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 15 位會員向 getter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26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
![]() 引用:
無論是看書還是挑選書籍 都會讓自己沉浸在書香中 況且看得很多書籍,都是會再三翻看的 像是之前在K書大樓所分享的郭台銘傳記 再發生富士康跳樓事件之後,我會回想郭董的一些事蹟 然後再去翻翻書籍來對照,看看時間點發生的先後順序 像是一些商業理論,在遭遇到的時候,會熊熊想不起來 就需要再回去翻翻書籍,看是在書中的哪一段 現在固定讓自己每個月都會花個一兩千塊,買個五本書左右 看到自己書架上滿滿都是書,還挺有成就感的 |
|
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背後要付出的代價是非常非常大的 但人們往往只看到幸福的假象 卻沒想著該付出的努力代價 本是浮雲隨風飄 落下凡塵惹塵埃 我究竟還要走多遠的路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
||
![]() |
送花文章: 37553,
![]() |
![]() |
#30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特喜歡傳統式的老書,我在家還有一批捐贈給救世軍後,保留的一些服兵役前在美國買的很有價值的書,如1979(民國68年)在支加哥買的各大名攝影家們的一本重達六磅多的"Art Directors' Index to Photographers 6",長寬厚為︰32x23x4.5(cm),從頭到尾共718頁,每頁只有每位創作者的簡介而已,並在每頁上刊著該員的十幾二十幅的絕頂照片,文字說明全被廢棄了,光看那些照片就可見識到攝影的實力真是了得到頂。
況且,每次翻閱都會有所得,靈感備至。比如,光線、色彩、姿態、形狀、佈局、攝影時機等等,那些專業的攝影,全都是以幻燈片拍攝的,換句話說,是無法做事後的修正或補救,當時幻燈片也很昂貴,所以每次的掀按快門是都經過千思萬慮之紮實的攝影實力。 這種需要用翻閱手段的書是個人的最愛,閒時信手拈來,逐頁翻之,書香古意迎面而來。尤其是該書的重量、觸感與質感交織出一種很滿足的幸福感。讀後,感恩之心久久不去,這是其他高科技電子書所無法達到的境界。最接近的比喻就如傳統唱片與數位音樂CD的評比一般,古典總勝新尤。 |
![]() |
送花文章: 718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