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2006-05-14, 01:43 PM | #1 |
管理版主
|
資訊 - 秘魯的納茲卡高原
高原上的巨大線條
秘魯南部的納茲卡「Nazca」高原是一個荒涼乾燥、土壤貧瘠、五穀不生的地方。 自古至今,這一帶的人煙一直非常稀少,將來也不會有大量人口移居這裡。有時甚至讓人覺得...月球的表面,看起來也沒納茲卡高原荒蕪。 可是,如果你是一位藝術家,而你想創造一幅規模宏大、氣象萬千的作品,荒涼的納茲卡高原倒是一個理想的地點。它那廣達200平方英里的遼闊台地,保證你的作品不會被沙漠風暴刮走,也不會被飛沙覆蓋。 高原上有時當然會刮起大風,但由於某種物理作用,這兒的風卻沒有平地上那麼強勁,遍佈大草原的小圓石,將太陽的光熱吸收和保留,散發出溫暖的空氣,在空中形成一個具有保護作用的「力場」(force—field)。 此外,這兒的土壤含有足夠的石膏,可以將小石子「黏貼」在地面下,而這種黏貼劑每天清晨受到露水滋潤,會永遠保持效力。因此,藝術家把圖畫繪在這兒的地面後,它永遠都不會消褪。這一地區難得下雨;事實上,十年間總共下過不到半個鐘頭的毛毛雨。毫無疑問,納茲卡高原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 專家們檢視鑲嵌在線條上的陶器碎片,並且對這兒出土的各種有機物質進行碳-14測量,結果證實,納茲卡遺跡年代十分古老。他們推測的年代,從公元前350年到公元600年不等。 至於這些線條本身的年代,專家不做任何推測,因為這些線條跟週遭的石頭一樣,本質上都是無法鑒定年代的。我們只敢這麼說:年代最近的線條也至少有1400年歷史。但在理論上,這些線條可能比我們推測的更為古老。原因很簡單:我們據以推斷這些日期的文物,也許是後來的人攜帶到納茲卡高原的。 大部分線條和圖形分佈在秘魯南部一塊完整的地域上,北邊毗鄰英吉尼奧河(Rio Ingenio),南邊以納茲卡河(Rio Nazca)為界。泛美公路從北端進入,斜斜穿越這個四方形的黃褐色沙漠,綿延46公里。 方位圖 就在這塊土地上,散佈著數以百計形狀各異的圖形。有些描繪各種飛禽走獸(總共有18種不同的鳥類),但更多的是幾何圖形,包括不等邊四邊形、長方形、三角形和直線。從空中鳥瞰,這些幾何圖形——在現代人看來——如同幾十條縱橫交錯的飛機跑道,彷彿有一位妄想自大狂的土木工程師,受命在這兒興建一座奇異怪誕的機場似的。 這就難怪,有些人會把納茲卡線條看成外星人登陸的機場跑道——畢竟,直到20世紀初人類才學會飛行。這種想法當然很有趣,可惜禁不起邏輯的驗證。我們很難理解,擁有先進科技,能夠穿越數百光年距離的太空從事星際旅行的外星人,為什麼需要一座機場,供他們的太空船降落。難道,他們所掌握的科技還不足以讓他們搭乘的「飛碟」垂直降落嗎? 鳥瞰圖 經過仔細檢視,我們可以斷定,納茲卡線條根本不曾被「飛碟」或其他飛行器當作起降跑道使用過——儘管從空中鳥瞰,有些線條看起來確實很像機場跑道。從地面觀看,這些線條只不過是地上磨出的一道道痕跡;顯然,有人將覆蓋在沙漠上、數以千噸計的黑色火山礫刮掉,讓底層的淡黃色沙土顯露出來。以這種方法刮成的溝痕,全都只有數英吋深,而地基非常鬆軟,不足以承受飛行器的輪子。 砂礫 德國數學家瑪麗亞·雷施(Maria Reiche)研究納茲卡線條達半個世紀之久,數年前,她以一句簡單扼要的評語,推翻了外星人理論:「我擔心太空人會陷入泥淖中,動彈不得。」 如果不是「外星神」的火戰車降落時使用的跑道,那麼,納茲卡線條的用途又是什麼呢? 老實說,沒有人知道答案,也沒有人能夠鑒定出它們的真正年代。這些線條是歷史上的一個謎團。你越仔細觀察,就越覺得這些線條和圖形充滿玄機。 例如,這裡的鳥獸圖形,年代顯然比「跑道」的幾何圖形久遠,因為有許多不等邊四邊形、長方形和直線穿過比較複雜的運動圖案,將它們切割得支離破碎。我們可以據此推論,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幅繪於沙漠上的藝術品,必定是分兩個階段製作的。此外,我們還可以推測,前一階段完成的作品,在技術上比後一階段的作品進步,儘管這種推論違反科技進展的法則。動物圖形的繪製所要求的技巧,比鏤刻直線所牽涉的技術畢竟複雜精細得多。現在問題是:這前、後兩個階段之間,在時間上究竟存在多長的一段距離? 學者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很草率地,他們把這兩個階段的文化硬扯在一起,稱之為「納茲卡文化」。在他們看來,納茲卡人只不過是一個原始部落,莫名其妙地發展出一套精細老練的藝術表現技巧,然後就從秘魯消失。好幾百年後,他們的繼承者——西方人比較熟悉的印加人——才出現在秘魯的土地上。 「原始的」納茲卡人,在文化上究竟有多成熟?他們的知識水準到底有多高,以至於能夠在秘魯高原上留下規模龐大、氣象萬千的藝術傑作? 首先,我們似乎可以確定的是,納茲卡人精於觀察天象。根據芝加哥「艾德勒天文館」(Adler Pane tarium)天文學家菲麗絲·皮魯格博士(Dr.Phillis Pitluga)的研究,納茲卡人稱得上是相當優秀的天文學家。 在電腦協助下,皮魯格博士對納茲卡高原上的星象圖形展開密集研究,結果作出這樣的推論: 那幅有名的蜘蛛圖形所顯示的,實際上是獵戶星座(orion)的形狀,而連接這個圖形的筆直線條,作用在於追蹤獵戶星座三顆明星的行徑。 皮魯格博士的發現所蘊含的意義,我們將在下文中詳加探討。 這兒,我們必須特別指出: 納茲卡的蜘蛛圖形也精確地描繪出一種學名為「節腹目」(Ricinulei)的蜘蛛的形狀。 蜘蛛 這種蜘蛛十分罕見,全世界只有亞馬遜河雨林中最偏遠、最隱秘的地區才找得到它。「原始的」納茲卡藝術家,如何穿越高聳險峻的安第斯山脈,進入亞馬遜河流域,以取得一定節腹目蜘蛛作為樣品?更讓人納悶的是,他們為什麼不辭勞苦,千里迢迢去抓一隻蜘蛛?他們沒有顯微鏡,為什麼能夠精細描繪出一隻蜘蛛的身體結構,尤其是位於右腳末端的生殖器官? 納茲卡高原的圖形充滿這類奧秘; 除了兀鷹之外,它所描繪的鳥獸幾乎沒有一種是土產的。 一如亞馬遜河蜘蛛、鯨和猴子在這個沙漠環境中,顯得格格不入。有一個圖形描繪伸出右手、瞪著滾圓的眼睛、腳上穿著厚重靴子的男人,這個人長相奇異,怎麼看都無法確定他究竟屬於哪一個時代或民族。 其他圖畫展現的人體也同樣奇特:頭上圍繞著燦亮的光環,模樣宛如來自外星的訪客。 在體型上,納茲卡圖畫所描繪的鳥獸也龐大得驚人: 蜂鳥身長165英尺,蜘蛛身長150英尺,兀鷹從呼到尾羽幾乎長達400英尺(鵜鶘在體型上也不遑多讓)。 蜂鳥 類似的精細手法也顯現在幾何圖形上。有些圖形採用的直線超過5英里長,看起來如同古羅馬的公路,穿過沙漠,伸入乾涸的河床,翻越亂石坡,從頭到尾保持筆直。 禿鷹 納茲卡高原上的圖形,幾乎每一幅都稱得上規模宏大,而且,全都是使用艱難的方法製作——以一根連綿不絕的線條,小心翼翼描繪出一個動物的輪廓。 狗 這種精確度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也勉強可以理解。 最讓人驚異的反倒是那些動物圖形。當時沒有飛機,不能從空中檢視創作的進度,藝術家如何完成如此龐大,如此完美的圖形?站在地面上觀看,這些圖形只不過是按刻在沙漠上的一條條雜亂無章的溝痕。只有從數百英尺的高空俯瞰,我們才能看到它的真正形貌,而附近並沒有一座山丘提供這樣的觀景點。 住在納茲卡高原,自1946年以來就一直研究這些線條的數學家瑪麗亞·雷施曾做評論說: 「這些幾何圖形使我們想起某種密碼:相同的字有時用大寫字母書寫,有時用小寫。有些線條的組合尺寸雖然相差極大,形狀卻十分相似。」 曾有專家學者認為,直到20世紀人類學會飛行後,納茲卡線條圖形才開始被正確地辨識出來。 16世紀末葉,名叫路易土·狄蒙松(Luis de Monzon)的地方行政司法長官,是第一位親眼看到這些神秘的「沙漠印記」的西班牙人。 他不但帶回目擊報告,也搜集了跟納茲卡圖形有關的「維拉科查人」各種奇異傳說。 然而,直到1930年代,秘魯首都利馬(Lima)和南部城市亞雷奇帕(Areguipa)之間的定期班機通航後,世人才驀然發現,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平面藝術作品,竟然存在於秘魯南部的荒原。航空工業的發展,讓凡人飛上天空,像諸神一樣俯瞰世人前所未見的一幅幅炫奇、美麗的圖畫。 猴子 這只體形龐大的猴子,是由一連串謎樣的幾何圖形構成的。 它看起來十分複雜,可是,不知怎的,卻具有一種魅人的、近乎邪惡的力量,使人忍不住盯著它看。猴子的整個軀體是用一根連綿不絕的線條描繪成。這根線條蜿蜒攀上階梯,翻越金字塔,鑽過一系列鋸齒形的障礙,進入一座螺旋狀的迷宮(猴子的尾巴),最後轉化成一連串星形的曲線。 |
__________________ 愛的時候,可以不公平;不愛了、分開了,總該公平了吧 重情重義重粉味 愛台愛鄉愛查某 |
|
送花文章: 3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