規定如何補償,中央地方如何分擔責任...現場來賓都搖頭,真不敢相信這是七成六滿意度的縣長 只會做小事的人,稍為來大一點考驗完全走樣 |
引用:
大概是民國90年初全國幾十個鄉鎮公所發不出薪水,那時在服役期間剛好常去美濃。 後來因為公務關係跟騎單車,也常經過旗山、美濃等地。 過去了這麼多年,在高雄縣市合併前看到這一則沒啥人會注意的新聞,印象還蠻深刻。 絕大部分的鄉鎮公所只會向中央哭窮要錢或者賣土地繼續借貸。 但補選上的這位鎮長接下前任的爛攤子,竟然還完債還可以有盈餘。 可以說是現今政治生態的奇葩吧~ 我查了一下資料,這位鎮長原本是國民黨籍後來退出變無黨籍。(理由是國民黨提名總統的方式不民主..很爛的理由:on_74:),個人覺得應該是真的為了做事得罪不少地方派系,最後只好隨便弄個理由退出。:on_44: 民主選舉的本質應該是選這樣的人來為民眾服務 但是臺灣人總喜歡會跑紅、白包場、會辦活動、會發年金跟補貼的人。 引用:
所以這些金牌縣市長,只要層級拉高一點時,到中央去任內閣,馬上就原形畢露了。 |
引用:
別懷疑!! 會相信阿扁拿錢是為了建國基金 你就別期望太多了啦!! |
引用:
認為縣長會做事的有76%,這才是大問題 519和520兩天南部兩大金牌市長北上抗議,剛好他們管的地方都淹大水,這種事情倘若發生在國民黨縣市長身上淹水不坐鎮還跑去別的地方抗議?不被狠狠修理才怪 可是有位市長還說大雨是某人就職帶賽之類的話,地方淹水中央要負責任,他們以前執政地方淹水是地方的責任,馬當市長時台北淹過兩次大水被民進黨政府罵翻天 他們除了會騙,懂得推卸責任和先罵先贏的本領,能拿五星級可謂實至名歸 |
引用:
不過物以類聚這類雙重標準的人還真不少呢~~ 就因為他們自己也是這樣的人所以才吃這套,否則他們怎當選的? 雙重標準的案例罄竹難書...... |
引用:
就像某媒體...無論老馬你做啥 本台立場一向不變...堅決否定到底 其實這也是很多台灣選民的立場 他們稱之為"死忠"...還引以為傲啦!! 所以只有老馬想不開 當選了還想讓反對他的選民愛他 所以讓支持他的選民灰心傷心啦!!! 以前對老蔣的一黨獨大很感冒 現在終於明白那才是最正確的政治作為啦!! 民主政治在台灣根本是狗屁啦!!! |
引用:
主要還是因為台灣的民主素質不夠 民智未開化、媒體消息選擇性報導等等因素 才會造成台灣民主亂象 |
引用:
砸錢蓋公園美化市容,大家趕快就感受得到,幸福感直升,選票一直來 弄預算拉抬就業市場,大家要多久才能感受到,幸福感直落,選票一直跑 不少外地人來過高雄,都會說高雄這幾年變得好漂亮 連外地人的幸福感都直升,更何況是當地人 殊不知這些幸福感都是建立在納稅人的血汗錢之上 |
引用:
討好百姓就用外科手術的方式去做,直接根除立竿見影! 如果用中醫的方法則需休養數月甚至數年,那時候你早下 台了.... 結論~老百姓短視近利,後患無窮阿....換個方向想,以後 阿古被老婆趕出家門睡起碼還有個漂亮的公園可以窩.. :on_07: |
引用:
1020第一屆民選台北市長他就能把這個理論發揮到極致,天天作秀,拆蔣緯國的家,把史學大師錢穆趕出舍宿,違法亂廢公娼,後來拆錯了還要國賠,史學大師因晚年雙目失明到新住家不適應也掛了,哪個日日春要追著他抗議.. 如今還有不少人懷念陳市長的豐功偉業,再問一下到底是啥?相信沒在台北生活的都會說市公所公務員的服務品質改善是他的功勞,請問....就這樣?.....就這樣?...真的沒有嗎! 有人會說交通也改善了,是他不要臉搶功而已,不知情的被騙,明明是前市長規劃捷運,他上台後大部分工程完成捷運一一開通,主要道路施工完成交通大至回復暢通,怎會是他的功勞? 一個首都市長只有改善了公所的服務品質,只因他作秀能力比別人強,就可以騙到現在 印象中台南市長上任時好像是為了議員們要錢預算分配不合理,市長跟議員摃上了,連三字經主持都力挺市長,把他吹捧成是一個不畏得罪人有魄力的市長,百日功業的印象就成功了,可是最終他有沒有妥協,媒體也沒有追蹤後繼報導 朱市長上台後曾到各部門視察,當然也希望建立百日印象表現出自己是有魄力強勢的市長,看到有人混開罵,甚至無預警十分鐘內車隊回頭到同一部門再查看,被他發現有人為了應付市長裝勤勞... 以上都是在平面媒體地方版一小塊報導,不像賴市長有三粒為他加持,同樣作秀效能差異天壤之別 |
引用:
之後他的民調再也高不起來。:on_36: |
引用:
除了打老虎,還有去抓泥鰍,好死不死我們從小就有教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周處除三害 剛好周縣長姓周,上山下海大家都知周處最後一害就是自己,變成周縣長無奈的宿命一直被人拿周處來恥笑他 說實在打老虎或抓泥鰍只是社會觀感不佳而已,至於他花精力去治水卻沒有人提,老百姓也無感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2:35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