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列管會員
![]() ![]() |
![]() 剛才我打0800-202-125去問,對方說現在兵是五天,士官與軍官要看專長
說今年教召都是採出操上課,聽說現在教召不輕鬆了 大家有無被教召過的經驗,分享教召都是在幹麻 純聊天 |
![]() |
送花文章: 56979,
![]() |
有 15 位會員向 lutunhsiang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44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唉,那個兩年只能放三次假的該死年代(還好沒抽到三年兵)
http://blog.roodo.com/harris/archives/1460517.html 「救指部」:反共救國軍指揮部 去年新聞報導,國軍為了要落實精實案,計劃將澎湖、金門、馬祖的防衛司令部降編為指揮部,各島駐紮的兵力也予以縮減。想當初服役時,學長認為分發最辛苦的單位莫過於馬祖東引的「救指部」:反共救國軍指揮部。這是什麼單位?以下是我去年取材自以下網站摘譯的介紹。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taiwan/nsa.htm 反共救國軍於1949年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協助下成立,為了突襲大陸東南海岸地區。1949年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到台灣,控制台澎金馬和一些小島。反共救國軍在1998年配合人事瘦身的「精實」案裁撤。 1950年,為了轉移中共對韓國戰場的注意力,CIA贊助一系列由反共游擊隊執行,從金門或其他較鮮為人知的小島發起,對大陸東南沿岸的突擊行動。這些游擊隊由CIA在國民黨控制的小島上訓練並提供武器。這批稱為「反共救國軍」的非正規軍是由隸屬CIA的所謂「西方公司」訓練,西方公司的「平民」雇員多係借調到CIA的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軍官。 距大陸海岸50哩的東引是反共救國軍總部所在地。在1963年時,這支兵力有三萬人的部隊,是蔣介石誓言反共大陸的工具。這支部隊接受游擊隊訓練,配備美式武器,成員多來自大陸沿海省分,他們的行動極為機密。1963年一月,北京電臺宣稱,共軍在1962 年十月殲滅172名秘密登陸廣東的突擊隊員。中共說這些入侵者是為了而後登陸大陸的軍事行動建立「游擊走廊」。為了佐證這個說法,中共報紙在首頁登出被俘人員和虜獲美式步槍、手榴彈和塑膠炸藥的照片。國民黨的中央社立即証實這個報導,台北方面宣稱游擊隊在三個月內牽制十萬共軍,造成七百名傷亡,擊落一架中共偵察機,進行廣泛破壞行動。 1950年,CIA整編一部份潰敗到中緬邊界的國民黨部隊準備入侵華南,以牽制韓國前線的中共部隊。國民黨將這批部隊部署在挾長中緬邊界。1951年四月,2000名雲南反共救國軍曾試圖反攻雲南。救國軍在1954年前都以猛撒(Mong Hsat)為基地,據說鴉片由猛撒機場由C-47型機運到泰國和台灣。1961年1月26日,戰鬥結束,4200名救國軍由CAT(民航空運隊,華航前身)撤運到台灣,6000名到寮國。剩下的反共救國軍返回叢林,繼續接受CIA援助小批武器好些年。50年代有不少族群的軍隊在猛撒山區和邊境作戰。到90年代,撣族和瓦族軍隊是這個地區的主力。 自從1962年,蔣介石對美國施壓,希望美國支持國民黨引發大陸抵抗活動。甘迺迪的政府認為此舉註定失敗,但是也怕斷然拒絕會引起蔣介石發動自殺攻擊,美國遂予以敷衍,同意蔣實施小規模突擊,但是拒絕任何大型軍事行動。詹森總統開始也繼續這項政策。1964年四月,國務卿魯斯克訪問台灣,蔣介石提請考慮對大陸的軍事行動。魯斯克卻澆了蔣介石冷水,他認為如果沒有美國大力協助,可能需要美軍介入或使用核子武器,國民黨自己無法在大陸據守。蔣介石遂撤了想法,他反對使用核子武器對付中共。魯斯克告訴蔣介石,美國願抱持密切接觸,而東南亞衝突與日俱增,可能對情況有所改變。 蔣介石一直深信國民黨終將反攻大陸。美國政策制定者卻不這麼認為。1964年九月的政策排除美國會採取「兩個中國」的政策,但是建議美國的經濟、政治和國安政策制定時應納入台灣為一個獨立實體(independent entity)的生存之考量。1965年三月,美國國安會的James C. Thomson訪問台灣回去以後,他被反攻大陸「深信不移的神話」困擾,他說:「表面上,這個狀況很詭異,中華民國政府知道我們不相信,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不相信,我們懷疑他們有些人不相信,但是沒有人說話。結果是我們的關係受到地板上沒有人提到的死貓影響。」 1965年九月,國防部長蔣經國訪問華盛頓,他給美國國防部長麥納瑪拉一份文件,揭示取得中國西南五省的「概念」。麥納瑪拉很感疑惑,但是蔣經國向他保證這個提議不必用到美國的核子武器。四個月後,台北美國大使館給蔣經國回音,美國拒絕這個計畫。以美方觀點,這個計畫需要美國提供海、空和後勤支援,包括空襲大陸基地,表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開戰,這是美國不要的,而計畫基礎是國民黨反攻以後,期待會刺激人民起義,美國情報分析不支持這項期待。 1967年初,大陸開始文化大革命,蔣介石重新請求支持他反攻。他送信給詹森總統,認為中共和蘇聯鬧翻,大陸動盪不安提供「黃金機會」掃除共產政權,摧毀中共核武威脅,終結越戰。蔣介石說假如他反攻,人民會挺他,他只希望美國提供後勤支援。詹森認為是終止這樣曖昧不明狀況的時候了,他告訴蔣介石,蔣的需求與美國政策抵觸,美國希望藉談判終止越戰,不希望冒然開打給亞洲和世界人民帶來「無法估計後果」的危險,美國政府與人民反對這種行動。 (以下是筆者個人意見) 2000年,政權輪替以後,前反共救國軍成員希望獲政府補償,他們聲稱他們受到國民黨不平的待遇。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成立於1952年,給入伍前的青年施與軍事訓練。2000年10月25日,該團全銜拿掉「反共」二字,在台灣通稱「救國團」,英文簡稱CYC,China Youth Corps。現在台灣各處已經很少看到、聽到人們講「反共」、「共匪」,但是在那兩岸對峙的緊張時代,多少中華民國軍人為了捍衛台灣安全,在外島駐紮防衛,流血流汗,功不可沒,更不容遺忘。 來聊聊東引反共救國軍吧! http://army.chlin.com/cgi-bin/armybb...20031229003141 「黑蝙蝠」、「寡婦村」、「反共救國軍」與「大陳義胞」 瀏覽377|回應2|推薦4 http://blog.udn.com/kurich/1009804 評斷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只要看它培養了什麼樣的人民,還要看它的人民選擇對什麼樣的人致敬,對什麼樣的人追懷。──約翰‧甘乃迪 最近龍應台女士撰文述說黑蝙蝠與寡婦村的故事。其實在那個冷戰的歲月之後,台灣除了有「黑蝙蝠」、「寡婦村」之外,還有「反共救國軍」與「大陳義胞」的故事被刻意地埋沒在台灣的荒煙蔓草中。 黑蝙蝠是台灣空軍幫美國軍情單位打工的故事,當年的負責人是衣復恩,衣將軍接觸太多情報資料後,他認為反攻無望了,結果老蔣下令把他關起來。現在同樣的故事繼續發生,只不過故事名稱從「反攻大陸」改成了「台獨建國」。 龍應台說,原來在她讀書玩耍的時候,黑蝙蝠中隊的年輕人出機八百多次,十架墜機,一百四十八人喪生,那是全體隊員的三分之二。原來在她準備層層考試要出人頭地的時候,黑貓中隊的年輕人一次一次地夜航U2,一半的隊員死亡,兩個人被俘虜。原來在她讀書玩耍成長的時候,和她同齡的人,有些已經永遠地失去了父親,而且他們的母親還不能公開哭泣。 龍應台說,如果行政院、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不去榮耀他們最傑出、最勇敢的子弟們,如果這個社會的成人們不懂得疼惜、尊敬自己最悲壯的歷史,那麼就讓年輕人扛起來吧。 龍應台打電話給羅大佑,問他,「聽過黑蝙蝠這三個字嗎?」羅大佑也說,「沒有。」 當年英氣逼人、出生入死的勇士,今天即使倖存,也已垂垂老矣。在他們全體帶著寂寞的歷史離去之前,讓台灣人挽住他們,謙卑地說一聲「謝謝」吧。意甘乃迪說:評斷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只要看它培養了什麼樣的人民,還要看它的人民選擇對什麼樣的人致敬,對什麼樣的人追懷。 筆者算是與龍女士同一年代的人,小時候也沒聽說過黑貓故事,不過卻聽說過反共救國軍的故事。早年護衛台灣除了黑貓,還有反共救國軍。當年老蔣答應美國不可以反攻大陸,但是老蔣不甘心,私下組織反共救國軍。人員其實都是原國軍,但是要先辦退伍,再轉到反共救國軍,負責突擊大陸沿海軍事行動,每次突擊死傷也很慘重。 先父是情報局的元老,大陸時代曾任上海站情報員,王新衡先生是站長。記得是民國五十幾年吧,一位情報局的上校軍官來看望先父,說是要退伍了。家父問他原因,他說家庭負擔很重沒錢,所以想退伍領了退休金後去做生意。家父就問他:「怕不怕死?」,他說:「不怕」,家父就指引他一條路,去參加反共救國軍,每次出任務,只要沒死,回來就可以領二萬元獎金,後來這位上校屢建戰功,不但當上了國軍戰鬥英雄,還升任少將處長。 反共救國軍其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的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1950年馬祖守備軍指揮部成立後,該部直屬部隊移駐白肯島(西莒),其餘部隊駐守東肯島(東莒)、西洋、浮鷹、四礵列島、烏坵、東引、北至岱山諸島,形成連鎖陣線。1950年政府下令改編為福建人民反共突擊軍,除進行相關防護工作及對中國大陸實施大小突擊任務外,並在美國西方公司(Western Enterprises Inc.)的協助下,進行政治宣傳。1951年番號改稱為反共救國軍,由胡璉兼總指揮,至於原部隊則改稱福建反共救國軍閩北地區縱隊,隸屬國防部大陸工作處指揮。不過,從1949年該部隊成立後,即與國防部保密局(軍事情報局前身)建立關係,成為該局指揮之部隊至今。反共救國軍成立之初,分為閩南、閩北兩地區司令部,前者稱東海部隊,後者稱南海部隊。1954年部隊整編時,閩南、閩北兩地區司令部奉命裁撤,維持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之編制,繼續扮演固守福建沿海,及對中國大陸進行突擊任務之工作。1962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的大躍進失敗,整體國力虛弱之時,總統蔣介石急欲趁此良機反攻大陸。一方面,開始積極調整軍隊部署,高呼反攻在即的口號。另一方面,仍徵詢美國意見,希望得到支持。但是,最終在美國的反對下,未有實際行動。往後,除1965年間偶發的東引海戰、東山海戰和烏坵海戰之外,亦未有正式交戰的行動。 隨著時間的流逝,反共救國軍的作戰模式跟以往大不相同,逐漸成為一般正規軍的作戰模式。1998年,位於東引的"反共救國軍指揮部"裁撤,改番號為"陸軍195旅"。現在195旅的駐地東引,雖然靠近馬祖,但是並不屬於馬防部管轄,跟馬防部一樣為陸總部的一級單位,而且島上還配有天弓跟雄二飛彈喔。早年反共救國軍曾經參與的戰役有大陳島戰役、東山島戰役等。 大陳島撤退是發生在1955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在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將大陳島上的18000多名居民全部撤退到台灣,這批「移民」於共軍登陸後,因「義無反顧」、「摧家毀舍」,選擇追隨國軍來台,故被稱為「大陳義胞」。 1949年國民黨失去中國大陸的統治,退守到西南山地與東南沿海的島嶼一帶,繼續進行作戰。1950年,共產黨逐步進軍沿海島嶼,春天打下舟山群島,夏天打下海南島,加上西南山區的部隊逐步退到泰緬邊境,國民黨僅有固守台灣及金馬與浙東諸島,並發動沿海的游擊突襲戰術,來牽制乾擾共產黨的軍隊。 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突擊一江山島,在激戰一日過後,共產黨打下一江山島。由於一江山島是大陳島的屏障,在失去一江山島後,大陳島的防守也相對困難很多,加上以距離而論,台灣到大陳島的距離較到中國大陸遠,在物資補給上相對不易,而臺北方面也與美國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金馬及大陳島都不在共同防禦的範圍之內(防禦範圍僅限於台灣與澎湖),經過多方評估後,最後政府決定主動撤離大陳島,將大陳島上的居民與軍隊全數遷移至台灣,加強鞏固對台灣的防守。 撤離的大陳居民先是都在基隆港上岸,而後政府將其安置到全台灣各地,包括花蓮、台東、臺北、高雄都有大陳島的居民被安置,而他們的後代更是散佈在全台各地。今天在台灣仍可以見到「大陳新村」、「一江新村」等安置大陳居民的地方所在。 為表揚他們對中華民國政府與反共立場的支持,這批撤離的居民在當時多被稱為「大陳義胞」。由於他們的命運曾與國民黨政府緊緊結合,來台後的大陳居民大多對國民黨及蔣家有著很強烈的情感認同,日後投效軍旅、公務者不在少數。而在大陳居民的居住區更是有人修建「蔣公廟」,廟內祭拜蔣介石,以表達對蔣家的感恩。 http://stillone.pixnet.net/album/set/173239 別人拍的東引照片 尋~馬祖官士兵(南北竿.東西莒.東西引.高登.亮島) http://clie.ws/bbs/index.php?showtopic=86420 東引島歌 (網路找來的,我真的也忘了怎麼唱) 國旗在飄揚,浪濤豪壯,我們在東引島上,山的雄偉使我們體魄成鋼,海的浩瀚使我們心胸開朗,親愛精誠~軍民合作~兄弟一樣.笑聲~~歌聲~~槍砲聲戰志昂揚,身遊故國~遍地豺狼.....我們在東引島上,立志重新家邦,決心消滅匪黨,讓我們團結自強,努力勤檢建軍,努力XX建國,團結XXXX,發揚忠貞精神,光復大陸國土,讓三民主義,萬丈光芒 |
![]() |
送花文章: 26742,
![]() |
![]() |
#45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網路搜尋到的資料....
反共救國軍其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的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1950年馬祖守備軍指揮部成立後,該部直屬部隊移駐白肯島(西莒),其餘部隊駐守東肯島(東莒)、西洋、浮鷹、四礵列島、烏坵、東引、北至岱山諸島,形成連鎖陣線。1950年政府下令改編為福建人民反共突擊軍,除進行相關防護工作及對中國大陸實施大小突擊任務外,並在美國西方公司(Western Enterprises Inc.)的協助下,進行政治宣傳。1951年番號改稱為反共救國軍,由胡璉兼總指揮,至於原部隊則改稱福建反共救國軍閩北地區縱隊,隸屬國防部大陸工作處指揮。不過,從1949年該部隊成立後,即與國防部保密局(軍事情報局前身)建立關係,成為該局指揮之部隊至今。反共救國軍成立之初,分為閩南、閩北兩地區司令部,前者稱東海部隊,後者稱南海部隊。1954年部隊整編時,閩南、閩北兩地區司令部奉命裁撤,維持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之編制,繼續扮演固守福建沿海,及對中國大陸進行突擊任務之工作。1962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的大躍進失敗,整體國力虛弱之時,總統蔣介石急欲趁此良機反攻大陸。一方面,開始積極調整軍隊部署,高呼反攻在即的口號。另一方面,仍徵詢美國意見,希望得到支持。但是,最終在美國的反對下,未有實際行動。往後,除1965年間偶發的東引海戰、東山海戰和烏坵海戰之外,亦未有正式交戰的行動。 隨著時間的流逝,反共救國軍的作戰模式跟以往大不相同,逐漸成為一般正規軍的作戰模式。1998年,位於東引的"反共救國軍指揮部"裁撤,改番號為"陸軍195旅"。現在195旅的駐地東引,雖然靠近馬祖,但是並不屬於馬防部管轄,跟馬防部一樣為陸總部的一級單位,而且島上還配有天弓跟雄二飛彈喔。早年反共救國軍曾經參與的戰役有大陳島戰役、東山島戰役等。 =================================== 不過當兵時同袍的二哥,就是這種兵種。他說駐地都在東引,很操,聽說比兩棲偵搜還操。 是屬陸軍,非海軍陸戰。而且有到對岸摸哨過,把對方的的整個班哨摸掉,而且把所有的人右耳割下帶回。 恐怖!恐怖!真是恐怖到了極點... ![]() ![]() ![]() |
__________________ 樹多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痴。 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
|
![]() |
送花文章: 3464,
![]() |
![]() ![]() |
|
|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聊天 - 剛才我下班去停車場的時候 | lutunhsiang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 27 | 2008-11-26 11:34 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