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只不過同樣一件事他們不是只從單單一個角度探索 當他們知道一件事的真相後並不會因此滿足,反而會從其他層面繼續探索 自然可以知道更多的知識 再者他們再學習時,並不會一味的按照步驟來(硬學) 而是會是著先了解原理,明白為什麼,然後學起來就會比較快(先抓到訣竅) 也就是說他們只不過是懂得利用方法學習 <猜的> |
|
__________________ 地獄變現記 [人身得來不易,願大家能尊重生命--勿傷胎命][好淫者請好自為之吧--割鳥] 南泉禪師道: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邪?」 德山宣鑒禪師: 「如果明白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若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為自欺。何故?毫氂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聖名凡號,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是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 |
||
![]() |
送花文章: 5469,
![]() |
向 不知道 送花的會員:
|
![]() |
#7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引用:
在於分享 人的才智我覺得都是一樣的 只是能不能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 以及夠不夠專心一致 專心比較的人贏了天才的美譽 卻輸掉了分享的快樂 |
||
![]() |
送花文章: 106343,
![]() |
向 anotherlevel 送花的會員:
|
![]() |
#1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天才應該有創造力
想到兩個人 1. 吳清源 七歲起跟爸爸學棋,後也曾拜過一些中國名家為師,學了三、四年棋後,在中國棋壇中已無敵手。 資料來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B8%85%E6%BA%90 2. Mozart 莫札特三歲便展現出他音樂奇特才能,他不僅具備絕對音準更有超出常人的記憶力,五歲時更請求父親教授大鍵琴,隨後亦獵及小提琴、管風琴和樂曲創作,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聲雷響徹雲霄,在學會閱讀、書寫或計算甚至能懂得樂譜視讀、巧弄拍律。六歲,時值1762年,已譜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資料來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variant=zh-tw |
![]() |
送花文章: 78006,
![]() |
向 uplander 送花的會員:
|
![]() |
#13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大大說的好 創造力跟非凡的想像力 的確缺一不可的感覺 ![]() ![]() ![]() |
|
![]() |
送花文章: 1063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