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
管理版主
![]() ![]() |
![]() 台灣也變成台勞輸出國嗎?愈來愈多大學畢業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選擇到澳洲打工遊學,看準的就是工作1年的薪水等於在台灣3年!但美其名是遊學,其實做的工作都是苦力,有人剃羊毛、割牛皮,甚至還有大學生當礦工,當中卻潛伏危機,職業傷害、種族歧視、性騷擾更是層出不窮,跨國打工仍需多衡量利弊得失。
全身包緊緊的年輕人站在高台,拿著刀猛往吊起來的牛肉切切割割,費了好一番功夫,大塊大塊的肉總算被切下來,只剩骨頭,這就是目前台灣年輕人到澳洲打工最常做的工作之一,當屠夫! 澳洲打工旅遊客饅頭說,「會比在台灣工作想像不到的那種累。」Amber則說,「去了農場就覺得,喔!家裡的阿嬤好辛苦。」饅頭和Amber兩個人剛從澳洲回來,不禁大嘆海外打工的辛苦,他們說當初會出國,薪水就是最大的誘因。 工作8小時,4000元進口袋 因為澳洲最低時薪高達15.96澳元,相當500元台幣,一天只要工作8小時,4000元就進口袋。饅頭表示,「兩年存了75萬元,不多,因為還有去玩,我一半的錢在玩,一半的錢存回來。」 兩年存了75萬元,同樣的時間,這一般台灣上班族卻要不吃不喝才能存到薪資水平差距,也難怪今年光上半年就有超過1萬名年輕人唸到大學,卻甘願出國當台勞。饅頭表示,「其實在那邊賺錢的時候是非常辛苦的,然後大概經過半年之後,我這想法有慢慢的改變。」 看準這樣高薪資誘因,台灣從5年前一年不到千人申請,光是去年就跳到1萬3000人,今年上半年更打破萬人大關,當中卻潛伏危機。澳洲打工遊學林小姐就說,「有時候你也不知道什麼事情發生啊!人跟機器,機器不會講,你可能包一包、弄一弄,手就不見了。」 多屬勞力性質,辛苦高危險 曾經打工過的學生就說,當地職缺大多屬勞力性質,雖然比較辛苦,不過薪水也高,曾傳出有人到當地的礦場打工,不慎被炸斷手臂,甚至被工場天花板壓死的意外;種族歧視、性騷擾更是層出不窮,有一好沒兩好,跨國打工利弊衡量,恐怕得多費思量。 「去看看澳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環境,這可以增加他的視野,其實我也覺得滿好的。」台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認為,大學生是該走出去擴展視野,但不應該只是為了賺錢,而面對人才外流,台積電更大開方便之門,強調在台灣工作也有好薪資。 台積電標榜大學畢業起薪3萬8000元,碩士4萬5000元,博士一開始更喊到6萬元,這還不計算分紅,在一片出國當台勞的聲浪中,努力留住年輕人的心。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914/102903.htm 我覺得媒體有些太過炒作了 今年一萬三千名年輕人到澳洲打工 SO WHAT?? 台勞???說得好像真的一樣 那幾十年前到美國打工的大學生算什麼呢?? 那時還有先在國內學點廚藝才出去的 台勞外銷早就行之多年了 澳洲薪水是我們的三倍 但也別忘了他們的開銷也是我們的三倍以上 早年留美學生不也是這樣苦過來的 反而是最近一二十年來 台灣有錢了...不少學生出去不用再如此吃苦 當然父母也捨不得讓孩子吃苦 拼命給錢讓他們享受一下 我的同事就是如此讓他大女兒在澳洲讀書 前兩年他二女兒也要去澳洲讀書 他說你姐花了我兩千多萬讀到博士 抱歉!!現在沒能力讓你去讀書了 |
![]() |
送花文章: 39317,
![]() |
![]() |
#3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為何要使用台勞?以澳洲的地理位置用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的國家豈不更划算。他們的國家生活水平很低,若以澳洲的半薪或1/3薪,甚至於是1/4薪都還很吸引他們。論拼經濟的能耐與英語文能力也要比台灣好。
在澳洲不管是合法亦或非法,老闆首選並不會以台勞為主,況且在高薪國家中,稅金也同樣的非常的高。再者,你以什麼身分進入該國?入境時帶多少錢?再出境時兜得攏嗎?錢高到超過常理時,他們會認為這是在洗黑錢,或認為是非法打工(逃稅)。 很多人把自己的孩子推往該地去做什麼「遊學」,事實上能真的在學業上有成就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到當地學英文,你必須很努力的專心在學習上至少三年,而這三年內如果又去打工,那麼可以肯定的是小錢賺到了,可全心全力浸淫在英語學習的機會全都失去了。 到頭來,也只能講那些最基本的對話,這根本對人對己都無幫助。尤其是那些在餐飲業服務的更慘。只要幹過餐館的人,你可輕易的發現他們的英語文水平就是差。 當地的物價水平高,這也是常識。要省錢實在也是有難度,除非你節衣縮食,或吃、住都能省下,否則靠辛苦打工能存錢的話,那麼整個澳洲都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打工人潮。 總結上述,發這篇新聞稿的作者,真應該自己到澳洲當地國親身的去打工,而且要打上5~10份工後(每份至少工作半年以上)再來發表所謂的心得,那還比較有能力來說服別人; 反之,這又是篇自己根據馬路消息在自己作文章的。反證之,只要當地有那麼的好賺,那麼該記者連屁話也不說的,就算跳機他(她)也要去打工了,幹嘛還在那兒窮搖筆桿?﹗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4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 新聞訪問時有說他們的工頭常是菲律賓人與泰國人
不用東南亞人打工應該是條件的設限吧!! 要30歲以下只能打工兩年...而且常是有季節性的短期工作 否則以東南亞的低受入更該勇往直前了 哪輪得到台灣人去搶工作 到國外打工賺第一桶金..短期來看非常值得 但長期來看很可能真的只是賺到一點錢而已 尤其是那些高學歷者...很可能一二十年後他們會覺得不值 他們回來後還是要從頭做起..繼續賺那為婆的薪資 這和以前的出國留學打工的不一樣 而且很容易產生不適應的現象 為了趕快多賺幾十萬...又顯得他們太短視 只爭一時的快意得失...看起來好像賺得比同學多 真正的勝負差異是在35到45歲決定 那時賺得多職位高的才是重要的吧!!! 肯拼命努力是很重要 但只會賣命賺錢的...往往爬不高或活不久啦!! |
![]() |
送花文章: 393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