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 |
註冊會員
![]() |
![]() 這幾天相信有看新聞的都知道有一名高中生寫下弑父母筆記,即使被父親發現跟兒子深談後,第二天悲劇仍舊發生
我會用這以上幾個字做標題,是逛了一下其他論壇討論這則社會新聞,看看一般網民對此事的反應 結果有網民留言"被殺剛好而已"幾個字,甚至留言不少是在譴責案中的父母 會有這樣反應的是什麼人?我想應該是同情哪位高中生,大家身同感受都在"恨父母",只是不敢行動而已 為什麼我們社會會變成這樣?個人認為這不是個案,現今的小孩恨在心裡,只是這個案件的小孩敢發爛 少子化父母高齡得子,尤以智識水準高收入高的一群居多,小孩在出生時是小天使寵愛過渡,成長到開始入學念書,父母就不再用寵愛的方式管教,取而代之的是嚴厲教育,要求他們學才藝..然後考上明星學校..之後就是好的大學..小時不教長大了稍為懂事求學時,兩段成長經歷管教方式的反差太大,我親友中有人從小溺愛獨子,開始上學念書,管教變成拉緊,從小沒打過小孩,也因學業問題出手體罰,這種教育模式看過不少 父母的心態是怎樣?除了望子成龍,同樣有為了自己的面子,誰不希望在親友面前炫耀自己的小孩多優秀? 還記得過去大學畢業後同學們出來社會工作,遇到開同學會,話提總是誰的工作多有成就,哪年升官哪年又出差到歐美... 再過幾年大家成家生小孩,同學會的話題變成小孩念哪所明星學校,成績如何如何...倘若自己的小孩不爭氣書讀不好學校又不好,大慨也不會出席同學會,免得一討論小孩的話題就沒面子 媒體報導校方說弒父母的高中生個性獨來獨往不交朋友屬於內向的性格,其實,父母除了關心子女的學業,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的人格發展 內向性格怎能用嚴厲方式管教?看新聞還在他的房間貼滿各類手寫的勵志標語,父母認為是一種鼓勵,可是站在小孩的立場,連自己的私人空間也難逃父母的"魔咒" 願天下父母以此為訓,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 |
![]() |
送花文章: 204,
![]() |
有 16 位會員向 barrielee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3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早前看談話性節目討論到每一代人成長的經歷,其中有個現象滿有趣,沒人提起真的不會注意到
我們這一代小時候很會看父母的臉色,想要求東西看爸爸下班回家,臉色是歡愉還是臉臭臭,如果是很正常的話拿個拖鞋說兩句好話討好一番才開口成功機會大增 成績不及格要給爸爸看,發覺爸爸當天心情不好,就再拖一兩天才拿給他看,也許能減低皮肉之痛 我們從小懂得看父母臉色,看師長臉色,出來社會看老闆和上司臉色,知道對方心情如何作出適當的反應,至少立於不敗之地 可是,現今的小孩,反過來是父母太寵愛,父母千方萬計討好小孩,父母要看小孩的臉色,不滿足子女的物質享受怕他們不高興,學校老師不敢得罪反而要看學生的臉色做人.. 他們長大出了社會變成白木一代,早前開會時老闆接了個家裡的電話,臉色就變得很難看,我們幾個老鳥就少話只說重點,有位年青同事為了一件事一直跟老闆在"魯",最後當然惹毛了發火拍桌子罵人.. 據醫學研究,自閉症兒有個特質,他們不會從別人的肢體語言判斷對方的喜怒哀樂,沒想到現今很多小孩被養成有這個特質..慢慢演變成白木一代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只是覺得'內向"性格的人,潛在的危機最嚴重,最易出現反社會人格,他們心靈也是最脆弱,像氣球一樣壓到最後受不了就爆發出來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4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引用:
![]() ![]() ![]() ![]() 如何在世俗社會大染缸中重新拾回赤子之心是當前最沉重的課題 ![]() ![]() ![]() |
|
![]() |
送花文章: 14708,
![]() |
![]() |
#6 (permalink) |
管理員
![]() ![]() ![]() |
![]() 唉~~~哪個人不是當了父母才開始學當父母?
然後再按照當年爸媽的方式參考1/2取樣,再來自己的1/2想法.... 我們不是他的鄰居,不知道他們家的運作"模式"是怎樣,不過可以 確定的是每一代每一代的所遭遇的問題不一樣....所以沒有所謂的 標準答案可以參照,只能適時調整........ 以前聽到一位阿公說現在養小孩成本比較高,過去給他吃飽給他書 念就可以,現在還得買電腦、補習有的沒有的。以前的小孩比較快 樂....... |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史版A大,錢的數量決定電腦的力量 ![]() 我是給女孩修電腦長大的,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就沒有我修不好的電腦 ![]() |
|
![]() |
送花文章: 79418,
![]() |
![]() |
#8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先父從小只要求我們幾兄弟不要學壞 雖然長大後沒有出人頭地,也沒啥豐功偉業,錢也賺得不多,至少我們一直堅持一句話"我只想做個好人" ![]()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10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 引用:
家長該有同理心去同理小孩的心,那小孩呢?難道不該同理父母的心嗎? 貼滿各類手寫的勵志標語,父母認為是一種鼓勵,可是站在小孩的立場,連自己的私人空間也難逃父母的"魔咒"-->我認為不滿可以用說的,用壓抑的久了只會變成精神病,爆發出來就是這樣. 那青少年愛看那些比較暴力的書跟電玩這是他個人的問題吧!!家長無法決定他愛看的,在學校孤僻也是自己個性問題吧!! 小孩成長每個階段成長任務不同,這個階段沒跳過下個階段絕對會有問題,但是很多小時候某些階段沒過的長大後還是不會有暴力傾向不會殺人放火,所以說還是人格特質加上環境造就現在小孩就是抗壓力不足,有事不是暴力相向就是去傷害人,當然也有發展很好的拉!! 現在雙薪家庭,哪位父母能說真的把小孩心理成長顧的很好ㄚ~"~,孩子只能自立更生吧!!我們小時候也沒人顧阿,我在軍人世家長大每天動不動就會被打,還不是長大了,適當體罰會讓小孩成長,寵只是讓他個性更偏頗,社會已經很偏了別讓下一代更偏,這樣地球不能住人啦!!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送花文章: 2688,
![]() |
![]() |
#11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讓我想想,我是什麼時候懂得體諒父母?是我開始出來工讀第一次賺錢,我哪時真正體會賺錢其實比讀書辛苦得多 不管哪個時代,我們不是成長後到社會闖盪,吃過苦受過挫折,才會真正學懂同理心,甚至有人慢一點等到自己為人父母才回頭體會自己父母過去的苦心 不是沒有,如果你有注意社會新聞會有同理心的小孩,大多是家庭重大變故,被迫早熟才不得不提前出現"同理心"去體諒父母 你哪句在學校孤僻是他的問題,顯然"大錯特錯",性格內向或外向不就是父母生成的嗎?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說性格內向是小孩自己的問題,難不成是他自己變的,做父母半點責任都沒有? 很抱歉,已經不是意見合不合的問題,真的真的要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教育小孩 很多是父母從小該做該引導他們健康發展,你卻全部責任推給小孩是他自己的個人行為 我認識有父母從小陪養小孩閱讀興趣,成長不愛打電動愛看書的大有人在,得看你怎樣去培育他 以前有位模範父親不是有錢人只是一般工人,幾個小孩都能念上大學,畢業後都有不錯工作對父母孝順 他的說法是'當你選擇當父母後,你的名字已經被刪掉,你的身分只有一個,叫作'爸爸",爸爸這兩個字是一輩子的責任承擔,縱使有任何困難沒得抱怨,因為當爸爸是自己的選擇沒任何人強迫你去當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14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 引用:
人格(personality):個體在其生活歷程中對人.對己.對事物適應時,所顯示的獨特個性,係由個體在其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現於身心各方面的特質所組成,並有相當的統整性與持久性.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論有說到-->本我(人的基本需求,唯樂原則).自我(學習在現實中滿足本我的需求,現實原則).超我(理想的實現+良心, 完美原則) 出自於揚智出版社-心理學(郭靜晃博士等箸) 遺傳佔的大多是生理方面的,而心理部分大多是外在影響的. 我並沒有說父母不需改變,但是現在的小孩真的非常容易受外在影響,該改的是整個社會大環境. |
|
![]() |
送花文章: 2688,
![]() |
![]() |
#15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我的學弟說,心理學其實是一門不成熟的學問,他在美國的指導教授也是權威,告訴他們其實心理學沒法解決的問題比能解決的不知多n倍,何況教科書?說實在,不管哪門學問教科書的東西能用得上的少之又少 正如樓上y大說,專家一大堆,著作一堆,結果實務上都是不管用的東西,不然專家自己都要選擇自殺來結束生命 我哥的兒子看過所謂精神科專家,結果一樣無效 我沒有學過所謂西方的心理學,在學生時代參加易學社,反而我們老祖宗的智慧還派上用場 小孩一出生命盤一攤開,性格是內向或外向,是保守還是開創性,學習發展是科班好還是雜學好,通通一目了然,這樣透過先天命的研究性向沒有不準確,只是父母知道後能否順著他們的性向發展來教育 當然,身為父母者你告訴他,你的兒子不是讀書的材料,培養他學習一技之能,沒有一個父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也不會認命接受小孩念書成績不好是天生的 我們易學社的指導老師認為,小孩沒成年以前的命運,父母要負八成以上的責任,因為再不滿或不適應父母的管教,未成年以前沒法獨立等於沒有謀生的能力,小孩的衣食住行是歸父母管的能推卸責任嗎? 賢愚是呈現常態分配,班上第一名和吊車尾都是少數,不過很多父母喜愛把資質平平的小孩要求衝到當資優生來訓練,怎會不出問題? 我的結論~問題還是出自父母 ps:以你的點論,銳寶貝的父母也是台灣很多典型父母的代表,認為小孩本來很乖的會混黑道都是交了壞朋友,有錯是壞朋友的錯,為什麼出現壞朋友?最後推來推去的結果是"社會的錯",好一個空洞不切實際的慨念,小孩回來砍你的時候,責任推給誰也無濟於事 此帖於 2011-08-22 10:21 A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
送花文章: 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