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教育很多改革都是流於形式化,完全沒有考慮實務上執行會遇到什麼困難
李大院長回國後,中,高等教育他都看不慣,通通都改 沒錯,過去有很多萬年教授,升等後不做研究不發表論文,上課筆記用到退休不更新 後來修了什麼大學法,教師法,以及各大學根據這兩條母法製訂的內規對教師評鑑作為續聘的依據 發表研究成果當然很重要,可是只把重點放在論文能否登上國際學術期刊 混的教授擔心評鑑當然要交功課,交不出來抄襲以及找學生代寫的...什麼都方法都有 問題是這些國際期刊不是全都把關嚴格,論文每篇都去檢視有沒有抄襲的成分,往往是登了之後才被發現 幾年前政大一位教授因為十八年沒提交半篇論文,還拒絕校方的評鑑,政大不續聘 支持者和反對者兩極意見,說他是優良教師,拿過多次獎項,學生"認為"學到東西就好,不能教學和研究區分嗎? 我的看法是,倘若是中小學老師的確沒必要交論文,他們花時間應付教學就忙得不可開交 大學教授如果不想研究,回去教中小學就好 當教授的心態不在終身研究,就不要浪費資源念博士,念完後不想再從事研究乾脆去職場闖不要在學校混 沒有哪個心,用制度規定硬迫他們交功課,出現抄襲也很合理 |
這就好像要拳擊教練每年都要拿到一個冠軍頭銜
如此才能繼續當拳擊教練, 正確嗎???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4:56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