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韓戰於1953年停火,但南北韓至今尚未簽署和平協定,雙方可說一直處於戰爭狀態。雖然軍事、政治制度上仍然對立,兩韓基於經濟利益考量,仍然決定讓鐵公路交通恢復連接,或許可供同樣處於準戰爭狀態的台海兩岸借鏡。
朝鮮半島分裂,南韓有如島國,可是兩韓鐵路一旦通車,出口導向的南韓就像阻塞的大動脈打通,對外貨物運輸成本可大幅降低,當然是一大利多。
鐵路連接成功後,釜山港和光陽港有可能成為歐亞大陸鐵路的終點站,有條件發展成為物流集散的樞紐。兩韓鐵路通樂,北韓可促進落後地區發展,每年也能靠連接歐亞大陸鐵路,得到一億美元以上的「過路費」,同蒙其利。
北韓因核武問題,遲遲不能和南韓、美國等國政治和解,但兩韓已先在經濟方面合作。反觀台海兩岸,三通固然遙不可及,連大陸觀光客全面開放來台,也因意識形態無法敲定,難道經濟利益真的不敵政治?
【2007/05/17 聯合晚報】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f_ART_ID=68423
別人在和解創造更有利的局面,我們呢?我們在幹麻?
以前老是瞧不起韓國,說別人怎樣怎樣又如何如何,
現在呢,連開放觀光的事情都搞不定,還有什麼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