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用:
這棵是十年前在超市買的一包中國進口的乾燥枸杞子,我把其中的一顆泡水一夜後,於隔天種在西向的窗邊。 它們在兩週後發芽並亭亭玉立的長高約三公分後,就在春寒料峭的春天把它們移植到室外。 它們很粗生,根本就不用操任何心,在五年後開始生長枸杞子,一年可2~3收,每次收上千顆,老婆用它們來做菜,吃不完的就在室內陰乾存在玻璃罐內。 它們可用來泡茶,比綠茶還棒,具有抗氧化的強作用,並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 朋友知道後,我就把種好的都送給他們,只留下最難看的給自己,但越難看的越會生長枸杞子,很奇特! . |
引用:
家裡有一包 也來試試看 (不知冰過還種不種得出來) Thx~ 這個對眼睛不錯 3C族每天一點是不錯的選擇 |
|
|
(聖女)小番茄
高麗菜(芽/嬰仔)? ![]() 還是芥藍? 還有一個是...小辣椒嗎? |
引用:
哎呀,我又殺生了,要被全台的偽善心人士的口水淹死。 被毀的小包心菜就摘下直接咀嚼,嫩脆可口,真鮮美。 不過成熟後會略帶苦澀味。 另外的是小辣椒沒錯,越南河粉店內的泰國產指天椒,我吃辣椒皮, 但留下種子十多顆以餐巾紙包回家種的,換來的是五百多顆的超辣新鮮小辣椒。 天天吃,特別是老婆做的紅燒牛肉麵時,真是無盡的爽;超級棒! . |
引用:
|
引用:
每次都只到發芽 (如 https://preview.ibb.co/kzkZ4w/204142...09534146_o.jpg ) 但之後就不會長大 最後就消失了... 剛剛有去看栽種教學 覺得又不像是土壤問題 (下次去找找看有沒有排水好一點的土) 至於澆水方式(乾了再澆透)這是 可參考的 想會不會是濕熱問題...? |
引用:
我從2010年底搬家時從後院挖了兩立方米的土壤到 condo 後,就一直在朝向的陽台種了近8年了。 土壤要增肥沃度不需要化肥,只要用廚餘的菜皮果皮爛葉子就能作成堆肥,我們這裡的小動物多, 例如松鼠,狸貓等,若是使用具有蛋白質的魚肉或骨頭類的,哪怕是蛋殼都會因蛋白質腐爛時的臭味而吸引牠們的到來翻找,而且還會有蚊蠅的聚集。 所以純天然的植物類的就行了。還有,吸塵器所蒐集到的灰塵拌着要種菜或水果等也是非常好的材料。 一切都很綠化,澆水只要在廚房收集那些洗米水或洗菜水就很夠了。以最簡易的這些方法來增肥,然後面向陽光充足的地方,種什麼都可以成功。 |
引用:
而它們的所有種子都可以經歷地球上的最酷熱和最嚴寒的考驗, 特別是在生長期間越是濕熱越好,但此刻要觀察葉子若有垂頭喪氣的樣子,那麼就是它們在使用『自保神功』的內斂之減少水分的揮發。 這就是土壤內含水量低的現象,也就是要澆水的時候。澆水的最好時機在晨昏最好,正好是上下班前後,它們就不會在艷陽烈日下立馬的揮發,植物度還沒有吸收就都蒸發到大氣了。 |
引用:
這是讓它們在移植時最為關鍵的保障條件。有時候我都把蛋殼用牙籤在半圓形的底部打個小洞,也是放置在蛋盒上,加入85%的篩過的細土就是很好的培養幼苗的環境。 土壤要保持潮濕,但不可太濕就行了。為何不能在正午之強陽下澆水呢?因為那將會像是在熱鍋子上加上水樣的迅速蒸發反應,而蒸汽的高熱正好對嫩幼的苗類最具殺傷力。 |
看來的確在澆水哲學上要改
感謝經驗~ 番茄說來真的很容易種 時常爛掉的番茄丟到花盆裡就能長出藤蔓 只是要生出能吃的大小 (非小聖女番茄) 就要幫它挺立(架棚) 自己種的番茄可以吃到剛摘的口感與市場買的截然不同 如果種出成熟(發紅)的又是鮮採的 那一定是最好吃的 (如是沒全紅摘下來的番茄 不放冰箱可以放上很久都沒問題) |
引用:
它們的種子往往在過了嚴冬的零下30多度後的嚴苛考驗,可在明年的春天則會自己長成一坨的嫩苗,這是就把它們輕輕的挖起,重新的分株來栽培。 空間越大(指的是間隔)它們就成長的越開心,因為陽光充足的緣故。植物很有靈性,它們可以自己感知到陽光的充足與否,然後自己調整向陽的角度;很奇妙呢! .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5:00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