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長老會員
|
![]() ![]() 重遊古早台灣 【聯合報/陳柔縉】 2007.03.18 評《有趣的台灣老插畫》 太陽臉著 華人版圖文化公司 開春換了一家美容院,二十七歲的洗髮小姐回憶小時候的過年。「我會去批一組『抽當』來賣,一定會剩下沒被抽中的零食,有吃有賺。」我把雙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先捏住,指尖再靠在一起搓,表示我知道「抽當」,她很開心地點頭。輪到我談夢夢口香糖,她搖頭了。小個十五、六歲,她已屬於飛壘口香糖的世代。我很想告訴她夢夢口香糖的模樣,但不知如何描述,因為都忘了。 要說從前、表述歷史,最多使用文字,因為絕大多數的歷史場景、器物已經如煙消逝。能有照片、書籍雜誌等圖像來輔助,可以稍補遺憾。原物若能保存,自是最最萬幸。問題是,誰能在當下那一刻,想得到要在時間洪流裡,趕緊攔住夢夢口香糖,攔住眼前五花八門的物件,等它個二十年、一百年,甚至三、四百年,變成跟後輩話說過去的憑據、歷史博物館裡令後人驚嘆的歷史古文物呢? 台灣向來不關心保存庶民生活的點滴,當我自己在研究日治時期的生活史時,許多東西只能透過老人家口述來追想。稍好者,勉強從黑白照片一瞥形狀外觀。但是,東西的「顏色」大多數追不回來,常常有隔一層的距離感。原物在歷史敘述裡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但保留常民生活文物長期顯得有氣無力,全靠極少數有遠見的人苦心收藏,默默為未來的復古尋舊預作準備。 近幾年,這些長久苦心終於等到發光的時刻。莊永明是最知名的箇中代表,遠流出版的「世紀回味」系列,處處可見莊先生多年累積的成果;上旗和果實出版的《老台灣柑仔店》、《台灣古董雜貨珍藏圖鑑》等書,展示蕭學仁等人的收藏,也引爆了中年一輩塵封的記憶,受到極大注目。 美術設計背景的「太陽臉」屬於這一脈有心人,新書《有趣的台灣老插畫》呈現他從幼稚園起私藏的四百多件紙品和八百張插畫,包括尪仔標、抽當、藥包、商標、小學課本、書刊等,無一不是中年一代懷舊時的依靠;把這些影像抽開,中壯代的童年幾乎無法述說。 在行家眼裡,或許書中所見不是稀有珍品,卻是經過一個有美編背景的作者之手,所以編輯方法不同以往,烹調懷舊的手法另闢蹊徑,處處飄出趣味。例如,為了呼應作者對舊時紙類印刷粗糙純樸的整體印象,書中故意再製重現,讓讀者更有共鳴感。作者讓頁碼的「五」、「七」左右顛倒,讓書眉字粘連、歪斜,色塊故意溢出畫線外。作者還模仿從前作業簿的背面文字,封底列著兩排字:「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台灣人」取代了原本的「中國人」,輕鬆的諷刺意圖也會讓中年一代莞爾。 這類羅列呈現收集的書,有的只鋪陳物件圖像,做成圖鑑,供玩家參考。少數如張燕風的《布牌子》,作者除了收集,還下苦功夫研究,企圖從老上海布牌子解讀出一部中國紡織史,圖文並重。《有趣的台灣老插畫》的企圖顯然不同。太陽臉傾全力於編輯趣味,似乎用意不在靜靜展示收藏實力或賦予舊舊的藥包、課本和商標深沉的意義;而是一樁熱鬧溫馨的邀請,邀請大家抱著輕鬆愉快的心情,重遊共同的過去,那個有點落後封閉卻又樸素的年代。 以趣味來說,這本書確實成功了。中年人讀這本書,理論上非要大笑三回、小笑十回不可。中年以外的少年朋友、囝仔兄,翻開第一一九頁,看以前的情書大全教男人寫情書怎麼落筆,還不大笑的話,那我只能說:「哦!真輸給你!」 【2007/03/18 聯合報】 |
__________________ 應費醍醐千斛水 灑作蒼茫大宇涼 |
|
![]() |
送花文章: 1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