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氏症
一、前言:
川崎氏症,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是日本人川崎富作醫生在1967年所發現,發生原因不明,好發於5歲以下的寶寶。
二、病因:
至今發生原因不明,但較廣泛的說法為一種全身性血管炎,或是不明原因的免疫功能錯亂疾病。
三、臨床徵狀
1.發燒:持續5天以上不明原因的高燒。
2.眼睛有無分泌性發紅,約在3-6天出現。
3.口腔、黏膜及嘴唇的變化:唇部在第2-3天至第10天充血發紅、乾燥龜裂、出血,黏膜充血、疼痛,進食困難,舌頭草莓舌狀。
4.手掌和腳掌會有發紅現象、末端有水腫現象,在發燒後的第2週開始會有脫皮現象。
5.頸部淋巴結腫大。
6.皮膚出現紅疹。
四、治療
1.急性期給予高劑量的阿斯匹靈約2星期,以後改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至少六星期。
2.急性期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使發燒迅速消退,及減少冠狀動脈瘤產生。
3.症狀治療,給予退燒劑
五、居家照顧注意事項
1.體溫的監測:選擇合適的體溫計,並確實詳細記錄
2.發燒時的處理:
a.穿著輕薄的衣服、調整室內溫度,補充水份
b.給與溫水擦澡
c.年齡在6個月以上的寶寶,才可使用冰枕
d.若小朋友有連續2天口溫大於37.5度時,應與兒科醫生聯絡就醫
3.口腔黏膜的照顧:
a.避免熱的或有刺激性食物
b.使用紗布或棉花棒清潔口腔
c.龜裂的嘴唇可擦護唇膏
4.皮膚的照顧:
a.保持皮膚清潔,可以冷敷促進舒適,暫時應避免使用肥皂清潔皮膚
b.剪短指甲或戴手套,可避免小朋友抓傷皮膚引起感染
5.維持舒適及適當活動:
a.提供整潔、安靜的環境
b.觀察有沒有關節痛的現象
c.服用阿司匹林藥物時,應避免跌倒或碰撞
6.飲食指導:給予軟質、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高熱量食物
7.服藥的注意事項:鼓勵小朋友自行服藥,或以茶匙餵食,以減少吐藥情形
8.何時停止服用阿斯匹靈:
a.醫生告知可停藥時
b.感染水痘或水痘流行盛行時
9.疫苗的接種,如寶寶有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時,至少6-9個月後,才可接受疫苗注射(如三合一、麻疹、小兒麻痺疫苗等),若不了解情形可向您的醫生詢問。
10.川崎氏症會侵犯動脈血管,引發心臟的合併症,出院後需長期追蹤心臟功能及冠狀動脈的復原至青春期。
11.觀察有無心臟合併症的症狀,如:臉色蒼白、呼吸急促、心跳過快、食慾很差、睡眠很差等現象。
12.何時應立即和醫師聯絡:
a.有藥物副作用發生時,如:皮下瘀血等
b.川崎氏症的徵象再復發時(有3%的復發機會)
c.心臟合併症的徵象發生時
http://www.cmuh.org.tw/medicinalHeal...atrics/03.html