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27/4/4lhk.html
更新日期:2006/09/28 04:09 記者: 陳嘉宏、林晨柏、曾薏蘋專訪
昨天在民進黨中執會提案的前新潮流系總召段宜康昨天表示,根據民進黨「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只要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的人民,不管其認同為何,都是台灣人。以此標準來看,游錫堃近來有關「中國人糟蹋台灣人」的說法,已違反民進黨族群決議文的精神。
段宜康不諱言,他對游錫堃的發言有意見。他說,製造對抗是最簡單的操作,政治人物在越困難時,越難抵擋誘惑,但不要製造衝突機會,不只黨主席,包括總統在內的代表性人物,發言都應謹慎。
他說,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要求陳總統下台;民進黨則認為,在檢方偵查告一段落前不可能如此,雙方沒有交集。民進黨必須爭取社會的認同,但總統府與黨的策略不是如此,互相刺激、不斷提供能量,對某些人有好處,但社會卻要付出太多代價。
段宜康表示,早在一九九二年,民進黨就認為要解決台灣的族群問題,必須透過「多數佔優勢的族群」來解決,民進黨花了十幾年才跨出這一步,不能再走回頭路。他強調,昨天的提案不是針對游錫堃,而是希望能要求民進黨內所有的人反省。
段宜康表示,從施明德靜坐開始,民進黨基層即湧現一股要求強力反制的聲浪,黨公職及黨中央順此壓力並沒有阻擋,其實是為了要鞏固基本盤。
他指出,這樣的政治操作很容易理解,但這其實是兩面刃,當黨領導人動員綠營基層的同時,並沒有辦法同時切割社會,長期之後,極可能造成民進黨發展的困境。「希望民進黨看得遠一點,不要眼中只有選舉的成敗。」
談到如何面對倒扁運動,段宜康表示,施明德陣營決定離開台北,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施在凱道上的能量還很足,何必走這條路。他強調,施往中南部走,當然不是要把中南部的人號召到台北,而是透過衝突來累積能量,民進黨如果還是用反制的思維來對抗施明德,不就剛好進別人的圈套裡。
民進黨執政縣市長不核准倒扁靜坐活動,段宜康表示,這樣的作法可能反而幫了施明德累積民氣,但端看這些縣市長不核准的理由是否說得夠清楚。
段宜康檢討游錫堃言論的提案也引來民進黨基層不滿,不過他表示,現在已經很少想到自己選舉問題,他的提案雖然文字稍微修改,但多數中執委仍尊重原始精神,顯見這樣的主張在民進黨內並非沒有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