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2015-11-30, 12:23 PM | #1 |
列管會員
|
轉貼 - 瑞士的選擇:不能沒有強大的國防
中立了500年,200多年沒打仗了,瑞士還需要軍隊嗎?
全民公決,78%的公民說:要! 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樣:“有人減肥,有人餓死沒糧”,這邊,印巴邊境劍拔弩張、巴以沖突愈演愈烈,那邊,已經中立了500年的瑞士卻對是否取消軍隊進行全民公決。 自宣布中立以來,瑞士人的最后一次戰爭是1798年抵御拿破侖侵略,從此的200多年間,他們沒卷入過任何戰爭,包括兩次世界大戰。所以“無軍隊瑞士組織”說,“既然沒有任何一支軍事力量威脅我們瑞士,那么我們這個人口720萬的國家何需國防軍?國防軍又防誰呢?” 更重要的是,瑞士國防軍現在每年的軍費開支是54億美元,而瑞士政府的年總預算才280億美元,加上不景氣的經濟,何不借機放棄這一沉重的負擔呢?然而,前不久,其全民公決結果卻是78%以上的人不贊成取消軍隊。 瑞士人的這種選擇對我們這個飽經風霜的國家不無啟示,為此我們請來了《世界軍事》雜志的軍事專家陳虎。 一國豈能無防 無防豈有中立 中立的瑞士一直全民皆兵 主持人:瑞士東界奧地利,南鄰意大利,西接法國,北連德國。可以說是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但是它依然能保持几百年無戰事,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 陳虎:瑞士人有個“刺胃戰略”,刺胃不去侵犯別人,但遭到侵犯就會渾身是刺。也就是說,以強大的武裝來保障中立。瑞士武裝部隊參謀長的講話最具代表性:“國防國防,一國豈能無防?無防豈有中立?瑞士要想保持永久中立的地位,要想繼續享受百年和平,不但不能徹底廢除軍隊,反而要把瑞士國防軍建得更加強大!” 瑞士一直保持全民皆兵、全民動員的民兵制軍隊,其軍隊人數至今仍然高達36萬,屬于世界人均最高水平。按照瑞士憲法規定,20歲至42歲的男性公民只要身體健康,必須依法服兵役,新兵接受15周的基礎訓練后正式編入連隊,在20歲至42歲期間還要不斷返回部隊復訓和服役。 此外,瑞士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被確認為永久中立國之后,仍一直加緊備戰,它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地下掩蔽系統,可供全部長住人口使用。有人比喻瑞士像塊滿是洞孔的干酪,公路旁偽裝的居民小屋實際是軍事基地的大門,從里面可以開出坦克和裝有導彈發射架的軍用卡車,地下掩蔽工程里建有各種生活必須的基本設施,儲存著可供生活10天以上的所需物資。 沒有軍事實力的中立常常被蔑視 几小時之內,50萬瑞士男人穿上了軍裝 柳先生(市民):瑞士成功地躲過兩次世界大戰,它的中立政策是否有其他國家借鑒呢? 陳虎:其實,瑞士差一點被卷入二戰。希特勒軍隊攻陷法國后,在瑞士東部邊境部署了50個師團,但最終讓希特勒放棄入侵計划的卻不是瑞士的中立政策。 1937年7月的某天,几小時之內,瑞士的男人們穿上了軍裝,在一個只有400萬人口的國家里竟動員了50萬人的大軍,他們准備在阿爾卑斯山脈的隱蔽陣地內長期固守,危急關頭將不惜炸毀與德國和意大利相聯的至關重要的哥大隧道和辛普朗隧道。 納粹德國的情報機構向希特勒匯報說,如果德軍入侵的話,將遭受重大損失!希特勒在權衡利弊得失后,最終放棄了入侵瑞士的計划。而歐洲其他小國沒有這樣的軍事實力,所以它們的中立常常被蔑視。 5000多年間只有329年是和平的 研究結果令人對消滅戰爭不敢樂觀 秦女士(學生):一個小國能夠做到几百年無戰事,這是否說明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最終可以找到消滅戰爭的辦法? 陳虎:馬克思主義認為,私有制引起了戰爭,并且永遠會引起戰爭。只有消滅了私有制、階級、國家,才會最終消滅戰爭。瑞士有位學者用計算機對7.3萬張卡片、87萬條新聞進行數據處理,得出從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000多年間,世界上共發生戰爭14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 沒有軍事實力就沒有國際地位 是歷史教訓,更是現實要求 胡先生(出租車司機):瑞士在這個時候出現“是否保留軍隊”的全民公決,是不是意味著現在安全形勢比歷史上其他時候要好呢?你對世界安全形勢的現狀和趨勢怎么看? 陳虎:當然不是,相反,目前正是動蕩不安的時期。近來,世界各國都明顯加大了國防建設的力度,各主要國家的軍費開支在冷戰后的變化是個“V”字型的曲線。冷戰結束之初,各國紛紛縮減國防預算,但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又紛紛增加預算。美國2002年的軍費預算達3180億美元,占全世界的1/3,日本也以每年近500億美元的數目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超級大國增加軍費開支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強化軍事工具,為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提供強大的后盾,同時還要通過增加國防預算來進一步刺激世界范圍內的軍備競賽并以此來拖垮對手的戰略圖謀。 美國為實現其全球戰略,對外軍事干預越來越頻繁。特別是科索沃戰爭,更是充分展示出美國的常規作戰能力已經沒有對手,可以任意借助高新技朮武器以強凌弱。這使更多的國家開始重新評估安全形勢,深刻認識到強大的軍隊對維護國家獨立、主權、統一和安全的重要性,因而不同程度地加快軍備步伐。 另外,軍事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國家若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就沒有較高的國際地位,這不僅是歷史的經驗教訓,也是現實斗爭的具體體現。總之,不論什么因素,各國普遍大幅增加軍費,將使世界更加動蕩不安。 國防軟弱,國家安全尚無,談何保護本國經濟利益 兩伊戰爭,美軍出動軍艦為本國石油船隊護航 靳先生(國家公務員):在軍事上投入得多一些,在經濟建設上就會投入得少一些,前蘇聯不就是在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中拖垮了國民經濟嗎? 陳虎:面對戰爭,列寧說:“或是滅亡,或是在經濟方面趕上并且超過先進國家。”我想,肯定任何一個國家也不會主動選擇滅亡。也就是說,單純地為了發展經濟而放棄或是放松國防建設顯然是不行的。 對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應該辯証地來看。明顯地,強大的國防是保障經濟建設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國防建設軟弱無力,就會受人欺負,有時甚至無法保護本國的經濟利益。比如,兩伊戰爭時,美軍就出動了數十艘軍艦為其石油船隊護航。 其次,兩者并不矛盾,現代社會最尖端的科學技朮大多在軍事領域被開發出來并最先應用于軍事。在很多國家,不管在軍用還是民用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都做到了彼此兼顧,既重國防效益,又重經濟效益,平時民用,戰時軍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當然,如果走向另一個極端,超出國力承受范圍,不切實際地窮兵黷武顯然也是不行的。 養兵千日 用兵千日 為老百姓提供安全感 馬女士(公司職員):人家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那么為了一次不知什么時候才會發生的戰爭,而養著一支強大的軍隊是不是有點不值。 陳虎:依我看,應該是“養兵千日,用兵千日”。先說最容易看到的,每個國家軍隊都參加國家減災救災行動。近兩年來,我軍參加搶險救災100多次,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作出了突出貢獻。 不容易看到的是,老百姓的生存與發展需要一種安全感,在人本主義學者馬洛斯的論述里,把“安全”與“生理、自我實現”等并列作為人類生存的五個基本需求之一,而能夠時刻提供這種安全感的就是一支強大的軍隊。 誰要想獲得和平就必須隨時准備戰爭 強大的國防是爭取和平的基礎 靳先生:我認為軍隊的存在和強大還起到一種威懾的作用,使他國不敢輕易侵犯,是這樣嗎?各國軍隊采取的威懾手段有什么不同? 陳虎:確實,現在人們不僅研究應付戰爭、贏得戰爭勝利,更重視研究如何遏制戰爭爆發、阻止戰爭升級。前不久我看到一位學者關于威懾論述很有道理。他說,美國奉行的是全球威懾戰略:主張威懾的主要形式是向對方“顯示實力”,通過外交活動和軍事准備讓對方知道己方的強大,從而打消對方的侵略意圖,避免戰爭的發生。 而法國是“以弱制強”威懾戰略,認為弱者始終保持一支數量適當、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可行的核打擊力量,這支核打擊力量能使入侵的強敵遭受巨大的損失,這種損失同對方希望從其侵略戰爭中得到的好處相比是得不償失的。 瑞士采取的是“總體防御”威懾戰略。瑞士認為,自己國小力單,且因為奉行永久中立政策,也不可能有強大的集團做靠山或盟國支援,必須依靠全民性的總體防御。瑞士的總體威懾戰略還有一個特點是重視平時的戰爭准備,認為威懾的成敗是在平時就決定了的,“誰要想獲得和平,就必須隨時准備戰爭”。而且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向潛在的敵人顯示,使其認識到,入侵瑞士就等于“捅馬蜂窩”,最終只能以巨大損失換得沉重的負擔。 總之,不管是500年無戰事的瑞士,還是不斷見諸報端的各地沖突,都給我們這樣的啟示,當今世界的任何一個國家,越是渴望和平,越是要有一個強大的國防。 以上來自 :http://www.people.com.cn/BIG5/junshi...02/677621.html |
送花文章: 56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