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防高捷破產 市府出173億 議員批
高雄市議員林宛蓉昨天在議會質詢時指出,市府和捷運公司修約緩解捷運公司破產危機,但雙方修約時,捷運公司增資15億元,市府卻出資173.2億元,捷運虧損已成高雄市一大負擔。
林宛蓉質疑,為何捷運公司不是增資30億元、只增資15億元?萬一不久的將來捷運公司又沒有錢了,高雄市政府是不是還要當冤大頭? 捷運局長陳存永指出,高雄捷運公司萬一倒了,會成為世界笑話,修約是最有利的方案;捷運公司在先天條件下造成營運困難,一旦倒了,對市府的損失會更大,所以在兼顧公共利益、公平合理及自助助人原則下,以修約方案最為有利。 林宛蓉指出,高雄捷運公司自民國97年營運至今,每年約以25億元速度虧損,到目前為止,100億元的資本額只剩不到10億元。 她表示,高雄捷運當時以「重運量」規劃,收入以票價、沿線土地開發及附屬事業、廣告收入計算,但營運的結果都不如預期,票價原預計每天有40多萬運量,至今頂多12萬人次,沿線土地開發及車站店面等,都不如預期理想。 林宛蓉認為,基於高雄捷運永續經營以及每天10幾萬人搭乘的權益,市府不得不支持修約方案,可是,捷運公司去年不是說要增資15億元,為何沒有增資?為何修約後,捷運公司只增資15億元、不是更多?這些疑問,捷運公司、市政府都有必要對外說清楚。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823005.shtml 花媽最近睡醒了 就拿一百多億去砸錢坑 捷運真是燒錢的錢坑 |
唉......................
有點腦袋有可以想像 市政府出那麼多 可能沒有弊案嗎???? 選對了顏色 就沒有反對黨找碴啦!! 其實台灣弊案數不完 到處都是奇怪不合理的故事 |
高捷真是高劫(高雄的劫難).....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先天不足....高雄人本就高度機動化,想去哪裡車鑰匙拿了就出發, 連公車都不願意等了哪還會搭捷運?更不用說捷運路線就那南北交叉 十字形路網,倘若剛好附近有捷運站且目的地周圍有捷運抵達才有可 能搭乘。像我這種住家附近沒車站\接駁車,目的地附近沒捷運站的人 就不可能去搭... 後天失調....路網不周延、配套不周全,騎車\開車還是比較快啦.... |
高雄環狀輕軌今年1月發包決標了。
好像又是另一個錢坑。 另外高雄市要學國外有電車在馬路上跑來跑去,我只想到以臺灣人道路駕駛守法的觀念薄弱,還有駕駛道德低落。 可以預期機車、汽車與電車相撞的交通事故層出不窮。 :on_74: PS:住在高雄所以很希望自己的家鄉繁榮進步,不是一昧唱雖,但每次烏鴉嘴都被料中。:on_36::on_01: |
引用:
蓋高捷不是件壞事,但是當初的評估都太樂觀了 無論是載客量還是週邊發展都過於樂觀,才會造成現在的錢坑 高雄市公車都沒甚麼人搭了,又蓋了沒甚麼人搭的捷運 現在又要花大錢去蓋輕軌,高雄市民錢真多,都拿去填錢坑了 |
引用:
查查承包商是不是在大選時幫人扛轎的那批就知道了..... 輕軌將來只會是空氣軌.....搭載空氣 |
引用:
會請來大批的騎車工,先試用輕軌,讓人覺得好多人都用輕軌喔 過沒多久才會變成載空氣 :on_07: |
引用:
路線運輸大量乘客,初期甚至必須有做虧本生意的打算,讓大高雄民眾習慣搭乘大 眾運輸系統。透過密集班次、大運輸量做到如捷運般的效能,然後成本只有捷運的 百分之幾...... 只要做到方便、快速,我想去的地方有站、我住的附近有站,願意用的人就會多。 畢竟停車還得找停車處、怕收費、怕被偷、被拖吊,免除這些煩惱外出還很不錯, 而且省錢(養車的開銷與稅金) |
引用:
發展公車捷運,路上多了50台公車跑,也沒人會去注意跟關心。 當初評估興建高捷時,不是沒有正確預測,事實上真正評估出來的結果是鐵定虧損而且效益極低。 但是因為政治凌駕專業(臺灣哪一項不是如此?) 後來只好湊答案達到可以興建的效益(假設前提是亞太營運中心成立,高雄港吞吐量大增,經濟成長率每年都增加) 然後利用捷運來創造週邊土地利用價值帶動繁榮。 完全跟北捷發展方向相反 臺北市區是用捷運將各繁榮地區串連起來並整合公車系統。 而且高雄市是個工業都市不是商業都市,商業化可能還不及台中市。 絕大都是勞工階層,上班時間後就在加工區、工業區 外來人口不像臺北有來自全臺灣各地的上班族、學生、觀光客等等 這在很久之前爆發高捷弊案時有討論過。(史版文章已經遺失) 加上一卡通票證整合不怎麼便利,無法讓市民養成像拿悠遊卡在台北、臺灣各地大眾運輸的方便性,種種不利因素 高捷虧損是理所當然的了。 |
所以嘛~~~蓋好有沒有人搭乘不是他們所關心的,重點是我有沒有名垂千古的政績!?
蓋捷運要挖隧道控日廢時,蓋BRT只需要挑幾條路線建地面候車區、畫專用道即可, 應該比捷運便宜很多.........車輛初期用環保的柴油引擎,等運量提升效果出現後再 改油電、電動公車替代.......... 說道這我就想到之前的新聞,台中搞BRT因為採購對岸廠商的車輛(他們有經驗) ,綠營的民代就在那吠~說啥柴油不環保會致癌云云,沒知識又不念書誰叫你把 古老十八代的柴油車拿來跟當今符合歐盟排放的歐6、5引擎比啊?:on_69::on_69: 純粹的逢中必反還死鴨子嘴硬...:on_61: |
乾脆停駛好了
在軌道上種樹 種草皮 變成全球第一的公園綠地 不只市民滿意 還創下好幾個全球第一 全球第一長公園 全球第一窄公園 全球第一貴公園 全球第一便捷公園 全球第一架高式公園 全球第一貫穿城市公園 全球第一... 市民大家快樂的不得了 |
捷運隧道改成下水道如何?!:on_14::on_14::on_14::on_14:
|
除非像台北捷運一樣周圍停車格都收費,不然誰會想坐捷運
|
引用:
沒有捷運的地方不也照樣是要收停車費的 坐捷運的最大好處是不必塞車等紅燈啦!! 高雄人無視紅綠燈的存在 誰會想坐高捷啦!! 應該是高雄有些馬路太寬闊了吧!!! 如果常常塞車 沒多遠就有紅綠燈 一個紅綠燈常常要等90秒 相信不少人也會考慮坐捷運算了 |
引用:
高雄人不坐捷運是有非常多因素的,撇開捷運先天不良的路線設計之外 高雄到處都是停車位,路旁都隨便你停,除了少數地區,根本都沒在拖吊的 這就和台北一位難求的情況,相差甚遠 就連汽車也都可以隨意停在路邊,自然沒甚麼人願意搭捷運 若是拖吊場改為民營,或是加強取締拖吊,這就會大大嚇阻 現在高雄市政府在幾個商圈都增設收費停車位,如三多商圈和新崛江商圈 但這頂多就是讓人家把車停到旁邊那一條巷子的路邊,因為路邊也不會拖吊 |
引用:
另外看看美麗島站旁的商店都關門,實在很難想像捷運兩線交會大站如此蕭條。 也就是說高雄人口沒那麼多。所以高雄相對居住環境比較優,不會擁擠。但最近有建商把土地炒到一坪300多萬,看起來是要炒熱房價,只是城市跟居民結構不同,很懷疑是否會成功? 個人是希望炒房失敗,因為高雄房價至少還是一般民眾可以負擔的水平,房子是拿來住人的,不是放著轉手賺差價。 如台北那樣的房價根本是:on_69::on_69: |
引用:
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口 高雄的人口一直都是持續減少中 這樣子怎麼會有人口可以支撐房價或是捷運 身為高雄在地人,對於捷運的載客量和週邊效益估計,那一大串數字我不是專家 但我看到靠近新崛江商圈那條中山路上都是租與售 我看到美麗島站兩側的店家都是租與售 我就不相信高雄有多繁榮,蓋再多的公園也抵不上填飽肚子 |
|
引用:
大家只罵上臺沒幾個月的交長,前任交長作了好多年。好像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同樣道理到時候花媽早下台,虧損是那時候市長的錯了,當然還會有監察院可能會糾正一下已下台的花媽跟市府,到時候再懲處未退休的承辦簽結。:on_07: |
輕軌捷運 運量高估?交通實驗?
高雄市長陳菊率隊到西班牙參訪輕軌捷運時,市議員蕭永達昨天在議會批輕軌捷運可能影響高雄市機車族行車安全和拖垮高雄財政。
蕭永達說,世界上有輕軌捷運的城市,當地居民主要交通工具都不是機車,輕軌捷運沒有機車爭道,高雄就不一樣;高雄的機車已達兩百萬輛之多,所以高雄有機車專用道,將來輕軌捷運通車,軌道沿線都沒有柵欄,即使有紅綠燈,仍可能影響機車族安全。 「高雄市政府是拿人民生命安全做交通實驗。」他表示。 他指出,輕軌捷運的路線,目前就是168公車行走的路線,這路公車每天的載的乘客在4000人次以下,市府卻估未來輕軌捷運會達到每天8萬7000人次,簡直不可思議,何況環狀輕軌經過的地區不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區,有一段還是海邊,有多少人會搭輕軌去看海?如果是為了觀光,觀光客有遊覽車搭,有多觀光團會搭輕軌到海邊觀光? 蕭永達以高雄捷運為例指出,規畫時預估捷運開通每天會有50萬人次運量,結果現在平均約15萬人次,相差甚遠,不只捷運虧損,連建築獲得肯定、兩線捷運交會的美麗島站,站外多的是待租商店,經濟拉不起來。 蕭永達強調,工務局每年做很多道路、公園、綠地,年度預算也才87億元,都發局做很多都市規畫,一年也只有5億多預算,地政局全年約11億元預算,但環狀輕軌一做就是165億元,做下去,高雄市財政難保不被拖垮。 高雄市議員中,蕭永達反對輕軌捷運態度最堅決,他說,不管如何,該說的都要說,尤其這是關係市民生命安全的交通建設。 陳菊率隊到西班牙三城市參訪輕軌捷運,預計21日回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833230.shtml 幫A大的全文直接轉過來 蕭永達直接講出了很多重點 輕軌的評估量有八萬七千,這真是好棒好漂亮的評估量 就如同當初捷運評估量是五十萬,現在只有十五萬,只剩下三分之一 輕軌的評估量我怎麼看都不會有八萬七千 這個環狀輕軌又要吃165億,再加上市府貼給捷運的173億 馬笨笨還不趕快拿錢來,不然你就是重北輕南,看不起花媽 |
如果高雄市政府是間銀行,花媽在搞掏空資產違法放貸唷.....
明明很可能血本無歸卻還要硬著頭皮做.....我合理懷疑這跟建商有關 來人啊!~~~調查站去清查輕軌捷運周邊沿線土地持有資料,看看哪 間建設公司、個人持有大筆建地,蓋下去對誰有利.... |
引用:
去年開始土地徵收採市價計算。 現在我在道路兩邊還有看到高價收購畸零地的小廣告。 市價徵收土地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錢坑,以後政府建設工程勢必花費更多成本。 也意味著這是一個撈錢的潛在市場。 曾經討論的都更案外,臺灣有非常多的既成道路內含私有地。 但依土地徵收條例,除非政府在既有道路拓寬,需一併增收既成道路私有地外,既成道路私地是不予徵收的。 道路畸零地的所有權效用在哪呢? 要政府拓寬道路,那麼就會徵收了,現在還採市價徵收,這根本就是一筆大財富。 所以執意做某些感覺效益不大的建設,事實上是透過合法手段大賺政府的錢。 因此作建設除了選票考量,炒地皮跟徵收土地費用亦是另一種原因。 |
引用:
討好市民比賺那點拖吊費還划算 (講到這點國家公園門票一百元可見國民黨的公務員很白痴 有錢的出國玩,百元可買兩個便當太貴了 以後沒錢的去沒收錢的危險地點肯定更多) 同樣的 不取締戴安全帽也一樣 什麼高雄太陽大 太陽大才要戴帽好嗎?台北悶熱戴安全帽比高雄還難過 冥黨執政的好處 就是順應當地民眾習慣,比如當初押扁當市長頂樓違建定了個時間條件使的90%以上免拆 缺點就是不長進 不易發展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9:48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