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gentle
笑~~~
非也非也,誤會誤會….
這是敝人性情
遇到事情,偶選擇「面對」
避而不談,視而不見,活在過去,
我認為,不是解決的方法
選擇瞭解,是覺得
上一代的人,有各自的生活背景,見解看法
苛責他們死忠挺扁……,我做不來
(所以偶選擇批政客,批媒體,能不批評扁民就不批  )
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
歷經五十年的統治
到後期,日本政府採取皇民化政策
當年皇民化台灣人,一出生就是日本人身份,以日本人為榮
我想他們不是親日
而是國民黨的威權統治的確不得人心
當年威權統治下,不論省籍為何,
平民都是受害者  ,也都是奠定台灣發展的付出者
2000年的政黨輪替,外省榮民譴責的是李登輝
不是福佬人,也不是民進黨,
代表外省人士也期待政黨輪替,杜絕國民黨的種種弊端
當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外省人士,來到異鄉
唯一能依恃的只有國民政府,蔣介石
而今政黨輪替後,
民進黨無恥地炒作族群議題、當年歷史
他們對福佬人失去信心,
藍營政客無能維護他們的合法居住性,無以為家…
我的看法是:
客觀檢討蔣氏政權,釐清威權統治與外省人士的關聯性
別讓綠營政客有機會炒作「族群議題」,模糊是非論點 
|
嗯嗯~~討論又回到原點,既然您要客觀的談,那就分成兩部分談吧!
1.228事件部份,228事件發生當時蔣介石人在南京,主導靖綏專案的是陳儀,當時陳儀只發電報給南京政府只簡單的說台灣動亂需要戡平,這點在公佈的史料中有記載,把這件事情推給蔣氏政權與後續來到的外省人實在是不盡公平!
2.白色恐怖時期,我想YaYa07大大有回應過你,當時蔣介石執政,那年代的確要防止匪諜的滲透必須得戒嚴,兩岸緊張時刻戒嚴也屬正常,除此之外還有人士有心陷害導致政治牢獄的冤獄,但對普通人來說影響並不大,在此同時蔣氏同時在建設台灣,耕者有其田,讓佃農有自己的田種,但卻得罪了地主,金融改革發行新台幣,但當時也導致通貨膨脹,產生民怨,但還是創造了經濟奇蹟,當時實行家庭即工廠,讓不少人因此脫貧,十大建設從交通,鋼鐵,工業著手建設,我想論功過,蔣氏家族沒有對不起台灣!
要說蔣氏家族執政完全不得人心那也不盡然,也是不公平的!
所以這一切都是政治人物炒作,挑起仇恨,是不該怪那耶老人,不過挺扁的不只是老人,還有年輕人,把扁當成偶像,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就是年輕人講的~~
我想功過歷史自會有定論,阿扁與兩蔣對台灣的建設熟優熟劣不可言喻,也不需要比較了!
人民是盲目的,當政客知道人民心中有仇恨就見縫插針的挑起,再把少數人的過錯擴大到整個族群,弄到當前社會兩極對立,要追究的應該是擴大仇恨的元兇!
要講求公平的討論歷史功過,就不該先入為主的將過錯推給某一個人,您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