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初牛乳 不適合人喝
消基會:初牛乳 不適合人喝
「提高免疫力」、「十天明顯感受增強體力、保護力」,初乳牛奶廣告打得震天價響,但消基會昨天表示,業者廣告誇大,「初牛乳」不但不適合人飲用,多喝還會輕微腹瀉。
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指出,業者以「母乳的初乳」是上天恩賜、增強抵抗力等訊息,吸引消費者購買牛初乳,但兩種初乳能否相提並論,目前的研究不足以證明。業者企圖誤導消費者,又搶食小牛食物,很不道德。
消基會指出,業者不當誇大「初牛乳」成效及作用,衛生署及公平會有必要詳查品質,並了解牛隻初乳的生產履歷,業者也有必要說明生產來源及成分。
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前經濟部標檢局生化科長紀永昌說,初牛乳富含黏性且酸度過高,成份與常乳不同,雖有豐富抗體,但蛋白質含量比人類初乳高,食用過量不但無益,還可能腹瀉。
市面上標榜「初牛乳」的產品,價格比一般牛奶貴兩成,但紀永昌質疑,一頭乳牛年產初乳量約卅公斤,如何能大量生產給人喝;市售鮮牛乳依規定須加熱確保衛生,但初牛乳加熱會凝固,消基會懷疑,所謂的「初牛乳」,其實只使用一點初乳,再加上大量牛奶調味。
紀永昌指出,初乳牛奶標示胚哺←等成分,與全脂牛乳相同;使用的CNS3057國家標準,則是「調味乳」標準,調味乳只要使用一半以上生乳、鮮乳或保久乳,再添加調味料加工即可,「調味乳是次級乳品,為何變成高貴的初牛乳?」
他說,目前國家標準規範乳粉、生乳、鮮乳、調味乳、發酵乳到乳清粉,種類很多,就是沒有「初牛乳」這項,就算視初牛乳為調味乳,衛生署也未公告「初乳」為合法添加物。
紀永昌建議消費者,不要被業者「低脂」、「高鈣」、「初乳」等廣告誤導,事實上低脂牛奶應該更便宜、有膽固醇也未必是壞事,選購時應以全脂、新鮮為考量,千萬不要認為「貴的一定好」。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蕭東銘說,相較於一般鮮乳,初乳確實含有較高的免疫球蛋白,但跟人體所需免疫球蛋白是否相同,有待確認。至於業者的廣告手法是否有誤導之嫌,蕭東銘說,會進一步了解。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建議,民眾不必盲目追求初乳的價值,每天喝兩份、即四百八十西西的奶,補充鈣質和維生素B2,不管是鮮乳、保久乳,或是沖泡奶粉來喝,都是很好的選擇。
乳牛分娩後約有三百天泌乳期,牛隻初乳是指母牛分娩後七天內分泌的乳汁,色黃,固形物含量高,富含球蛋白成分,並含有多量抗體。
牛隻泌乳七天後,乳汁內的蛋白質、脂肪減少,水分、乳糖增至常態,此階段的乳汁稱「常乳」,加熱也不會凝固,業者將生乳加熱、殺菌、包裝後冷藏,就是市面販售的「鮮乳」。
初乳不可能大量生產
依照台灣酪農業牛隻數量來計算,乳品同業表示,要生產大量牛初乳幾乎是「不可能」。
統一乳品事業部表示,依牛初乳製造業者的標示,市售牛初乳是依「調味乳」做規範。而初乳是否具高營養價值?統一說,基本上「乳類產品」本身皆為好的飲品,就算是調味乳也比奶茶、汽水營養價值高,但與鮮乳相比則有一定的落差。
另一同業則表示,也許初乳是不錯的新興產品,但因製作過程牽扯到生技技術層面,要明確表示初乳好壞並不客觀。
小牛喝都不夠 那輪得到人
農委會畜牧處處長黃英豪表示,國內乳牛僅八萬頭,有六成乳牛泌乳就很不錯了,而且畜牧業者通常將初乳給小牛喝,怎可能還有大量「初乳」製成人喝的鮮乳,國內不具備生產初乳鮮奶條件。
他表示,畜牧業者都知道乳牛初乳含有初生小牛犢所需的移形抗體,小牛出生若沒有喝初乳,之後會很難養,因此初乳都會用於小牛,「台灣哪來那麼多的牛泌乳,根本無法收集初乳做成商品」。
農委會官員表示,市面上的初乳牛奶是廠商的噱頭,生意人想要區隔市場所創造出的想法,雖然初乳確實含有高免疫球蛋白營養,但有在牧場待過的人都知道,初乳很濃稠,若要製成市售的加工乳品須稀釋,稀釋後的初乳,其高免疫球蛋白成分是否與小牛直接吸吮的「初乳」營養成分相同,也令人存疑。
官員強調,初乳是大自然讓乳牛給小牛的「天然營養品」,人是否適合喝是個問題,不是每個人都缺免疫球蛋白,正常飲用鮮奶即可,不要太迷信市售所謂的初乳牛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