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cwvdavid
其實,丟掉藍綠的顏色...
單就 台中市長夫人 來看
以及其他 相同狀況的一般人 來看...
台灣人其實都還是有側隱之心的,
只不過,由於〔新聞媒體 選擇性的報導〕
造成同樣有難處,有需要的人,沒有得到任何的幫助...
(完全靠自己)
同樣是車禍受傷,只因為她是市長夫人
就受到全國媒體的大幅報導..
因此,全台灣人民會認為,她很可憐,很需要幫助,
然而,其他人呢?
當初張家三兄弟...原本沒人理的,
老大跟老二都病發了,原本張家只希望能有善心人士幫忙,讓他救救老三,
只要能救老三就好了,因為老三還沒病發,
結果被一個媒體報出來之後,引起社會大眾的觀切,
新聞媒體開始追著跑...瞬間所有人的焦點都在張家三兄弟身上,
而其他有相同病症的家庭呢?一樣沒人理...
=========================
我想,在場 攻擊邵曉玲的大大們,
其本意並不在 邵曉玲本身,
而是台灣媒體只因為是 大官的夫人,
所以大肄報導,更突顯一般市井小民的渺小,不被重視
因此感到痛心
=========================
真的沒有其他新聞可以報了嗎?
答案是 有,
只是,目前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 邵曉玲身上
而現在的新聞為了收視率,不得不跟進...
於是,其他的新聞變的沒人要報導......
|
我想,攻擊這件事情的大大們是不是該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也被這事件給吸引了?
懂新聞的都知道,重大的政治新聞一定擺第一的,因為那是收視率的保障,重大社會新聞擺第二,其餘的第三,但是.......不要忽略了除了開始的前十分鐘播重大新聞後面有播社會新聞與國際新聞,只是........有誰去注意了?
就像TVBS強力播送的廣告,幾個小孩撕聲力竭的喊著:我要營養午餐費;另一個是徵求義務教師幫助偏遠山地部落地區的孩子能夠正常學習,這些.........批評的人有去關懷過嗎?
聯合報固定半版專門報導需要幫助的人,又有幾個人會去看甚至關懷?
媒體也是營利機構,沒有收入就無法維持,但他們能夠抽出版面固定為弱勢的人發聲,是該鼓勵還是責備?
我的意思就是看事情不要只看到一面就先批評,先了解在評論這樣是不是比較客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