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2016-11-24, 01:57 AM | #1 |
管理版主
|
轉貼 - 世界最強的中國1130近防炮,竟然是被臺灣雄風3導彈逼出來的
原創 候知健 2016-11-21 00:41
近防系統作為艦艇的最後一道貼身防線,地位差不多可以等同於人身上穿的防彈衣和頭盔,其性能高低說是事關生死毫不為過。 目前軍艦上採用的幾個近防系統大類,類似海拉姆/紅旗10的導彈系統已經開始能承擔重任,性能潛力還有非常大的提升餘地。鐳射武器未來性能不可限量,但眼下仍然是剛剛達到實用化階段,而且只有極少數國家能實現/即將實現。 而在速射火炮這個類別上,射速每分鐘萬發級別的中國1130火炮,已經達到火藥燃氣能源/機械結構平臺的性能極限附近了。以1130近防系統為性能基準的話,在現有的人類科技技能樹結構下,再怎麼砸點數進去,也不可能得到明顯的性能(口徑威力、射速、火炮反應速度和精度)提升了。 臺灣的雄風3導彈名義上由其中山科學院自主研發,但是實際上基本技術來源是美國LVT公司在6、70年代探索高速導彈時的驗證型號ALVRJ(Advanced Low-Volume Ramjet先進小批量衝壓發動機)。 當時該專案的工作重點,是突破火箭助推器與衝壓發動機的一體化;實現利用衝壓發動機燃燒室容納固體火箭,火箭燒完、並將彈體推動到足以啟動衝壓發動機正常工作的速度(比如2.3倍聲速以上)時,衝壓發動機即可順利交接工作。 因為不需要將助推器外置,這種設計輕得多(助推器殼體、連接機構)、而且突破音障以後的加速過程阻力要小的多,需要的固體燃料更少,因此總體尺寸和重量都要輕巧緊湊的多。而在火箭和衝壓發動機之間進行工作狀態轉換的難度很高,也是這一技術的最大瓶頸。 美國在60年代初的探索以失敗告終,而ALVRJ(60年代後期專案啟動)在70年代試飛過程中,成功突破這一難題。在70年代末期,由於成本過高以及燃料的通用/安全性問題,美國海軍放棄了這一專案。 臺灣在1984年購進該技術,從時間上講相當不慢。但是由於可笑的內部扯皮撕逼問題,以及本身確實技術能力有限;基於ALVRJ技術的高速反艦導彈計畫直到1990年才啟動,而且研製過程中非常不順利,直到2005年才基本達到可用狀態。 很難想像這樣的水準能夠進行高水準的衝壓/火箭發動機一體化獨立設計。臺灣技術人員對外聲稱,雄風3保留兩個大型外置助推器的原因是為了控制導彈本體的尺寸。但這種說法的可信度甚低,更大的可能是臺灣並沒有吃透ALVRJ的技術,在調整彈體尺寸等設計以後,雖然能保證衝壓發動機本身正常工作,但卻沒有能力重新完成火箭發動機與衝壓發動機的一體化設計。 目前雄風3導彈已經廣泛裝備臺灣軍艦,不過由於自身的體積重量太大,而且美國拒絕開放F16的火控航電系統,臺灣目前沒有能力將雄風3掛載在戰鬥機上,這使得它的威脅性大大減小。 http://www.toutiao.com/a6355086316846219522/ http://www.ispot.news/post436070/303...ampaign=buffer |
送花文章: 39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