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協調管理員
![]() |
![]() 以下的問題,是網管或從事網際網路應該要會的兩大協定
如果了解了80%的話,那再去了解防火牆並不再是難事了,大家就把高職的課本找出來 找找看,複習複習,不會很難的 1.請問大家什麼是OSI 7層呢? (高中的資管或資訊科應該有教過的!) 2.請問大家什麼是TCP/IP呢? (大家最常用的INTERNET就是跑TCP/IP的!) 3.OSI 7和TCP/IP兩大協定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各別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看回復的,有沒有答對,我再解答或補充的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送花文章: 11706,
![]() |
![]() |
#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第一題 由下而上
實體層---->連結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議層--->表達層--->應用層 第二題 TCP他是一種傳輸協定 具備可靠的傳輸機制 IP:他就像我們的門牌地址一樣 由四組數字組成 他還有分等級 常見的分別為Class A、Class B、Class C 第三題 IP位於OSI第三層 網路層 |
__________________ 金錢的數量,決定馬子的漂亮 硬碟的容量,決定男人的力量 製作Mail Logo按這裡 |
|
![]() |
送花文章: 257,
![]() |
![]() |
#4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因為沒啥人回,故小弟雞婆地提供一些網路上看起來比較好的說明剪貼,提供給各位大大複習and參考。
OSI: 出處 http://www.csie.ntu.edu.tw/~b6506066/Micro2/o_s_i.htm 由國際標準機構(ISO)於西元1978年發表的開放系統互連(OSI)參考模型最常被用於描述多層通訊架構,該模型也簡稱 OSI/RM ,它將一組通訊系統的功能性分為七個層次,在這七層模型中,每一層皆定義了該層特有的協定(protocol),每個協定則提供該層特有的服務,並且只透過位於其下的協定與對方的相同協定交談,即所謂對等式(peer-to-peer)通訊,這種堆積式的多層模型即稱作協定堆疊(protocol stack)。 OSI七層介紹(暫略) TCP/IP: 出處 http://lips.lis.ntu.edu.tw/ytchiang/...cpip/TCPIP.htm 為了要讓網際網路能連接各式各式各樣的主機,因此美國國防部便要求建立一個通信協定,使得不論採用何種廠牌的傳輸媒體、何種型式的的存取法則,都可以相互連接並進行傳輸。1973年,TCP協定組合由Bob Kahn開始發展,然後由DARPA、Vinton Cerf、及史丹佛大學接續開發。1970年代末期,TCP的開發已經完成了大部分,而TCP/IP的名稱也正式出現。 到了1980年代,ARPANET上的所有機器均已採用TCP/IP協定。1983年,DARPA資助柏克萊大學把TCP/IP整合到UNIX上,此整合產品是一項成功的產品,並且使TCP/IP成為標準。1985年,美國國家基金會(NS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開始籌募基金,期望建造一個骨幹來連接大學與研究機構,此骨幹稱為NSFnet,它取代了ARPANET,成為了國際網路的骨幹,而NSFnet亦延續採用TCP/IP做為主要的傳輸通信協定。而在此同時,TCP/IP協定組也繼續發展,並規劃出一套測試與驗證的準則,以確定發展廠商是否符合TCP/IP標準。TCP/IP標準是公開的,發展者可免費獲得,不需特別的許可權。換句話說,使用TCP/IP即可保證其相連性與共同運作的可能。 今日,網際網路已深入全球,成為全球連的龐大通信網,而依據網際網路的特性而發展的TCP/IP,由於具備強大的網路互連功能以及開放性的特色,在今日世界各地均有極大的使用率,可說是目前被利用最廣的通信協定。 TCP/IP協定組介紹(暫略) DoD模型介紹(暫略) TCP/IP vs. OSI7(以下依據小弟粗淺認知回答,還請大大不吝指教) 二者模型都屬於堆疊協定,TCP/IP共四層,OSI共七層。由下往上排序層數而言,TCP/IP第一層呼應OSI第一、二層,TCP/IP第二層呼應OSI第三層,TCP/IP第三層呼應OSI第四層,TCP/IP第四層呼應OSI第五、六、七層。 TCP/IP出現較早,屬於逐漸成形,時間較長,RFC多人參與,規格持續變化中。OSI由ISO發佈,初期叫好不叫座,叫好是由於各層分工鉅細靡遺,不叫座是由於分工的各層在設備與軟體實做上耗成本、難度高。不過網際網路協定模型的發展確有如「三國演義」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因為需求變化,TCP/IP在各層網路設備與韌體軟體的設計,逐漸有層內再分工向OSI看齊的趨勢。 網路協定模型分層的好處在於~ 隔離性:各層模組獨立設計,維護與運作不會互相干擾。如不必為了IP這個單一協定設計不良,而將整個模型打掉重製。 堆疊可換性:上層協定可與下層協定組合搭配,如IP協定可以over乙太網路,也可以over Token Ring。 分工合作:各層分工合作的結果,代表業界亦可分工合作,專精於高層應用面的廠商,不用太在乎合於各層溝通規範的底層媒介。 網路透通性:這是目前TCP/IP走紅最重要的特性。基於相同的模型化分層的結果,使得相同協定的區域網路可以互連互通,並逐漸擴展成廣域網路,形成Internet。使用者存取網際網路資源的方式,與存取區域網路資源的方式一致,感覺不出差異,不用重新適應。 |
__________________ 的歷流光小,飄颻弱翅輕。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IMG][/IMG] |
|
![]() |
送花文章: 1273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